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职校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2018-04-23李国文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优秀率男女生职校

李国文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5)

新时代社会在变革,国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代也赋予了学校体育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提出的学校体育目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预示着学校体育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健康第一”的理念一直是国家强调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青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再是仅仅关乎个体成长及工作的基础,而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体人口质量的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感受新时代带给他们的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快感的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却呈现下降趋势,令人担忧。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要求继续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目标都是为了在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广东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省,每年有近60万的职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已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以落实好“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使其充分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带动广东省职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推动广东省职业学校体育教改和发展,为建设具有沿海开放城市特色的职业教育示范大省尽绵薄之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时代背景下职校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以广东省4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计5 627名学生(N1=5 627,男生3 187名,女生2440名)。为保证调查问卷的较高回收率,利用微信平台向4所职业学校发送问卷,共发送教师问卷20份(N2=20),学生问卷814份(N3=814),回收的有效问卷率都达到了100%。

1.2.2 测量法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为测量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省职业学校体测数据综合调研

2.1.1 总体成绩等级分布情况 抽取4所学校共计5 627名学生体测数据,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版)对比分析。(表1)

表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测试项目一览表

从4所学校体测成绩结果等级分布来看(图1),总体水平以及格率占总人数的比例最高,达到55.38%;良好率所占总人数最低,达到8.55%;优秀率为17.97%,不及格率为18.28%。4个等级分布总体呈现局部失衡的状态,总体的及格率为81.72%。

2.1.2 男女生成绩等级分布情况 从图2可见,总体女生体测成绩比男生好,优秀率、良好率男女生比率接近,及格率女生比男生高近6个百分点,不及格率女生比男生低近6个百分点。

图1 4所学校总体体测成绩等级分布图 (N1=5 627)

图2 4所学校男女生体测成绩等级分布图 (N=5 627)

表2 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调研统计分析表N1=5 627,男=3 187,女=2 440

图3 男女生身体形态BMI等级分布图

图4 身体机能肺活量男女生等级分布图

表3 学生身体素质调研统计分析表 N1=5 627,男=3 187,女=2 440

2.2 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调研

2.2.1 身体形态、机能测试成绩结果与分析 广东省职校生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指标平均指数,与2014年全国学生(以17岁学生为对比样本)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从表2的数据分析,广东省职校生身体形态和机能2项指标与全国学生平均值相比,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比全国学生平均值要低,但BMI都在17~24正常范围之间;在肺活量方面,男生平均值低于全国学生值,而女生平均值略高于全国学生值,但都属于及格范围,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BMI指数是衡量人体形态是否正常、偏瘦或者肥胖的一个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个体的健康状态。由图3男女生对比等级分布图来看,男女生形态总体健康状态是比较接近的,男生在低体重指数上占到6.3%,比女生的3.9%要高。

从图4数据分析,4所学校女生的肺活量状况比男生要好,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男生高很多,而不及格率男生却比女生高。影响肺活量指数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的大小及胸腔肌肉发达程度弹性等因素有关。同龄的在校男生外形胸腔是比女生要大,而且参与对抗性运动的项目比女生要多,本应肺活量指数比女生要高。形成现今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男生生活作息的自我约束力越来越差,手机不离手、吸烟、通宵上网吧者居多,课余参与有氧运动的人数减少,造成肺功能下降。

2.2.2 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结果与分析 从表3的数据分析可知,广东省职校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与全国学生平均值相比,只有坐位体前屈男女平均成绩比全国学生值要高;耐力跑男女平均成绩比全国学生值都要差,而且是不及格水平;男生在短跑和立定跳远成绩要低于全国学生值,而引体向上高于全国学生值,但属于不及格水平;女生在短跑和立定跳远成绩要高于全国学生值,而仰卧起坐低于全国学生值。

从表4具体数据分析得知,(1)50m短跑是反映机体起动、快速反应、协调性及无氧代谢等能力的项目。短跑项目是5项素质中成绩最好的一项,男女生的不及格率都较低,为7.3%和8.9%,男生的优秀率比女生高,达到了20.6%,说明女生短跑能力差于男生。(2)立定跳远是反映机体下肢爆发力、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等能力的项目,男生不及格率比女生高出较多,达到了22.5%,女生的优秀率比男生高,为11.6%,说明女生下肢力量弹跳力总体较好。(3)引体向上是反映男生上肢力量的项目,上肢要有足够的力量克服自身重量使身体向上用力的能力。不及格率达到了22.5%,优秀率只有0.6%,说明男生上肢力量较薄弱。仰卧起坐是评价女生腰腹部和髋部肌肉群力量耐力的项目。不及格率达到了29.1%,优秀率只有0.7%,说明女生腹部肌肉群缺乏锻炼没得到协调发展。(4)男生1 000m和女生800m长跑是反映身体呼吸系统机能、心血管和肌肉耐力状况的重要指标项目。长跑成绩是身体素质5项中最差的,男女学生的不及格率分别高达41.6%和33.9%,说明男女生的耐力素质都极差;(5)坐位体前屈是评价身体柔韧性的项目。不及格率男女生分别为11.7%和9.9%,优秀率分别为6.4%和9.7%,说明女生的柔韧性比同龄男生要稍好。

表4 身体素质各项等级分布表 N1=5 627,男=3 187,女=2 440

表5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调研 N3=814

表6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素 N2=20

2.3 影响中职生体质健康因素调研分析

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民众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也有质的飞跃,身体的综合素质本应要强于全国学生平均值,但实际的测试成绩却是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存在女生测试成绩普遍要比男生好的反常现象。为什么广东省职校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针对这些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和问卷调研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2.3.1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从表5分析,自身对体育无兴趣爱好、无锻炼习惯所占比率最高达38.08%,其次是学校场地设备设施不完善达31.94%,由于学业任务重没时间锻炼的达21.62%,其他4项的比率接近16.95%~19.78%。这项调研的内容主要就是影响锻炼的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就是一项场地设备设施问题,其他都可以归结为主观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内容锻炼手段枯燥无味,怕伤、怕苦、怕累、怕脏,意识薄弱,安逸享乐,没有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熏陶等因素,无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最终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向上发展。

2.3.2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从表6数据分析,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及家长对体育不重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最大因素达到70%,其次是职业学校对专业技能过度重视,而忽视体育课占到65%,缺乏社会群众体育锻炼氛围占55%,学校体育政策制度的不健全占50%,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因素分别占35%和25%。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学生及家庭因素影响之大,并且在新时代日趋发展成熟的社会体育氛围本应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一优势却没有在学校体育中展示出来。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广东省职校生体测数据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优秀率17.97%,不及格率18.28%,总体的及格率为81.72%,即广东省职校生体质测试成绩合格率仅为81.72%。要想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3.1.2 广东省职校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总体测试成绩不够乐观,各项目的平均值最好为及格等级水平,男女生的长跑和男生的引体向上项目均为不及格等级,各项目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反映男女生身体耐力和身体上肢力量及腰腹部力量的项目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3.1.3 总体女生的体测成绩比男生强,不及格率女生比男生低近6个百分点,优秀率良好率女生都比男生稍高。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公共教育等投入发展增长快速时期,常态下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比女生强的状况已打破,现今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值得我们反思探究。从性别差异分析,青春期男生的身体素质应强于女生的,为何造成这种状态,原因主要有:(1)职校女生的综合素养较男生强,自我认识、自我要求也较高,在对待考试态度上积极认真,男生随意性强;(2)女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好,敢于挑战不退却,男生好面子缺乏勇于进取的精神。

3.1.4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细化原因主要归为:(1)主观因素,学生个体对体质健康的认识;(2)客观因素,家庭体育氛围的缺失、社会体育价值观的扭曲、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在现今优越的生活环境下,普遍学生却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意识薄弱、安逸享乐、“体育无用论”观念在学生中流行,自然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就怠慢,缺乏精神层面主动从事体育锻炼的心理动机;在 “中国式”的家庭中,父母亲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不多,自小能生活在良好体育锻炼氛围的学生就微乎其微了,家庭缺乏对孩子体育锻炼的正确引导;在社会方面,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体质,自1995年国家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政府对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之大并没有对学校特别是职业类学校学生群体产生多大影响,职业学校突出的教育特色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打造,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改革创新与社会市场需求同步,而学校体育教学范畴却囚禁于学校内部脱离了社会;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目标、模式、社团及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没有职业学校体育特色,如何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有效进行职业体能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是今后学校体育课程创新重点。

3.1.5 学校层面上对体育工作的忽视和轻视,运动场地的不足,也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学校政策执行力的缺失、相关体育制度的不健全、体育教师思想意识的消极、过度的安全防范使体育教师失去对体测工作积极热情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2 建 议

3.2.1 提高学校重视力度,完善体育工作提高学校的重视力度包含以下2方面。(1)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要摒弃“重智轻体”陈旧思想,要开足体育课,不随意占用体育课和体育场地,体育场地设施设备要补给完善,体测仪器更新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2)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及成效。因此,对体育教师培养、业绩考核、晋升与奖励、专业培训等制度与措施要执行到位,以激励对体育工作的热爱。

3.2.2 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提升锻炼效果要打破传统的枯燥、乏味以竞技技能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手段, 凸显以“愉悦身心、强健体魄、锤炼意志”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理念,进行教改:(1)实施体育选项课程,涵盖三大球类、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但每堂课必须穿插不少于15min的身体素质练习,以保证体测身体素质锻炼的实施过程;(2)把体育教学工作延伸到体育课程之外,丰富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以促进全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平台,身体素质与体育技能技巧共同提高;(4)增设健康理论课程,在各学校进行健康卫生与心理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保健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使体测工作的实施落实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相结合形成常态。

3.2.3 建立四位一体体系,促进体质健康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是每一位家长所关心关注的,但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却似乎疏忽了,这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之一。职业教育已是学生在校的最后教育阶段,进入社会面对竞争的压力,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之外,健康的体魄更是职业发展前景的根本。因此,使学生家长认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督促自家孩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或形成“家庭式体育锻炼”氛围,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全民健身体系,更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3.2.4 利用智能手段,监督学生锻炼 在当今信息智能化时代,手机不离身已是学生校园生活常态,针对这种现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建议学生下载跑步App软件管理系统,规定学生每天 跑步或健步走的运动量、路线和时间等,在规定的时间段反馈信息,并与体育成绩评价结合,科学化的监控可督促学生自主运动,激发锻炼热情,保证每天锻炼1h,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优秀率男女生职校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提高中考体育优秀率的策略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人生优秀率
关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分体制的思考
学校费心防早恋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