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2018-04-23娟,陈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氧量间歇肺活量

郑 娟,陈 强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但近10年来国家体质测试数据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心肺功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时下一种耗时短、见效快的非常流行的锻炼方式,且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针对大学生长期久坐,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实施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进一步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书籍与文章并加以总结归纳。

1.2.2 实验法 选取石河子大学健康体适能公选课的28名男生,进行为期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选取与心肺功能相关的指标进行测试。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各进行1次测试,进行对比分析。(1)实验对象的选取。本研究选取了28名健康体适能公选课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前通过《体力活动前问卷表》和《AHA/ACSM健康/体适能机构运动前筛查问卷》进行筛选。要求:近3个月内身体健康,体重稳定;没有规律的运动习惯;没有任何病史。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s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s

受试者信息年龄/y身高/c m体重/k g V O 2 m a x /(m l/m i n/k g)1 9.0 0±0.6 7 1 7 1.8 9±5.8 4 6 6.6 7±6.8 7 5 7.7 4±1.3 0

(2)主要测试仪器。机械式身高计、香山电子秤、Monark功率自行车、polar心率带、高精度数显电子肺活量计和鱼跃YX303指夹式脉搏血氧仪。

(3)实验处理与控制。对测试对象进行为期4周每周3次的周期训练,训练时长为每次15~25min,训练安排在健康体适能公选课学生的课余时间,时间为每周一、周三、周五,1周为1次循环。通过firstbeat心率监测系统监测训练强度,实验的监控由本人实施,实验组前测、后测都分别在同一时间进行。

(4)训练计划。本研究主要参照由Neila Rey出版的《30 days of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然后制订训练计划。

(5)训练内容。本实验使用名为“Tabata训练”的体重循环训练的方法。Izumi Tabata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出在抗阻力自行车上全力骑行20s,然后休息10s,并且重复8次,便可产生最佳的脂肪燃烧和增强心脏功能的效果。因此把重复8次,每次训练20s则休息10s的任何强度的训练都称为Tabata训练。

(6)实验流程。随机选取石河子大学28名健康体适能公选课男生,测试身高、体重、年龄、肺活量、安静心率,使用Monark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摄氧量。对比4周HIIT训练前测试的和4周HIIT训练后测试的最大摄氧量、肺活量、安静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与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与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P<0.01表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训练前VO2max为57.74±1.30mL/min/kg,训练后为58.59±1.17mL/min/kg。训练前和训练后测试者的最大摄氧量虽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4周训练前、后最大摄氧量增幅约为1.5%。这说明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Macpherson对23名足球运动员进行2周每周6次的大强度间歇训练取代正常训练,对比发现,大强度间歇对VO2max有少量收益(3.1%±5%),因此认为HIIT对提高VO2max具有一定价值。Stangier的研究结果显示,HIIT对优秀运动员的VO2max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通过8周的训练,VO2peak提高了17%,并且还提高了耐力、冲刺能力及训练后的恢复能力。Esfandiari对未经训练的12名男青年进行HIIT与MCT训练,发现VO2max分别提高了4.5±8.98mL/min/kg和1.8±7.93mL/min/kg。Upadhyay对普通大学生进行HIIT训练,结果显示,最大摄氧量上升幅度为11%,证明对普通人群而言,HIIT的训练更有效。总之,HIIT能够显著提高VO2max。HIIT采用的是重复性高强度与低强度(或者休息)的脉冲式运动,因此,HIIT对机体的刺激也是呈脉冲式。

2.2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肺活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训练前的肺活量为3 573.83±129.66mL,训练后的肺活量为3 670.28±111.12mL,训练后肺活量比训练前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肺活量是重要的肺功能指标,经过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训练前后受试者的肺活量提高了约2.6%。因此可以认为,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显著地提升受试者的肺功能。肺活量是限制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广宁对18名健康普通男性大学生进行每周3次,持续8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结果显示,在肺功能方面,受试者肺活量有显著的提高。本研究也发现,与训练前相比,受试者肺活量能够得到较显著的提升。肺活量作为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进一步说明了HIIT对于肺功能具有提升作用。

2.3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安静心率的影响

通过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表明,受试者训练前心率测试为68.94±3.58b/min,训练后心率位66.39±3.29b/min,训练后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出现了显著性的下降(P<0.05)。本研究受试者的安静心率均是在早晨睁眼时开始测量,准确性较高。经过4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训练前后受试者的安静心率下降了约3.7%。因此可以认为,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显著提升了受试者的安静心率。

2.4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前受试者SpO2为96.28%±0.87%, 训 练 后 其 SpO2为97.00%±0.88%,通过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训练前后受试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出现了显著性的提升(P<0.05),训练前后受试者的血氧饱和度提高了约0.74%。血液携带输送氧气的能力即用血氧饱和度来衡量,一般认为,SpO2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梁崎等人设计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方案为持续2周,每周3次,共6次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平板训练,其强度以训练过程中心率达到休息心率加90%储备心率水平为标准。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所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能较好地提高受试者氧气运载的能力,训练后有氧能力的增强主要通过中枢和外周2个途径,使心血管功能提升和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在最大摄氧量方面,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最大摄氧量有所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 6,P>0.05)。

3.1.2 在肺功能方面,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肺活量(P=0.026,P< 0.05)。

3.1.3 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前后,受试者的安静心率也得到显著改善(P=0.037 3,P<0.05)。

3.1.4 在血氧饱和度方面,4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提高(P=0.0218,P<0.05)。

3.2 建 议

3.2.1 无训练基础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可以尝试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选择徒手或功率自行车都可以。但在训练完建议适当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步活动。

3.2.2 建议在进行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新颖的体能训练项目,如高强度间歇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3.2.3 非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素质,促进身体健康,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氧量间歇肺活量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
轻松测量肺活量
660MW机组锅炉氧量测点安装位置对正确测量的影响分析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