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05-08盛赠美胡春宏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帕罗西乳腺癌化疗

盛赠美 胡春宏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女肿瘤之一。乳腺癌化疗后的第1年是患者出现抑郁症风险的高发期,乳腺癌与抑郁的相关性以及可能诱发的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专家的重视[1-2]。在我国,40~49岁的妇女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该年龄段妇女处于围绝经期,加之易出现内分泌紊乱,患者往往因为焦虑、情绪抑郁而导致抑郁症[3],抑郁又可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免疫功能下降[4-5]。本实验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抗抑郁治疗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化疗后伴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内科肿瘤学》[6],并经病理细胞学确诊为乳腺癌;②患者经化疗后伴有抑郁症。排除标准:①未完成全程治疗或失访者;②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心肺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或者其他重大疾病患者;③合并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患者;④由于病情恶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9 ~53(41.8±3.5)岁;病程1.5~13(5.8±1.8)年;肿瘤分期: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1例,Ⅳ级9例。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8~52(40.6±3.9)岁;病程2~12(5.4±1.7)年;肿瘤分期: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13例,Ⅳ级7例。

1.2 治疗方法[7]

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10 mg/d,术后开始服用,一共3周的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分[8]。②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9]。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用DADE-Behring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及有效期内配套试剂。③采用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调查表(由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制定)[10],该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5种功能(躯体、认知、角色、社会、情绪功能),3种主要症状(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其他单独的主要症状6项(气短、食欲减退、腹泻、失眠、便秘和经济困难),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2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在功能症状领域中,试验组治疗后躯体、角色、情绪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躯体、角色、情绪功能;在主要症状中,试验组治疗后疲乏及疼痛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疲乏及疼痛;在单项症状中,试验组治疗后失眠、食欲减退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失眠及食欲减退症状;试验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分)

2.3 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IgG、IgA、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11],乳腺癌化疗后有较高的抑郁症发生率,可能原因是化疗对性功能和生育等相关问题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忧虑和抑郁情绪。亦有研究发现[12],与不接受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相比,接受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抑郁症发生率,并且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本实验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化疗后伴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12.21±1.53)较对照组(24.22±1.5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功能症状领域中,试验组治疗后躯体、角色、情绪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躯体、角色、情绪功能;在主要症状中,试验组治疗后疲乏及疼痛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疲乏及疼痛;在单项症状中,试验组治疗后失眠、食欲减退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失眠及食欲减退症状;试验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IgG、IgA、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提示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乳腺癌化疗后伴抑郁的患者采取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的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1] 汤艳清,谢光荣,李艳苓,等.抑郁症患者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12(3):279-280.

[2] 王爱芬,黄伟荧.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7(10):1087-1090.

[3] Holland JC.History of psycho-oncology:overco ming attitudinal and conceptual barriers〔J〕.Psychosom Med,2012,64(2):206-211.

[4] Angelino AF,Treisman GJ.Major depression and demoralization in cancer patients: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considerations〔J〕.Support Care Cancer,2011,9(5):344-349.

[5] 刘西芳,欧红霞,李 平.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8):1058-1060.

[6] 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81,681,996.

[7] 齐元富,李慧杰,孙海燕.肿瘤相关性抑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2):98-101.

[8] 邹建军,郑 莹,许 青,等.影响癌症病人抑郁状况的因素研究〔J〕.肿瘤,2005,25(2):186-191

[9] 李 力,黄 坤,余建中,等.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发抑郁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6,33(10):1841-1843.

[10] 周建红,王建芳,何保伦,等.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17(5):519-521.

[11] 李 力,郭良君,李丽莎.氟西汀治疗癌症抑郁性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20(7):823-824.

[12] 张 洁,方凤奇,张春霞.乳腺癌与抑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肿瘤,2011,31(5):457-459.

猜你喜欢

帕罗西乳腺癌化疗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