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三届全运会拳道比赛第2次预赛加时赛技战术特点分析

2018-04-23刘珂伊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护具技战术跆拳道

刘珂伊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跆拳道运动最早起源于韩国,其主要分为个人竞技、团体竞技、品势、跆拳舞、击破和动作特技等项目。竞技跆拳道指按照奥运会中的实战比赛模式,双方运动员或运动队凭借世界跆拳道联盟发布的最新竞赛规则,身着道服、护具等保护设备,在2min3回合的时间内进行实战激烈角逐,利用双方各自的技术策略和战术方案进行搏斗竞技,最终由裁判员裁定胜负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经过反复试用与改进,2009年10月,电子护具终于在哥本哈根的跆拳道世锦赛中被使用,这标志着电子护具已经正式登上了跆拳道的舞台,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传统护具将逐渐退出跆拳道的舞台。伴随着跆拳道竞赛规则的日趋完善,教练员指导下的技战术训练和使用方法愈加合理,尤其是在“电子护具时代”得分比例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比分悬殊愈加接近,出现加时赛的频率也越渐增多。面对变革,身处 “电子护具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将跆拳道比赛中加时赛技战术的使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方便今后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在遇到加时赛这种情况下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十三届全运会拳道比赛第2次预赛加时赛技战术特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有关跆拳道的相关资料以及调取专业队所采集的比赛录像视频作为本研究的研究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拳道比预选赛中的16场加时赛的录像资料进行观察对比,收集运动员在加时赛中的获胜方式、站式及步伐晃动情况、技战术的使用情况、加时赛得分情况的数据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 2003对录像资料中呈现的情况,如实进行数据归类、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加时赛中的获胜方式分析

跆拳道比赛加时赛也叫做“突然死亡法”,加时赛中以双方运动员任一运动员先得分获得胜利从而结束比赛,或者是因为其中一方的运动员扣分导致对方运动员得分获得胜利从而结束比赛。新规则规定在加时赛中的有效时间内,若双方运动员还没有得分,裁判将直接进行“优势判定”。(1)在第4局的加时赛中,电子护具感应到的击打次数多的一方运动员为获胜方;(2)若电子护具所感应到的击打次数相同,则需要判断前3局比赛中获胜局数较多的一方运动员为获胜方;(3)若上述条件仍然相同时,主裁判则宣判4局比赛中被判“扣分”较少的一方运动员获胜;(4)若上述条件依旧相同时,将由裁判员来进行“优势判定”判定出获胜一方。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拳道比赛预选赛中,总共出现的16场加时赛。统计出运动员的获胜方式,在第十三届全运会预赛总计16场加时赛中,通过运动员主动得分获胜的有12次占75%,靠对方警告扣分获胜的有3次占18.75%,优势判定获胜的只有1次占6.25%。由此可见,运动员更青睐于把获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2 跆拳道加时赛中利用规则获胜情况分析

在跆拳道“突然死亡法”中会发现,很多运动员都太过于谨慎,防守方面也都做得很到位,这时运动员也不想把比赛结果的决定权交由裁判,由裁判的主观映象中来打分进行优势判定,从而诞生了“犯规败”造成犯规,让自己获得比赛胜利。在拳道比赛加时赛中,由于运动员都非常谨慎,大多都特别注意一些小细节,尽可能避免自己出现犯规情况,从而导致“犯规败”,这时想利用击倒对手另对手倒地被判犯规的成功率就很低,大部分运动员的重心都很稳,步伐也压得很紧,反而逼迫对手出界的情况成功率达到了68%左右,这也恰好暴露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过于谨慎的弊端。

2.3 跆拳道加时赛中站式的情况分析

在跆拳道“突然死亡法”中,运动员大多都很谨慎,所以在站式上也有自己的选择,跆拳道运动员在加时赛中通过采用闭式站姿的有10场占63.4%,而在加时赛中以开式站式的有6场占36.6%。大多数运动员因为习惯腿和平时训练所养成习惯的影响,大部分运动员喜欢以闭式站位。开式站位的基本上是以左腿为习惯腿的运动员为主,同时以开式站位时,技战术的运用方面有很大限制,前腿进攻时由于是开式的原因击打面积小导致大多以失败告终。

2.4 跆拳道加时赛战术使用分析

在加时赛中,对运动员的战术安排也是有很大的考验,是采取主动进攻战术,还是采取防守、迎击战术?这对运动员的临场反应和场上的指导教练的战术安排方面都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进攻战术的使用情况相对而言是最多的,得分率也高达80%,远远超过防守战术和迎击战术的得分率;迎击战术的使用情况和得分率分别为32%和40%;防守战术的使用情况和得分率则紧跟其后,使用情况和得分率分别为18%和20%。由此可见,在跆拳道的加时赛中,运动员大都喜欢掌握得分主动权,不愿被动防守反击。当然有部分运动员变现出的过度谨慎或者是战术打法的“偏科”,迎击比进攻使用的更好。但这种情况在跆拳道的加时赛中是很吃亏的,加时赛的规则机制是先得分的一方获胜,然而反击迎击战术在“电子护具时代”中的得分时机相对比较滞后。所以,通过利用反击迎击战术而获胜的机会也相对来说比较渺小,主动进攻战术且战术使用的合理,通常会把握时机一击命中,从而获得比赛胜利。

2.5 跆拳道加时赛技术动作使用情况分析

跆拳道的技术动作多种多样,但在加时赛中如何去选用这些技术动作?是选用隐蔽性高的、启动速度快的,还是选用技术难度大的?在加时赛中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选择在比赛结果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加时赛中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使用情况加以分析,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跆拳道比赛加时赛中,推踢和前横踢是运动员选择使用率最高的主要得分技术,推踢技术的使用率和得分比例分别为24.1%和28%,前横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分别为27.3%和25%横,占主导地位。随之的使用情况分别为后踢的22.1%、下劈的7.7%、直拳的6.9%、双飞的5.5%、后踢的3.3%、后旋踢的3%。由此可见,大多数运动员在加时赛中大多选用的技术动作是以隐蔽性高、启动快为特点的技术动作,而那些动作幅度大和高难系数高的动作即不容易控制,又容易被对手发现,反而在运动员眼中成为了鸡肋的存在,从而基本都不愿意去使用。

2.5.1 加时赛中推踢的使用情况 跆拳道的推踢技术分为进攻推踢、迎击推踢和反击推踢。从拳道比赛加时赛中推踢的使用频数、成功次数和得分情况可知,在最后的加时赛中,运动员面对3种推踢技术的使用情况还是存在着不同的选择和见解的。总体看来,在使用腿踢技术时,运动员最常选择的是进攻推踢和迎击推踢,反击推踢的使用率相对而言较小。在得分方面,推踢技术主要靠进攻推踢和迎击推踢得分较多,本次预赛中运动员使用反击推踢的得分为0分。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放心大胆地使用推踢技术得分,一方面用来进攻得分,另一方面用来迎击对手得分。在观察录像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运动员在加时赛或是整场比赛中不经常使用反击推踢,这与运动员日常训练的战术和比赛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5.2 加时赛中前横踢的使用情况 因为前横踢技术就其他技术而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简单、最高效的技术,所以在跆拳道比赛里,前横踢技术也就成了使用情况最多的技术动作。前横踢的隐蔽性、启动的快速性决定了它在加时赛中也能大放异彩。根据前横踢在本次预赛加时赛中的统计使用情况可知,在跆拳道加时赛中,运动员使用左腿前横踢的20次远大于使用右腿前横踢的8次,成功率也远远高于右腿前横踢次数69%的10%。统计发现,实战比赛中的“偷袭”战术,打对手以措手不及和猝不及防,在加时赛中不失为一个得分利器。

表1 跆拳道加时赛中技术动作使用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在“电子护具时代”加时赛中大多运动员是通过主动进攻得分获得胜利,部分运动员是通过对手犯规裁判的判定而获得胜利。运动员在战术安排上运动员大都喜欢掌握主动权,不想被动防守反击,通常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防守迎击战术为辅助。

3.1.2 在跆拳道比赛加时赛中,运动员大多选用推踢和前横踢这类隐蔽性高的、启动速度快的技术动作作为主要得分技术。

3.2 建 议

3.2.1 运动员日常训练 运动员在加时局要继续采用前腿推踢的技术动作,利用推踢的技术特点破坏对手重心、节奏、距离等,抓住机会一击制胜,不要总想通过单一的横踢直接得分,从而赢得比赛。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对加时赛中以“一腿定胜负”的手段加以重视。

3.2.2 训练战术制定与安排 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可以加强技战术的制定与安排,多模拟加时局的比赛练习,增加临场反应能力,结合运动员自身优势和战术特点按照教练的计划要求去做,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运用“金腿制胜”的能力。

3.2.3 战术的训练方法 掌握合理的训练方法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教练员可以多加重视与加强进攻战术的训练,加强攻进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不要只用单一的站式或是单凭一条腿。

3.2.4 直拳技术的运用 直拳技术在当今比赛中的风靡兴起并普遍被使用,但在加时赛中单靠直拳取胜却并不那么常见。尽管如此,运动员在训练中也应加强直拳技术的练习,熟练掌握直拳技能,在比赛场上灵活运用实践,将直拳作为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

3.2.5 技战术的创新与应用 充分利用规则和场地的变化,加强创新意识,各运动队运动员探索出加时赛得分的突破口,可以尝试创新出前卫的、更有助于运动员得分的、充分利用规则漏洞的、新鲜好学的打法让运动员去多加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猜你喜欢

护具技战术跆拳道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跆拳道奶奶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嘻哈跆拳道
岸上容易水里难
跆拳道电子护具改革对实战比赛观赏性提升研究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护膝紧身裤并非运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