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顾念于高级情感就会有向善之心

2018-05-10文/宋

丹青少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物欲仁爱天性

文/宋 哲

如孟子说,人本身有向善之性。然而我以为:人顾念于高级情感就会有向善之心。

一、人顾念于友爱而有诚信之心

诚信中的“信”,从字形看为人之言。《说文》(《说文解字》)解释为“诚也”,即人说的话是真实的。信与诚组词,意谓人是诚信的。诚信是人的一种美好心地,是人的一种向善之心。

其实人本身有诚信的欲求,因为言为心声,言语从性情处自然流出是何等的痛快、快乐!所以,当人在适宜的情境中,即人在求“物欲”满足时,因兼顾于“利益相予而真诚合作”之友爱高级情感时,就会生发“诚信之心”,把顾客或客户当作朋友(或其本身就是朋友)而诚信待之。

例如: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他在第一时间通知了购买者,且把中奖彩票交给了买主。

如此看来:人还是大有诚信可言的(包括在特定情境中善意的谎言),只是诚信的前提是顾念于高级情感。当然,也包括我们素来受到儒家思想的熏染,比如我们在中学课本学过或听到孔子说的。而人有诚信之心,或者说恪守诚信,则有了做人之本,也就有了向善的开始,就如同水流之有了源头。因此,我们说:人之诚信为向善的开端。

水流的源头

二、人顾念于亲情而有恻爱之心

恻爱,即恻隐与仁爱之心。恻隐,意谓“隐痛、同情”,指对受难者同情。仁爱,即爱人。仁,会意字,以人、二合而表意:二人以上者当彼此亲爱。所以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而最早提出,孟子加以阐明:“仁者爱人。”(见于《孟子·离娄下》)且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恻隐之心为仁爱思想的前端。如此而知:人之恻隐之心是形成仁爱思想的前提,而仁爱思想则是恻隐之心的升华。因此,我们在此把恻隐与仁爱相合为人之恻爱之心。而恻爱之心是人的一种美好心地,是人本身一种向善之心。

那么,人之恻爱之心是怎么生发与发展的呢?首先,人在家庭生活中求物欲满足时,往往会顾念于高级情感——亲情。又因为亲情为人之血脉相系的天性之爱,所以人们通常把亲情至上而淡化了物欲所求,且把“钱物”作为表达亲情的一种载体。

例如:做子女的要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包括年幼的孩子,就会不顾惜花钱多少而购买好多的礼品带回去,且不会顾念于是否能得到回报。当他们回到家里,心里充盈着浓浓的亲情,表现为“亲其亲,爱其幼”。

而当人们从家里又来到社会中,当看到或遇到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受难时,就会推己及人而生发恻隐之心,所谓:“老(敬爱)吾老(老人),以及(推及,顾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于《孟子·梁惠王上》)且以此为前提升华而有仁爱之心,即爱别人与整个社会。

例如:当看到身旁的老人或小孩子上下车不方便时,就上前扶一把,或让座位于人;当看到路边的盲人行走不方便时,就上前扶一下;当看到路旁街边有老人因疾患摔倒时,就会上前扶起,且送于医院及时救治;当看到路旁街边有老弱病残需钱物救助者,就施舍一些钱币与之。有一位老者在看到四川汶川地震的报道后凄恻地说:“一眨眼就被盖到底下,谁家看了,谁家心疼,都有儿女。”她一边说着,一边捐赠着钱物……

凡此“当看到……就会……”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呢?那就是“推己及人。”如此看来:人之恻爱之心是从天性之爱——亲情那里借推己及人的方式转化与升华而来。人之天性之爱——亲情如同水之本源,而人之恻爱之心则如同水之支流,且水波逐渐为浪花,所以我们说:人之恻爱之心为向善的发展与高潮。

人天性之爱是向善的本源

三、人顾念于自尊而有慈悲之心

慈悲,即因慈而悲,指对受难者同情。这里的受难者不仅指人,也包括天地间一切有生命之物。那么,人的慈悲之心是怎么生发而有的呢?那就是我们在求物欲满足时,兼顾了人的高级情感——自尊且推己及物生发而来,即人首先尊重自我,天生万物,人的生命是最尊贵的,而后推己及物,亦尊重天地间一切有生命之物。

例如:当人们在家里的某一角落看见一只小昆虫,在即将用脚踩下的一瞬间,忽想到它如同人也是一种生命,脚即会落于旁边,而随即用手撕下一片纸将其捉住,从窗户放生于楼下的草地上。而当人行走于路上落脚时将要踩死几只蚂蚁的一瞬间,忽想到它如同人也是一种生命,于是,脚即落于旁边,且绕其而行。

又如,当人在庭院或野外看见受伤的鸟兽时,忽想到它如同人也是一种生命,于是赶快把它置于家中保护与喂养,待其伤愈,即放归自然……

凡此“当看见……而想到……于是(就)……”,即人之顾念于“自尊”且推己及人而生发“慈悲之心”的过程。而此过程亦如同水波逐渐为浪花,亦可谓人之向善的发展与高潮。

猜你喜欢

物欲仁爱天性
物欲如镜照灵魂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运动能够抑制物欲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中产阶级想象——论新都市电影的物欲狂欢与精神缺失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