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降糖药物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8-05-03许美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

许美婷

【摘要】 目的 探究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生化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 两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呼吸窘迫、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治疗前胱抑素(CysC)为(14.21±3.37)mg/L、同型半胱氨酸(Hcy)为(1.37±0.36)μmol/L, 治疗后CysC为(9.82±

2.15)mg/L、Hcy为(0.93±0.15)μmol/L;观察组, 治疗前CysC为(14.26±3.56)mg/L、Hcy为(1.35±0.32)μmol/L, 治疗后CysC为(8.12±2.12)mg/L、Hcy为(0.71±0.13)μmol/L;治疗前两组CysC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CysC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改变妊娠结局, 对于保证分娩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 降糖药物;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76

糖尿病指以血糖高于正常水平为临床症状的代谢性疾病, 属于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按发病时机, 妊娠糖尿病可分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 而糖尿病合并妊娠指妊娠前期确诊为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前期糖代谢异常或糖耐量衰退直至妊娠期诱发确诊为糖尿病[1, 2]。有统计数据显示[3, 4], 妊娠糖尿病发病率高呈逐年递增趋势, 已突破3%大关且>85%妊娠糖尿病患者属于妊娠期糖尿病, 并且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存在自行恢复正常或诱发Ⅱ型糖尿病风险的可能性。鉴于此, 本文重点探究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年龄最小23岁、最大33岁, 平均年龄(26.1±2.4)岁, 平均孕周(35.6±0.3)周, 23例为初产妇、20例为经产妇。观察组年龄最小23岁、最大32岁, 平均年龄(25.6±2.8)岁, 平均孕周(25.7±2.2)周, 22例为初产妇、21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纳入对比研究价值。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 并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者。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定期锻炼重视产前检测, 定时检测其血糖指标, 结合血糖波动幅度调整运动量及膳食结构, 着重强调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实时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及胎心, 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尽量于35周左右入院待产, 直至第37~38周了解胎儿成熟情况后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即:分娩前期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临近分娩前期每日三餐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 治疗时实时观察患者血糖指标波动幅度, 结合血糖指标控制胰岛素注射剂量≤88 U/d。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 即餐后口服二甲双胍, 3次/d, 100 mg/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7 d。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妊娠结局指标包括新生儿是否存在胎儿窘迫、呼吸窘迫、巨大儿及早产儿等情况;生化指标包括CysC及Hcy, 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ysC及Hcy水平[3, 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胎儿窘迫6例(13.95%)、呼吸窘迫5例(11.63%)、巨大儿4例(9.30%)、早产儿4例(9.30%);观察组胎儿窘迫1例(2.33%)、呼吸窘迫0例(0)、巨大儿0例(0)、早产儿0例(0);观察组胎儿窘迫、呼吸窘迫、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ysC及Hcy水平比较 对照组, 治疗前CysC为(14.21±3.37)mg/L、Hcy为(1.37±0.36)μmol/L, 治疗后CysC为(9.82±2.15)mg/L、Hcy为(0.93±0.15)μmol/L;

观察组, 治疗前CysC为(14.26±3.56)mg/L、Hcy为(1.35±

0.32)μmol/L, 治疗后CysC为(8.12±2.12)mg/L、Hcy为(0.71±

0.13)μmol/L;治疗前两组CysC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CysC及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 妊娠糖尿病诱发因素较为复杂, 与妊娠期产妇摄入营养物质过剩造成机体内孕激素水平产生变化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存在着密切联系[5, 6]。同时, 妊娠糖尿病产生存在造成机体内胰岛素水平不足的可能性, 再者妊娠不断延迟极易造成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 并且血糖持续上升存在引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例如:引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等, 客观上提高早产发生率加剧产妇分娩难度。胰岛素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 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是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无法保障其治疗效果。二甲双胍作为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通过延缓葡萄糖摄取增强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大大提高其利用率, 降低体内肝糖原水平避免脂肪酸氧化[7-10]。

综上所述,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改变妊娠結局, 对于保证分娩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菲菲, 何英琳, 吴映静, 等.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17, 41(10):986-987.

[2] 尹朝晖, 李虎, 李美晔.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35例.实用医药杂志, 2017, 34(9):799-800.

[3] 周飞燕.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比较.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5):74-75.

[4] 吴明辉. 妊娠期糖尿病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21):38.

[5] 林晓悦, 杨群峰, 万杰君. 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2):1594-1596.

[6] 赵丹青.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0):65-66.

[7] 郭启煜. 降糖药二甲双胍常见误区解析. 健康大视野, 2016(4): 112-113.

[8] 孙岩.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11):20-23.

[9] 方健. 二甲双胍:重获荣耀的经典降糖药. 家庭医药, 2016(5): 43.

[10] 王璐璐, 刘慧, 陶祥. 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常用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 中国药事, 2016, 30(5):512-516.

[收稿日期:2017-11-15]

猜你喜欢

妊娠糖尿病临床效果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评价
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评价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