APP下载

美术创作与阅读跨学科教学探索

2018-05-10孔燕

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渗透阅读

孔燕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跨学科教育拓宽了美术教育的形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近几年,笔者所在校结合学生缺乏经典阅读,深度阅读这一现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美术基础,开展书签、手抄报、读书卡设计制作活动。这一活动,不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美术应用实践等能力。阅读与美术跨学科结合可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拓展和补充,是一项渗透德、智、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键词:美术创作;阅读;渗透

近年来,学界提出跨学科课程教育,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教研,扩大自己的学科眼界,使学科的教研空间得以扩大。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小学美术教育已不单纯只是绘画这一形式,跨学科教育拓宽了美术教育的形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跨学科的教学研讨,使美术课堂教学能够博采各科课堂教学之长,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有效地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创意实践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作设计实践能力,相对于其他几个核心素养较为“抽象”,教师在实施培养与学生学习方面较难把握。近两年,笔者结合本校的读书节和语文科组共同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创作、我快乐”创作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创意思维、美术应用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以跨学科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论述如何通过阅读与读书卡创作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美术创作渗透在阅读中

笔者根据调研,小学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思维奇特、想象丰富、活泼好动的时代。动手动脑制作读书卡的课堂气氛比上其他美术课内容更自由、轻松、无拘无束,特别受学生欢迎。2017年4月笔者学校开展了第三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读书节系列活动受欢迎情况如下:

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到学生们喜欢它是因为:读书卡设计创作空间大、可简可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根据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制作,轻松完成;是积累自己已阅读资料的好方法,也是赠送老师、同学、表达自己心意的最好方式。

创作形式易于推广

取材方便 制作读书卡取材非常方便,简单地说就是一张纸一支笔也可以设计出精美的读书卡,当然我们可让学生尽量发掘多种材料,制作多种形式的卡片。基本要求纸、笔、颜料、剪刀、胶水等。更高要求可用布碎、毛线、树叶等,建议尽量选用变废为美的材料,如邮寄后包裹的牛皮纸、挂历纸等。一张小小的卡纸、废旧纸,经过学生们的精心设计,就变成了一张内涵丰富的读书卡,赏心悦目,也增强了学生变废为美环保意识。

过程易于掌握 制作一张读书卡,实际上是将语言文字以美术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制作一张读书卡,过程简单,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认识读书卡制作形式、内容。利用多媒体欣赏形形色色的读书卡。鼓励学生点评,如形象分析、色彩搭配分析、设计风格分析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创作欲望。然后多媒体演示,了解读书卡的有关知识及其设计制作的方法。①读书卡的制作要素:构成形式包括文字、图形、图文结合;②表现手法:绘画法、摄影法、剪贴法、综合法等;③结构形式:平面结构(平面分单页式、复页式);立体结构(一纸成型、附加成型、音响结构等)④运用工具材料:双面胶、卡纸(废旧纸、其他)颜料、剪刀等。⑤内容分类:引导学生把课外博览群书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共同讨论确定读书卡的内容设计分为6种。A成语积累卡(翻阅成语字典,选取自己喜欢并能理解的成语,记在成语积累卡上)B名言警句卡(阅读课外书选择一句,写在名言警句卡上)C新闻发布卡(关心国家大事,把其中一则新闻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记录下来,写在新闻发布卡)D古诗欣赏卡(每周选择一首诗,利用课余时间自背,并理解。写在古诗欣赏卡)。

第二,共同探究、身心体验。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制作的基本步骤:①构思起稿(包括用哪种内容设计)、选材(人物、静物、风景等)、风格与情调(欢乐、热烈、温馨、幽默等)。②形式设计,包括结构形式(平面或立面)、图形与文字、色彩与格调、版面编排、选用材质。③制作形成,包括绘制、雕刻、剪贴、折叠等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材料选用与表现手法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理特点,力求简易,既节省材料,又易于操作。例如,低年级的同学,制作难度降低,建议做平面形式;高年级的同学,难度提高尽量制作多种形式,富有个性的卡片如雕刻、折叠等。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们既体会到读书卡制作应注意的问题和环节,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作热情。例如:一年级姚同学制作的《明日歌》卡片(图一),首先她和同学们共同交流读了明日歌的感想:要珍惜時间、努力学习;理想是像神州七号杨利伟叔叔一样当飞行员。然后讨论用什么形式制作,再讨论排版,卡片正面中间写上明日歌的全诗,想象有只青蛙在提醒他们“别玩啦抓紧时间学习了”。太阳公公在说“该起床啦,要上学了”。卡片背面写上他们的感言,用中国地图做花边,还添加他们的未来——飞行员,运用蓝色为主色,色彩明亮的风格。一张精心制作、细心描绘,富有哲理的心灵感悟读书卡完成了。

第三,互评互学,成果展示。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自述读书卡的内涵,设计风格等。师生共同评定。在评议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启发,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读书卡进行深入思考,推敲,使卡片进一步完善。选出优秀读书卡进行评奖,然后集中放到学校展览区,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平台,让全校同学进行观摩、学习。最后在全校颁奖时请学生自述感想。荣获一等奖的梁同学说“看见我精心制作的读书卡(图二),能放到展览区里展览,心里充满了自豪感;通过制作读书卡片,让我感受到了:读书是一种乐趣,制作也是一种乐趣。

加强学科间联系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学生制作读书卡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阅读的文化情境影响,学生的理解阅读与感悟创作会体现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风格的作品上。以美术教育为载体,借助其他学科所涉及的题材进行审美认识,体会知识综合性。因此,利用好美术学科的特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相互渗透会得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熊新秀.巧用阅读期待 提高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参考,2013(16):31-31.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渗透阅读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