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地区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性研究

2018-04-23刘勇波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旅游业资源体育

刘勇波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北京 100084)

现代社会,各种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无不显示体育文化在世界经济、政治及其他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与互动。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一名学生,笔者发现三峡地区显露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三峡民间体育文化是三峡地区开展的具有强烈区域特点的体育文化,同时在多民族与本土化交融发展中形成的体育文化现象。通过阅览《体育文化导刊》《体育科学》等主流期刊,以及大量近年来相关研究者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地区体育文化的互动性进行了探索研究。

体育文化在科技、文化、经济中渗透与互动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学者关注,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也较为丰富。本文在借鉴许多其他研究者理论的同时,结合三峡地区体育文化特点,运用了多种合理的研究方法,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对本文很有参考价值,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也造成了研究结果的不同。

1 研究现状

三峡地区体育文化作为三峡地区体育资源的一部分,与三峡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区域研究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研究热点,正受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其中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最为集中,但是具体到三峡地区体育文化的互动性的专门性研究还较少。现阶段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同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进度参差不齐,但是体育的发展受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

目前,传统观点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只能是原有基础上的部分改善,经济和体育文化的关系仅为经济的发展限制体育文化的发展。这一观点正在被打破,有少数研究者认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受经济制约的同时也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层次也日益增强,体育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许多人也逐渐意识体育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三峡地区体育文化对三峡地区经济的促进上具有重要作用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意识。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三峡地区地理地貌、历史文化背景及民风民俗的研究颇丰。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三峡地区体育文化在其他领域进行互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2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体育文化产业也具备了初步的形态,成为我国将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的挑战已向体育事业扑面而来。我们在认可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在总体上的许多不足之处。目前,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开放不到位,不能将经济与体育文化事业相融合,推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还停留在传统观点——只有经济进步才能促进体育文化的进步。同社会其他部分一样,对三峡地区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广度拓展,不但可以成为三峡地区体育领域发展的契机,而且还可能成为三峡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三峡地区具备很多独特的体育文化及大量的自然景观,特别是三峡地区多民族融合后的各种传统体育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当地的特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三峡地区范围广阔,包含众多的小城市,由于各个小区域也有各自的区域特点和各方面的发展进度,以及所具有的资源结构类型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小区域不能实行一样的方法和策略来开发利用。同时,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的三峡地区发展速度慢,竞技体育落后且体育产业相对初级化,主要是因为当地体育行政管理者和体育界人士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足,没能使三峡地区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起到相应的作用。

表1 三峡地区互动性活动概况表(以宜昌市为例)

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三峡地区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三峡地区城乡体育管理基层组织十分缺乏,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完成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指导工作,而且三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边、穷、山等地区。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地影响着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决定了他们的体育投入。

三峡地区拥有种类繁复、类型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许多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由于区域特点的限制,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并有遗失的趋势。其中,当地体育行政管理中对体育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对三峡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不力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三峡地区分布着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多民族人民在历史融合下形成了三峡地区风特异的地域文化,其中就包括各民族独有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同时三峡地区许多区域由于山脉河流的阻隔,与外界交流相对闭塞,许多部落依然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三峡地区拥有资源丰富的旅游优势,本文以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宜昌为代表对三峡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具体旅游景点的进行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结果显示(表1),近年来宜昌进行户外体育文化拓展活动已经相当成熟,承办相应活动的体育文化拓展公司在宜昌地区已经接近饱和。通过对几家代表性的承办单位的采访调查发现,他们接受各事业单位和各种团体的委托,将拓展培训活动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体育文化活动的场所选定在一些度假景区和旅游景点,并借助场地条件开展合适的文体活动,能够充分地将三峡地区体育文化活动与三峡地区深厚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体育文化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在社会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个人素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训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层次也更加多元深化。户外拓展活动,将体育文化与个人精神品质锻炼有机结合,借助区域环境条件特点开展活动实现了体育文化与其他多个领域的互动发展。三峡地区体育文化的传播要尽可能地运用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实行理念的升华,根据大众的需要开展工作。体育文化传播的主旨是养成大众对体育的行为习惯,提升人们的体育锻炼意向,使人们的身体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地区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同样要遵循这一中心,在丰富受众精神世界的同时促进受众积极健康的生活。

综合以上资料,得出以下关于三峡地区体育文化互动性的结论:三峡地区体育文化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三峡地区具有极其丰厚的旅游景点可待开发利用,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将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区域性体育旅游业具有深厚潜力。三峡地区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的支持与互动中,可以将三峡地区体育文化推到一个新高度,以多文化融合为手段,推动三峡体育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多向良性互动。

4 结论与建议

三峡地区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融合多样的体育文化以及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原因,将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进行互动性发展的方式还未有萌芽。尽管如此,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人们对优质休闲度假方式的需求日益提高,进行区域性的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互动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此,实行三峡地区体育文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各相关部门要互相合作,有计划、有条理地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三峡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及旅游资源,但是目前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制约了其发展,所以要发展好体育旅游业,各单位体育行政管理者要提高对体育文化的认识,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共同推进三峡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打造品牌,世界互动,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例如,三峡地区的“朝天吼”。三峡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开发不力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打造体育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城市,打造品牌,吸引世界游客。

猜你喜欢

旅游业资源体育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我们的“体育梦”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