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文化”背景下亲子心理活动实践

2018-05-10周磊

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文化农村

周磊

摘要:笔者所在幼儿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家文化”创设。旨在通过家文化创建的背景下,以亲子心理活动为突破口,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店口的寻根之旅减少阻力,提升农村幼儿园家庭、外来务工人员育儿经验,让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农村;亲子心理活动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星火计划现代示范镇,全镇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按照往年入园就读幼儿情况分析,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百分之七十,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所在园提出校园文化——“家文化”,“家文化”就是融合共进的文化,内含“人情味”和“积极性”。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使传统家庭文化的精华与时代教育相吻合,使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在“共融、共憩、共逐”这一课程宗旨之下,结合本园实践,初步形成《家之乐(亲子心理活动)实践方案》,以亲子活动为平台,促进文化创建落地生根。

目标指引前行

据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出身与儿童教育获得间的联系普遍存在。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使阶级地位在代际之间传递,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以学校为平台,整合资源,帮扶弱势家庭可促进儿童成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观念的指引之下,我园以亲子活动为切入口,以期通过活动范例指引,达成以下目标:通过不同类型的亲子游戏推动幼儿“知、情、意”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活动范例、科学指导提升家长意识,重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加强家园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实践初出成果

家园共育集方案 方案进行初期,我们充分发动家长资源,收集孩子们平时在家中就喜欢玩且能增进“亲子感情”的一些活动。通过家长收集并陆续汇总到班级老师处,再由班级老师通过可玩性、实践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作进一步修改,删选出相对适合的亲子游戏,集合成册。

年龄特点定内容 通过第一步的收集和班级老师的初步整理,活动方案已经有了雏形。发动园内课程研修团队,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分年段对内容进行进一步挑选。对每一个游戏进行仔细推敲之后,删选出来的游戏方案再进行相应加工与调整,进行下一步精细分类。

有序分类明目標 在课程目标引领之下,我园根据心理学中人类发展的三种基本形式,将亲子活动分为“知、情、意”三方面,形成“知”意、“感”情、明“志”三大块。比如“知”意篇中主要偏向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主要目标为“益智”,于是,我们初步将内容整理归纳,以小班为例(如表)。

家园合作促成长 对我园现状来说:身处农村、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父母生孩子的年龄相对偏小,子女较多,地域局限,育儿理念更新较慢、平时对孩子的关注与关心相对较少。因此,在活动实行初期,我园利用活动为平台,“手把手教学”。①利用家长开放日、元旦亲子游园等亲子活动,作为一个个小游戏在园内实行,让家长初步体验破除恐惧心理;②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进行家园沟通、科学育儿理念学习,在线沟通亲子心理活动实践效果。

考虑到大部分幼儿家长平时工作较为忙碌,与教师交流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全园动态、家教常识。微信家长群的建立,让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新媒体力量的利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家长反映通过这样的方式沟通省心省时,有问题及时沟通,有效促进了班级内家长在家进行亲子心理活动实践与在线问题的反馈。

“家文化”创建背景下,亲子心理活动方案的实践,成为幼儿园家园合作上的一个极为有效的突破口,提高了家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也从侧面促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重涵等.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14(3).

[2]王秋霞.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4(5).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大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文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甜蜜家的“家文化”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