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18-05-09钟学云宋显慧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丝危重神经外科

李 彬,钟学云,宋显慧

(分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分宜 336600)

神经外科患者中,危重患者较多,常有意识及呼吸功能障碍,气管切开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方法。传统气管切开术操作复杂,且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经皮气管切开术(PT)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国外早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1]。分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开始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现回顾分析本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TT)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80例,女56例;年龄21~88岁,平均年龄59.6岁;疾病类型:脑出血87例,重型颅脑损伤36例,大面积脑梗死9例,其他神经疾病4例。

1.2 操作方法

1.2.1 手术适应证

1)昏迷需要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支持者;2)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或肺挫伤、肺不张者;3)不能耐受气管插管或不能顺利排出气管内分泌物者。

1.2.2 手术方法

PT组:采用美国Smiths Medical公司生产的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套装进行操作。手术步骤: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颈部拉直,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局麻后,以颈前正中第3气管软骨环间为穿刺点,先做长约1.5 cm皮肤横切口,皮肤切口切开表皮。穿刺针后连接10 mL 注射器(含2 mL生理盐水),用穿刺针略向剑突方向侵斜穿刺气管壁,带负压可见气泡溢出,确定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导入导丝,依次用扩张管及扩张钳将气管开口扩大至适当大小,沿导丝送入气切套管,将导丝及内芯一并拔除,立即吸痰及给氧,妥善固定气切套管。

TT组:患者体位、消毒、铺巾、麻醉等同PT组。在甲状软骨下方1cm处取颈正中竖切口,长约4~5 cm,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钝性分离颈前肌群及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在第3、4软骨环间行倒T字形切口,三缘钳撑开,置入气切导管,妥善固定气切导管,仔细伤口内止血,逐层关闭皮下组织和缝合皮肤。

1.2.3 观察指标

比较2种气管切开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等一般情况,切口大出血(>100 mL)、皮下气肿、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1)2组手术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见表1。

表1 2组手术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2组并发症情况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中,无论是重型颅脑损伤还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常伴有呕吐,呕吐物阻塞气道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争分夺秒的抢救过程中,建立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气管切开自发明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熟,但传统的气管切开操作相对复杂,对手术人员,手术环境等要求较高,另外手术时间长是其救治中的阻碍[2]。Shelden等[3]1995年首次提出了经皮气管切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已逐渐替代了传统气管切开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操作方法上目前经皮气管切开主要有4种,分别是导丝扩张钳法,导丝牛角型扩张法,经喉气管造口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法。导丝扩张钳法因出现较早,组件相对实惠,是目前国内报道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4-6]。

本研究显示,P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瘢痕方面明显优于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上,多项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7-8]。本研究显示PT组在并发症的发生上明显少于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气管切开术较传统气管切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时间短,颈部瘢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Johnson J L,Chcatham M L,Sagraves S G,et al.Percutanc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a comparison of single-versus multiple dilator techniques[J].Crit Care Med,2001,29(6):1251-1254.

[2] Hsia D W,Chori U K,Musani A I.Percutanc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J].Clin Chest Med,2013,34:515-526.

[3] Shelden C H,Pudenz R H,Freshwater D B,et al.A new method for tracheostomy[J].J Neursurg,1955,12:428-431.

[4] 亢宏山,白艳,王文娟,等.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的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3):179-180.

[5] 郜杨,刘洋,唐荣,等.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2):106-109.

[6] 罗醒政,王涛,雷玲,等.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急危重患者中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2):112-117.

[7] Dennis B M,Ekert M J,Gunter O L,et al.Safety of bedside Percutancous tracheostomy in the critically ill evaluation of more than 3000 procedures[J].Am Coll Surg,2013,216:858-865.

[8] Youssef T F,Ahmed M R,Saber A.Percutanc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acheostomy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Am J Med Sci,2011,3:508-512.

猜你喜欢

导丝危重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