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幻彩艺术,源于情性
——浅析霍顺海山水画中幻彩艺术的美学境界

2018-05-10东方华

丹青少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寄寓情性幻彩

文/东方华

欣赏霍顺海老师山水画中的“幻彩艺术”画面,可以看出有中国画之工笔色彩的层层渲染,且细节明彻入微;同时也可以看出有西画重形似与色彩的特点。可知画家用了中西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幻彩艺术”美学境界,而这种幻彩艺术美学境界寄寓与表现了画家的情性。

我们注目与审视“幻彩艺术”画面,画面呈现出深邃的空间,而正是在这通透、深邃空间的衬托下,山水、花木形态真实,此体现出西画的形似。山水、花木是静态的,静态中又包孕着动态。你似乎看到云雾在山腰间中缭绕、飘动,而正因为云雾栖于山腰之间,可谓“云霞锁其腰则高矣”、“掩映断其流则远矣”,从而使画面有一种空蒙与空灵的韵质,使人想起苏轼所写“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景色。西湖在细雨如丝的早春里,雾气如柔纱轻笼,湖水犹如一位半遮面颊的东方女子,而霍顺海老师山水画中的“幻彩艺术”画面正如同这位半遮面颊的东方女子,容颜、色泽虽艳丽却婉约,只能隐约而见,呈现一种朦胧的美感,从而构成了如梦如幻的艺术美特点,而这种特点就是艺术美特点中的审美性,因此,霍顺海老师山水画中的“幻彩艺术”画面构成一种独特的如梦如幻的美学境界。

而这种幻彩艺术美学境界是用来寄寓和表现画家情性的。人之求情性的满足首先是就于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多不如意,因此,人不可能过于现实,即既能入乎其内于现实生活,又能出乎其外而趋于理想境界。而当人一朝超离现实生活而趋于理想境界时,人之于现实生活就有了距离——此即距离产生美(在美学中称为“距离说”),就如同远距离而观长江水,则见水色是清丽的。

幻彩艺术/霍顺海

幻彩艺术: 青山仙居/霍顺海

幻彩艺术: 青山万里/霍顺海

幻彩艺术: 秋色仙境/霍顺海

那么,人怎么能看到天地间事物与人生社会的就如同长江水清丽美好呢?那就是崇尚且眷顾于文学艺术,即把自己心中的缺憾(或希求)寄寓、抒发或升华于文学艺术中的理想境界里。从文学“表现说”言:文学艺术就是用来表现人之主观情性欲求的,换言之:当人之情性、欲求在现实生活有缺憾而不能满足时,就可发之、寄寓升华为文学艺术,且在文学艺术中得到补偿。

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与虚无的,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我们需要为世界与人生寻找意义。在尼采的世界观中,这种意义就是艺术和审美。审美超越了个人的快乐与痛苦,是无意义尽头的意义,是有限人生中的无限。人的生命终有一天会陨落,只有艺术可以留存下来,在我们欣赏画家的艺术品时,当我们观看作家的话剧时,审美跨越了时间维度,作者与看客的生命得以联通,人生才被赋予了价值,艺术正是这种桥梁。

缘此,霍顺海老师正是借自己山水画中“幻彩艺术”画面所构成一种独特的如幻如梦的美学境界,来寄寓、抒发自己的情性及理想,且作为作者与观者的桥梁。此可谓:幻彩艺术,源于情性,又寄寓与抒发情性,且为世界与人生寻找艺术和审美之意义。

猜你喜欢

寄寓情性幻彩
刘月华
“变色龙”颜料特性及使用现状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荷风
酷女孩彩虹妆
抱朴子
浅谈汉画像石中鱼的寓义
幻彩天堂
论情性
略谈《聊斋志异》中人与异类友谊故事及其寄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