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

2018-04-23韩冰冰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普通高校双一流

韩冰冰

(天津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50)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3步走战略。《方案》颁布后,引起了高度重视和广发响应,很多高校结合《方案》制定了一系列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发展规划,力争有所建树。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要想进一步推进,必须打造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体化 。而体育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载体,一直以来其建设和发展都备受关注。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之下,把握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顺应体育改革的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的体育学学科,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www.cnki.net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学科、学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访问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据中心,梳理全国第4轮体育学科评估的高校数量及分档情况;通过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网站检索近10年(2008—2017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为本文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软件处理近10年我国体育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和核心期刊发表量,分析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科的科研水平及科研产生的基本状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

2.1.1 学科整体水平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需要顶尖的学科水平。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有8所高校进入学科A类分档、20所进入B类分档、22所进入C类分档。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专业性高等院校,其学科评估整体水平突出,参与评估进入了A+类分档;师范类院校中华东师范大学凭着自身学科优势挤进A类分档;综合型院校体育学科前3名分别是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由此可见,体育学科A类高校数目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科集中在B、C档;除专业性院校占据榜首之外,师范类高校和综合类高校的体育学科水平应亟待提高。(图1)

2.1.2 师资队伍与资源 高等教育是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进而会影响教学整体水平。在我国,体育师资的培养起步较晚,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还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各高校在开设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性教师,使得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这影响体育的学科水平。

图1 体育学科9档高校数目对比

从学历结构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教师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比例较小,大多教师具备本科学历或者仅有专业队经历。从职称结构来看,专业性体育院校高级职称相对较多,而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的体育教师多为中级、初级的职称。从年龄结构上,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编制数量大量减少,造成学科内青年教师比例较小。但在高学位、高学历的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在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上都存在普遍的问题。如何满足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课程的师资结构,保障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是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2.1.3 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目标,其培养质量就支撑了学科未来的发展。相对于本科生的通识性教育,研究生教育更能代表学科建设的发展深度。而高等学校学科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水平。通过表1看出,我国体育学科博士点共28所,其中包括24个一级博士点和4个二级博士点(包含首都体育学院: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博士点的总体建设数量较少、一级学科博士点相对短缺,并且二级学科博士点存在专业类别不齐全的问题。

相比博士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硕士点的数量相对较多。表1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的高校有87所,其中包括13所专业性体育院校和74所非体育院校;招收专业型硕士的高校有115所,其中包括体育院校13所、非体育院校102所。由此可见,体育学硕士点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但存在学校类型差别大,多集中在专业性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而综合型院校硕士点相对匮乏,也缺少综合型交叉学科的建设。

表1 体育学科硕士、博士点一览表

图2 近10年国家级体育学科科研项目一览图

图3 近10年体育学科核心期刊趋势图

2.1.4 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其研究水平代表着学科发展的命脉。通过对近10年国家级体育学科科研项目数进行统计汇总可以看出(图2),2008年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级体育科研项目有65项,到了2017年该项目达到167项,增幅达157%。2008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级体育科研项目有29项,到2014年达到最多的71项,随后2017年又略降为45项。整体来看,2种科学基金资助的国家级体育科研项目数都有所增加,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多而且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相对较少,总体呈增加趋势,但近几年项目数略有下降。

核心期刊数量同样是一个代表学科科研水平的指标。通过对近10年我国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量进行统计得出(图3),2008年我国体育学科核心期刊数为5 751篇,2009年达到最高的5 876篇。随后几年呈现持续下降或者基本持平的趋势,到2017年核心期刊数只有4 587篇。一方面,核心期刊要求质量、价值越来越高,发刊数量便有所控制;另一方面,这也显示体育学的科研产出水平呈现下降的态势。

2.1.5 社会服务贡献与学科声誉 1985年,我国确定了教学和科研为高校的两大职能。随后高等院校逐渐形成了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同时承担起竞技体育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学校体育活动等多种职能。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平昌冬奥会的“北京八分钟”、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民体质测试都离不开体育学科的服务与支撑。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等体育院校相继进行院系调整,成立了单项远动学院。这显示出高等学校体育学科、专业、课程更加专业化。同时,各单项运动学院也能更好地培养项目特色人才、保障竞技比赛活动和服务全民健身运动等。另外,随着体育相关部门的深化改革,各运动协会与运动管理中心脱离,形成管办分离的局面,并加大对体育竞赛活动的监管和打击力度,譬如兴奋剂、赌球等行为越来越少,使得竞技体育声誉有所提升。而学校体育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任务,同时担负起各项社会服务的职责,在体育育人、竞技比赛和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

2.2 “双一流”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建设

2.2.1 强化学科建设引领,交叉学科融合发展 体育学科是随着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属于教育范畴的一个分支。双一流背景下,学科的建设不再仅局限于单个学科的快速发展。随着体育学科社会功能的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学科与体育交叉一起,形成综合型的学科发展。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在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时,应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增加学科建设的竞争力,努力强化体育学科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体育学为核心,形成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最终,建立以体育学为龙头引领,其他学科交叉建设的协同发展学科体系。高等学校在制定体育学科发展规划时,注意搭建学科共建平台,鼓励学科间开展交叉合作研究,在发挥体育人才引领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其他交叉学科的辅助性研究。

2.2.2 强调人才引领作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需要专业性的人才。“双一流”背景下,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空前重要。学校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同时,需要形成一批高知识产出、高度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团队。高校应重视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通过合理优化资源,以老带新,形成以学科领军人物为首,中青年体育专业人才为主力的学科建设生力军。高校在强化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的同时,加快培养体育学科前沿、能满足训练、教学、科研等重大项目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学校不仅需要专业性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还应明确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优化学科门类,建立师德长效机制,通过改善教师队伍的水平,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性人才,以推进体育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进程。

2.2.3 加强体育科研建设,务实科技成果服务社会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深度的试金石。近年来,体育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而核心期刊数却有所下降。这说明体育学科科研产出亟待加强。“双一流”背景下,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过程中,高等学校不仅要加强竞技体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应用型研究,还要加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在保证培养优秀创新型、专业体育人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科技攻关服务,为我国竞技体育比赛、学校体育建设和群众体育发展等提供科技支撑。

2.2.4 完善国际合作体系,强化学科国际影响力 随着体育职能的多样性,体育国际化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当下,越来越多的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专业竞技对抗。高等学校应重视体育学科交流,搭建良好的体育科研平台,主动寻求国际科研合作的机会,提高科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例如,美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发展、欧美竞技理论的研究和训练方法的改良、日本群众体育的开展都有益于我国体育的全方位建设。另外,体育学科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专业学科人才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力争发出有影响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专业术科人员应积极研究和改良训练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提高国际知名度,以保证能在国际重要协会任职发声。高等学校也应积极参与体育的国际化合作,逐渐完善各领域的合作体系,强化我国体育学科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

3 结 语

世界一流体育学科是高等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认真审视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现状,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努力推进我国体育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普通高校双一流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