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食药两用药材不同鉴别方法的研究

2018-05-07刘峥刘金福梁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8期
关键词:加酸腺毛败酱草

刘峥,刘金福,2,*,梁宁

(1.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384;2.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84;3.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天津300110)

中国素有“食药同源、食药同理、食药同用”的历 史,《神农本草经》将补虚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弱、可以久服的药材划为“上品”[1]。近年来,药食两用中药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是进行食品或保健品开发的重要原料之一[2]。本论文选择龙葵、白花蛇舌草等5种食药两用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在现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通过中药材性状外观、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和理化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其质量标准更加完善,有效控制质量,检验其真伪,提高食药两用药材检验的准确率,提高企业原料使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图1 茎表皮细胞和气孔图Fig.1 Stem epidermal cells and stomata

图2 非腺毛结构Fig.2 Non-glandular hair structure

图3 茎纤维结构Fig.3 Stem fiber structure

图4 茎导管结构Fig.4 Stem catheter structure

图5 种皮石细胞Fig.5 Pelitic cell

1 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龙葵,蛇莓,北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蛎等5种食药两用药材;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经鉴定为龙葵、蛇莓、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蛎;水合氯醛: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石油醚、甲苯、乙酸乙酯、甲酸、三氯甲烷、甲醇:天津市康科德;聚酰胺: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硫酸、盐酸:化学试剂五厂;木樨草素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硅胶G薄层板(20 cm×20 cm):德国默克公司;硅胶G薄层板(10 cm×10 cm):青岛海洋化工厂;硅胶G薄层板(10 cm×20 cm):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1.2 仪器与设备

CX41显微镜:奥林巴斯;SP-30E薄层色谱点样器:上海科哲生化科技;ZF-2三用紫外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K8200超声清洗器:美国科导;SX-8-10高温炉: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显微鉴别方法研究与建立

2.1.1 龙葵

龙葵(Solanum nigrum L.)在全国均有分布,黑龙江居多,它为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全草高30 cm~120 cm;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又名野葡萄、苦菜[3-5]。龙葵与一些茄科植物,其鲜品尚可通过叶形、柔毛的稀密加以区分,但干品却极其相似,给使用、分辨带来一定困难,常造成混用和错用的现象[6]。

2.1.1.1 方法

参照显微鉴别法[7]试验。采用粉末制片法,徒手切片法,以水装片、水合氯醛装片后进行观察制成茎、叶横切片,进行各项显微特征的观察;以撕剥法採取了叶的上、下表皮,以水装片、水合氯醛装片后进行观察:取药材粉末,水装片观察淀粉粒,水合氯醛加热透化,稀甘油装片观察其他组织细胞。

2.1.1.2 结果

结果见图1~图6。

由图1~图6可见,本品粉末黄或黄绿色。茎表皮细胞黄绿色或浅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排列紧密,气孔为不定式。纤维甚长,直径22 μm~40 μm,壁稍增厚或较厚,胞腔宽大。茎导管为螺纹、网纹、孔纹或具缘纹孔。种皮石细胞淡黄色至黄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波状弯曲,层纹清晰。显著的特点:浆果较大(5 mm~6 mm)。非腺毛长 33 μm~324 μm,由3个~4个细胞组成。极少见腺毛,由2个细胞组成,头部单细胞。茎薄壁组织有含砂晶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众多。

图6 砂晶细胞Fig.6 Sand crystal cell

2.1.2 蛇莓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茎长。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花单生于叶腋:瘦果卵形,长约1.5 mm,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别名地莓、蚕莓等[8-10]。蛇莓与一些植物,如草莓、树莓等极其相似,在分辨上带来了一些困难。

2.1.2.1 方法

同“2.1.1.1”。

2.1.2.2 结果

结果见图7~图12。

图7 非腺毛结构(壁有螺状纹理)Fig.7 Non-glandular hair structure

图8 非腺毛结构(壁平直)Fig.8 Non-glandular hair structure

图9 腺毛结构Fig.9 Glandular hairs structure

图10 叶下表皮细胞和气孔Fig.10 Epidermal cells and stomata

图11 叶上表皮Fig.11 On the leaf epidermis

图12 草酸钙簇晶Fig.12 Calcium oxalate cluster crystal

由图7~图12可见,本品粉末灰绿色,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显著特点:非腺毛单细胞,长短不一,长 180 μm~1 300 μm,直径 20 μm~45 μm,壁平直或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长60 μm~125 μm,头部2个细胞,直径 25 μm~40 μm:柄 2 个~3 个细胞。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叶肉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 10 μm~38 μm。

2.2 薄层鉴别方法研究与建立

2.2.1 北败酱草

2.2.1.1 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6 g,加石油醚(60℃~90℃)50 ml加热回流2次,每次40 min,滤过,滤液弃去,残渣挥去溶剂,加甲醇50 mL加热回流4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 mL溶解,加在处理好的聚酰胺柱上(柱层析用聚酰胺,100目~200目,湿法装柱。内经2 cm,高4 cm),用水50 mL洗脱,弃去,用50%甲醇20 mL洗脱,弃去,用甲醇5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犀草素标准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即得。

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7]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2 μL~4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 mL∶2 mL∶0.5 mL)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3 min。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2.1.2 结果

结果见图13、图14。

图13 青岛薄层板Fig.13 Qing Daothin layer plate

图14 默克薄层板Fig.14 Merck thin layer plate

从左至右:木犀草素对照品2 μL、北败酱样品-1 4 μL、北败酱样品-2 4 μL、北败酱样品-3 4 μL。硅胶 G高效薄层板。温度:22.0℃,相对湿度:55%。试验室:A-1201。试验日期:2017-4-16。

北败酱草选用木犀草素作为对照品是合理的,通过薄层方法的建立有效的提取了木犀草素这一成分,不同厂家薄层板展开效果比较,结果均显色清晰,背景小,斑点规则,证明了该鉴别方法的可行性,为新版《中国药典》中北败酱草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资料。

2.2.2 白花蛇舌草

2.2.2.1 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1 g,加三氯甲烷15 mL,超声处理2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即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熊果酸标准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即得。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 g,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照薄层色谱法[7]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2 μL~4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 mL∶0.9 mL)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2.2.2 结果

结果见图15、图16。

图15 默克薄层板Fig.5 Merck thin layer plate

图16 烟台薄层板Fig.16 Yan Tai thin layer plate

从左至右: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2 μL、白花蛇舌草样品-1 2 μL、白花蛇舌草样品-2 2 μL、熊果酸对照品2 μL、白花蛇舌草样品-3 2 μL。硅胶G高效薄层板。温度:25.0℃,相对湿度:69%。试验室:A-1201。

白花蛇舌草中萜类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三氯甲烷超声处理有效地提取了白花蛇舌草中的萜类化合物。不同厂家薄层板展开效果比较,结果在薄层板上均显色清晰,背景小,斑点规则,说明所用方法耐用,重现性较好。该法操作简便,并为新版《中国药典》中白花蛇舌草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资料。

2.3 牡蛎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研究

2.3.1 试验方法和结果

2.3.1.1 不同加酸量的比较

为了更好的测定,加入了蛤壳、珍珠母做对比,照灰分测定法[7]试验,在坩埚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浓度9.5%)10、15、20、25、30 mL。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结果见表1,图17~图19。

2.3.1.2 持续加酸比较

照灰分测定法[7]试验,在坩埚中分别加入稀盐酸10 mL,进行试验。再在已恒重的坩埚中加入稀盐酸5 mL,观察气泡产生情况,依照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自“用表面皿覆盖坩埚”起,依法测定。反复上述操作,至加入稀盐酸后,无明显气泡产生为止。根据各次恒重的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加酸量对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的影响Table1 Different added amount of acid acid insoluble ash component

图17 不同加酸量对蛤壳酸灰的影响Fig.17 Effects of different acid content on acid insoluble ash of clamshell

图18 不同加酸量对牡蛎酸灰的影响Fig.18 Effects of different acid content on acid insoluble ash of ostreagigastnunb

图19 不同加酸量对珍珠母酸灰的影响Fig.19 Effects of different acid content on acid insoluble ash of mother-of-pearl

表2 持续加酸对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the continue adding acid on acid insoluble ash

3 分析与讨论

《中国药典》对多数中药材进行了整理澄清和规范,以及制定了检验指标和限度,但是对关于龙葵、蛇莓等食药两用药材分析手段很少,不利于对它们的研究以及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通过对龙葵、蛇莓2个品种中药材显微鉴别方法的研究,找到了其具有代表性的非腺毛、草酸钙砂晶等显著的组织结构特点,可供鉴别参照;通过对北败酱草、白花蛇舌草2个品种中药材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以木犀草素作为北败酱草的标志物和以熊果酸作为白花蛇舌草的标志物,结合地道药材在层析中显示的有效成分的比较,可更好的鉴别2种食药两用药材的道地性:一般中药材为植物或动物类有机物为主,含酸不溶性灰分较少。贝壳类药材主体为碳酸钙为主的无机盐类。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可溶性钙盐,反应中消耗大量盐酸。而按药典方法加入10 mL稀盐酸不能使贝壳类药材的碳酸钙反应完全,剩余碳酸钙会造成酸灰超标。通过对加酸量的比较试验研究,取样量3 g,加入稀盐酸量在20 mL~25 mL,才能达到测定酸不溶性灰分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对龙葵、蛇莓、北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及牡蛎5种食药两用中药材的调查,以道地药材做比较,加入特征标志物,研究建立了以非腺毛、草酸钙砂晶作为显著的结构特点的龙葵、蛇莓的显微鉴别方法和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不同加酸量和持续加酸的试验研究发现,加入浓度为9.5%稀盐酸25 mL可以对牡蛎中碳酸钙成分进行准确分析。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药材标准提供了依据,研究的成果也可以用于分析检测人员的培训,为快速准确识别食药两用中药材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清彦.10种药食两用中药材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研究[D].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

[2]苗青.药食两用益智的质量控制和莲子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25-926

[4]腾飞,赵福杰,郑洪亮,等.龙葵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7):240-245,267

[5]胡淑曼,王聪,刘红兵,等.龙葵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0):2375-2378

[6]郭晓宇,李照福.龙葵和白英的辨别和应用[J].首都医药,2005(4):40

[7]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第四部.2015:57-58,200-202,204

[8]李玲玲,黄炎,毕志明.中药蛇莓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8):2203-2206

[9]段轲伟.蛇莓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0]王强.中药蛇莓的化学成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加酸腺毛败酱草
基于不同保存条件下水质总磷稳定性模拟分析
一种天然橡胶稀释加酸智能化精准配料系统
膜极距电解槽加酸过程控制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分泌型和非分泌型腺毛形态发生的影响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烤烟腺毛及分泌物的影响
离子膜电解槽加酸探讨
败酱草治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