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作文”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2018-05-10李润忠

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段课程标准习作

李润忠

“绿色作文”教学模式是指以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习作教学范式。笔者通过两年的研究,形成并确立了“一四四”小学生“绿色作文”教学模式。即:“一条教学主线、四个实施建议、四大操作环节。”

“一条教学主线”解析

“一条教学主线”即是先写后导。“先写后导”,要求在习作课上,教师完成了“激趣环节”之后,不再像以往那样,要么做滔滔不绝的写作指导,要么范文引路,要么列出固定写作提纲,而是在学生有了强烈的表达激情,有了不吐不快的诉说欲望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写作状态。“先写”就是让学生拥有独立的思维过程,同时让教师更加熟悉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先写”凸显了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张扬,灵动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学生我手写我心,独立表达自己思想,写他们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写”在前,教师“导”在后,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指导有针对性。

“四个实施建议”内容

“四个实施建议”即是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指导的四个教学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一: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就是要熟悉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深刻理解领会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的阶段目标。通过课题研究,细化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即:第一学段(1至2年级):喜欢写——写自己想说的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第二学段(3至4年级):主动写——不拘形式、写清楚,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第三学段(5至6年级):能够写——内容具体、分段表述,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第四学段(7至9年级):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实施建议二:精于指导 精于指导主要体现在:作前导趣,让学生有话想说;评中导向,让学生一课一得;展中获情,让学生收获习作的自信与勇气。教师的指导贵在“精”。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多读多写,并非教师过度的指导。“作前导趣”,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或创设适切的情境,鼓励、调动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的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与表达。“评中导向”就是学生在习作交流汇报中,教师围绕本次习作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实施建议三:勤于积累 作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文能力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得到提高的。“语言积累”就是很好的语言实践。指导学生积累重在两方面:生活积累、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就是要通过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诸如做各类家务、办班级墙报、社会公益服务等。阅读积累,就是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获得语感,习得写作方法。

实施建议四:乐于展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展示”。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展示中“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感悟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听到“读者”的心声,获得反馈与建议,这就是“展示”的魅力。创建自编作文集、作文漂流集、班级作文角,楼道作文展台、创建习作博客、作文朗诵大赛、班级习作集锦、报纸发表等形式和渠道,引导学生体验习作的快乐,感受习作的魅力,获得习作的自信。

“四大操作环节”概述

“四大操作环节”:激趣、起草、赏评、修改。

环节一:激趣 旨在激发欲望,提示要求。学生总是有了想法才会去写作,这是写作的原动力。激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具体的办法有体验活动激趣、创设情境激趣、自主命题激趣、说写结合激趣。提示要求即是简要明确提出本次写作要求,力求简单明了。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环节二:起草 强调静思默写、一气呵成。作文的起草是在构思完成的基础上动笔行文,写出初稿的过程。這一环节强调“静”,“静”中文思涌动。教师不放音乐作烘托气氛,不讲放心不下作讲解指导。这一环节的尾声中教师走动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发现典型,以备下一环节评改。

环节三:赏评 即展示交流、欣赏指导。教师邀请习作质量高的学生走上讲台绘声绘色把自己写的习作当众读给同学们,师生共议文章的精妙处,教师针对本次习作的写作要求,渗透指导。学生从师生评议中获得启迪、思考。在此环节中师生共同分享、以欣赏者的角度评议。从展示、评议中获得习作的兴趣、自信,习得习作的技能、方法。

环节四:修改 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修改”是学生再次认识自己习作的过程,是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修改的形式有:生生互改、师生评改、典型面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中改,改中“品”,“品”出味道来,“品”出得失来,“品”出修改的门道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一四四”小学生“绿色作文”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智慧,多样的教学技能,优秀的课堂调控能力等。唯有虚心学习,潜心钻研,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一四四”小学生“绿色作文”教学模式才会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学段课程标准习作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