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芯片”剖析
——以广州市区为例

2018-04-23古峻安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模因骨干教师芯片

古峻安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大敦中学,广东 广州 51134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芯片”对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调查

广州市体育教研会汇聚各个区的体育骨干教师。调查显示,广州市体育骨干教师成员男女比例在2∶1左右,98.33%的教师已婚;30~40岁的体育骨干教师占63.33%,这与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大致吻合。但30岁以下的骨干教师只占6.67%,如何加强年青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应值得思考。教龄各个阶段的比例:6~10年、11~20年的比例分别占到31.67%和45%。骨干教师本科学历占80%,研究生学历学位占20%,也反映广州地区体育骨干教师趋向专业学历进修。师范性大学毕业人数比例达到53.33%超过专门性体育院校比例38.34%,师范性大学仍是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主要专业人才的输出口。98.33%体育骨干教师专职于体育教学岗位,扎根于体育教学,兼行政人员的比例达23.33%,显示部分骨干教师倾向中层方向发展。

2.2 体育骨干教师队伍结构

基于广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养理念,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结构,体育骨干教师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芯片”。体育骨干教师作为“芯片组”的一部分具有较为完善的独立整体。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不同,有着不同的芯片类型,如教学能手类芯片、管理类芯片、科研类芯片、训练类芯片等。“模因”是“芯片”在教师队伍的“集成电路”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传递和繁衍体育价值观与世界观,实现进步的基本单位。区级骨干教师与市级骨干教师、名师不断交互,通过优胜劣汰,将自身模因优化。(图1)

图1 广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结构

2.3 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路径的“芯片”分析

广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路径是“芯片技因”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4个阶段。

2.3.1 磨炼阶段 磨炼阶段,大概在骨干教师培养2~3年。此阶段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科研经验、训练竞赛经验,并获得学校或小范围(邻校间)的体育教师认同。在访谈对象中,89%骨干教师承担过市级以上公开课,并取得不同等级的成绩。他(她)们均表示,承担区域公开课是一个体育骨干教师成长初期的必经之路。从广州市教育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支援区”与“受援区”结对指导可知,使“受援区”帮扶对象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后备人才,并能独树一面,增大专业视野。关键在于骨干教师专业培养芯片的“主桥(Host Bridge)”(专家、名师队伍)起着主导性的功能。“芯片”的“模因”传递,会因不同的芯片环境而有所差异,因人而异,不能全方位模仿。其在“主桥”主导下,通过两者交互,优化外来“模因”传播,摆脱所处环境、条件等限制,初步有“技因”思维的萌芽。

“技因(TEME)”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莫尔教授的研究(Susan blackmore,2008)。但在本文中理解为:首先在互联网出现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模因制造者;在不同条件中,摆脱不同的模因控制而独立成长;通过传播模因的基础,跟随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的“技因”来进行教师专业培养。

2.3.2 初露头角 “芯片”成型阶段的4~6年,根据个人教学水平、科研爱好及训练心得体会,承担较高等级的教学优质课例、论文评选及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这一阶段形成个人的特色,寻找个人专业持续成长的“技因切点”(学科视角),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初步的“芯片技因”。

教学语言从聚集式思维、发散式思维逐渐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发现式转变成为专业培养的“南桥芯片(大数据信息处理及细化)”的主要部分。为挑战省级、国家级等高级别公开课、比赛而准备,体现有价值的课堂。尝试各等级课题申报、论文评比等。例如,围绕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的论文《“符号 逻辑 意义”不同体育学习层次的划分》《区域非均衡发展下体育教师运动训练专项研修模式的研讨》等都体现技因的问题性与实践性。

2.3.3 飞跃阶段 根据个人学习理念、能力等而不同,进入个人专业成长“技因”培养阶段,多为骨干培养5~10年。骨干教师获得较为突出的区域层面教学成绩、训练成绩或者一定的论文写作基础,并获得高一级范围(区级、市级)体育教师的认同。

由于体育骨干教师所展现的特长不同,“切入点”也不尽相同。骨干教师培养路径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电路,如同解放军不同的兵种培养,体育骨干教师也存在兵种类型:“陆军”是以体育教学特长而进行启发式的自我创新培养,是最大的基础兵种;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培养的主类型。

部分体育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工作,还承担学校行政管理,兼任德育主任、教导主任等,面对着上级部门、学校、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因素,如同海军战队在远洋执行公务时,面对天气、大洋等不确定因素;需要他们具有快速、果断、正确地处理管理业务及复杂的人际交流。

体育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以及与教学实践相融合。体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再是单一的路径,有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空间,如同空军战队,有着独立的高学历战斗机,从理论的高度俯瞰地面,并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发展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体育骨干教师如何把经验转变为理论,是骨干教师优于普通教师的关键点。从2013年以来,体育骨干教师申报课题获得市级立项也逐渐增加,到2017年则增加到11项,使得专业培养路径的“芯片技因”电路集成更具有一定深度、更趋于稳定,但对 “技因”深度开发——著作专项则略显薄弱。

2.3.4 稳定期(积累期) 这个阶段大概为骨干培养8~12年,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芯片”散热关键期。平台构筑,趋于稳定发展时期,也是向学科带头人、名师等方向的发展、厚积薄发的时期。职后培养方面,以继续教育的网络远程教育、业务培训、集中研修为主。不同等级的教学成果反映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的水平,也是积累阶段最好表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芯片”须立足于《体育与健康学科专业发展标准》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基于终身学习,策划好专业化要求,订立目标;加强职业道德,熟悉骨干教师培养条件;承担育人责任与义务,加强自身学历、学术水平进修;借助区域体育团体的“模因”交互培养来优化“技因”进化。以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作为培养平台,使区域体育团体形成群体帮扶、团队合作的“技因”交互的电路平台。(1)社会体育教研团队进化思维、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教学、竞赛、科研进行交流,以创新成果学习为任务考核,促进骨干教师的自身提升学习和处理问题的速度。(2)本地域团队优化:以己为射线起点,延伸到地区事业建设。定期考核,周期轮换,推动“技因”传播的广度。(3)高学历团队优化:知识就是力量,实践就是真理,教育大学化视角团队便是激发体育教师职业规划的力量源泉。以研究生团队“高科技”的新生体育骨干教师队伍是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团队培养的“技因”资源。有23位调查对象已经获得研究生学位,占调查教师的24%。骨干教师队伍已经认同高校学历进修的“技因”培养模式。

3.1.2 广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芯片组”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基础之上,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与知识多元进化要求。“芯片技因”形成有4个阶段:磨炼阶段、初露头角阶段、飞跃阶段、稳定期(积累期)。飞跃阶段在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专业培养的“芯片技因”形成最为关键;而稳定期(积累期)是骨干教师向更高、更快、更广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奠基石。多元化的“技因”培养模式,借助教育行政部门的培养措施,借助市体育教研会、名师工作室等体育团队,以提升体育教师科研、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水平等“技因”传播与进化。

3.2 建 议

优化专业规划,发挥团队平台,加强学历进修;注重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衔接研究,实行高校与学校教师交互交流;加强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体育骨干教师“个性化技因”思维培养,推进“芯片组”资源共享;为体育教师“技因”学练、融合,为“芯片”间传播、复制、进化提供借鉴与指导。

猜你喜欢

模因骨干教师芯片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芯片会议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模因论分析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