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prime的英语专业学生语块加工模式研究❋

2018-04-21崔艳嫣

外语与翻译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水平语块错误率

崔艳嫣

范 杰

聊城大学

1.引言

语块是指具有一定结构表达一定意义的多词单位。在交际过程中,本族语者广泛使用语块。Nattinger&DeCarrico(1992)认为语言的流利程度并非取决于学习者掌握了多少语法规则,而在于他们储存的语块的数量及其使用的熟练程度。语块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使用能力与学习者英语水平呈正相关(黄瑞红2007),是衡量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Cortes 2004)。因此,采用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开展语块加工模式研究对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背景

频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英语本族语者对语块频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二语学习者加工语块时也具有频率效应。Siyanova-Chanturia et al.(2011)的眼动实验表明,本族语者和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对高频语块的加工速度显著快于低频语块,而频率因素对低水平学习者的影响并不显著。Valsecchi et al.(2013)的实验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本族语者对高频语块的阅读较之于低频语块具有显著优势,但低水平学习者对不同频率语块的加工并没体现出频率效应。Bod(2001)的在线判断任务发现,被试对高频三词语块的处理速度比低频语块速度更快。Sosa&MacFarlane(2002)和李红、缪道蓉(2009)发现高频语块更倾向于以整体形式储存在心理词库之中。桑紫林、张少林(2013)利用DMDX进行实验,发现语块在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中都具有显著的频率效应,且高水平组的语块加工频率优势更加显著。

语块语义透明度(semantic transparency)指语块语义由组构语块的词汇语义的推知程度,能够推知的语块为语义透明语块,反之则为语义不透明语块。Yamashita&Jiang(2010)运用可接受性判断任务,对比英语本族语者和日语为母语的三组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对语义透明语块与不透明语块的加工情况,发现本族语者对这两类语块的加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被试仅在错误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低水平被试对透明语块的识别要比不透明语块更快更准,Wolter&Gyllstad(2011)的词汇判断启动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许莹莹、王同顺(2015)使用在线语法判断任务研究语义透明度对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语块加工的影响,发现其效应主要体现在低频语块的加工上。

以上研究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范式,对语块加工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目前国内语块研究仍集中在利用语料库进行描述和分析上,围绕语块的界定和功能、语块使用和语块教学展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数量有限,而且大多以本族语者或高水平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而针对低水平学习者语块加工模式的研究较少。此外,大部分研究聚焦于频率效应,对语义透明度及语言水平的交互效应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运用E-prime软件,通过在线语法判断任务来考察语块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英语专业学生语块加工的影响,具体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的语块加工是否具有频率效应?

2)英语专业学生的语块加工是否具有语义透明度效应?

3.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语块频率:高频/低频)×2(语义透明度:透明/不透明)×2(被试水平:高水平/低水平)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语块频率和语义透明度为组内变量,被试水平为组间变量。被试对语块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是本研究的因变量。本文只论述频率和语义透明度两个因素对语块加工模式的影响,被试水平与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另撰文论述。

3.2 被试

被试是山东某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30名学生(高水平组)和一年级30名学生(低水平组)。三年级被试平均年龄21.2岁,平均英语学习年限12.7年。一年级被试平均年龄18.3岁,平均英语学习年限9.5年。参加实验时,三年级被试均通过了专业四级考试(TEM4)且为年级中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一年级被试是刚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两组学生均为右利手,均无英语国家学习经历。为了避免性别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两组被试均为女生。

3.3 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选自Martinez&Schmitt语块表。首先由三位具有语言学背景的教师从Martinez&Schmitt语块表的前100条语块和后100条语块中分别判断出哪些是语义透明语块(有词对词的汉语翻译),哪些是语义不透明语块(没有词对词的汉语翻译)。然后,在他们做出相同判断的语块中,依据这些语块在BNC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选取其中高频透明语块(如 as a result)、高频不透明语块(如 as long as)、低频透明语块(如no sign of)和低频不透明语块(如come up to)各10条,共计40条,四组语块的平均长度和平均频率如表1所示。方差分析显示这四组语块在平均长度上无显著差异,F=0.124,P>0.05,但在语块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F=54.66,P<0.001。另选其它40条语块,将其词序打乱,造出40个非语块词串,作为实验材料中的干扰项。最终,本实验材料由以上5类共80个刺激词串组成。

表1 四类语块的平均长度及频率

3.4 实验过程

实验在安静的教室里进行,在线语法判断任务编程在一台装有E-prime 2.0的电脑上,被试依次独自完成实验。实验材料通过E-prime软件随机逐个呈现。实验前,我们给被试集体讲解了实验程序,确保每位被试了解实验过程。在正式实验之前有10个练习项供被试熟悉实验流程。每个刺激项目的流程如下:首先在电脑屏幕中央呈现指示语界面,了解实验程序后按“Q”键进入练习阶段,然后电脑中央呈现一个红色“+”号注视点(字号28)1000毫秒,提醒被试注意。接着呈现一个刺激项目(黑色,字体 Times New Roman,字号 18),被试需快速判断该刺激词串是否是正确的语块,并通过键盘上相应的按键迅速做出反应,正确按“J”键,不正确按“F”键。被试做出反应后,实验自动转到下一个刺激项目。被试对每一个刺激项目的反应时及判断正误情况均通过E-DataAid自动记录并保存在电脑上。

4.研究结果与讨论

统计数据时,所有错误的反应以及所有反应时小于400毫秒或大于4000毫秒的数据均被剔除,超出被试平均反应时±2.5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也被剔除,最终剩余高水平组数据20组,低水平组24组。两水平组被试判断四类语块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被试加工四类语块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对表2中反应时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被试水平主效应显著,F=15.028,P <0.001;频率主效应显著,F=51.583,P<0.001;频率与透明度交互作用显著,F=4.129,P=0.044,P<0.05,这说明透明度对不同频率语块的加工速度影响不同。此外,对错误率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只有频率主效应显著,F(1,168)=165.993,P<0.001,其余均不显著。下面具体分析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语块加工的影响。

4.1 语块加工的频率效应

表3统计了两组被试加工高频语块(含高频透明语块和高频不透明语块)和低频语块(含低频透明语块和低频不透明语块)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表3 两组被试加工不同频率语块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对表3中不同水平组语块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被试加工高频语块的速度均显著快于低频语块,t=-7.817,P<0.001(高水平组),t=-7.56,P<0.001(低水平组),且他们在高频语块上犯的错误也显著少于在低频语块上犯的错误,t=-9.269,P<0.001(高水平组),t=-10.968,P<0.001(低水平组)。表明两组被试的语块加工总体上都具有频率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两组被试在透明与不透明语块的加工上是否也分别存在频率效应,作者对表3中两组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数据分别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对高频透明语块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频透明语块,t=-7.327,P<0.001(高水平组),t=-7.8,P<0.001(低水平组),对高频不透明语块的反应时也显著高于低频不透明语块,t=-4.262,P<0.001(高水平组),t=-3.699,P<0.01(低水平组)。此外,两组被试在高频透明语块上犯的错误显著低于低频透明语块,t=-5.88,P<0.001(高水平组),t=-7.755,P<0.001(低水平组),在高频不透明语块上的错误率也显著低于低频不透明语块,t=-7.194,P<0.001(高水平组),t=-7.695,P<0.001(低水平组)。说明两水平组在对透明与不透明语块的加工时都具有频率效应。

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国内外大部分有关频率对语块加工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如桑紫林、张少林 2013;李红、繆道蓉 2009)。Wray&Perkins(2000)指出,通常人们采用分析性策略和整体性策略加工语言项目,分析性策略是通过单词和语法规则来生成和理解语言,而整体性策略则依赖于储存在学习者心理词库中的语块来理解和生成语言,整体性策略能够缩短语块的加工时间。Biber et al(2004)认为,高频语块更容易作为不可分析的词串存储在心理词库中,学习者对于高频语块可能采用整体表征策略,而对低频语块采用分析性表征。此外,事后两两比较表明被试在透明与不透明语块加工中均具有频率效应,进一步表明被试整体上对高频语块掌握更好。

4.2 语块加工的语义透明度效应

两组被试加工透明语块(包括高频和低频透明语块)和不透明语块(包括高频和低频不透明语块)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被试加工透明与不透明语块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

对表4两水平组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在透明与不透明语块的加工速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t=1.675,P=0.102(高水平组),t=-0.481,P=0.633(低水平组),且两组被试在加工透明语块与不透明语块时所犯错误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t=-0.646,P=0.522(高水平组),t=-1.663,P=0.103(低水平组)。以上数据表明两组被试的语块加工整体上不具有语义透明度效应,这与许莹莹、王同顺(2015)的研究结论不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本研究中选取的透明与不透明语块都比较简单,两水平组对他们都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的目标语块均选自较高频率的语块列表,可能是频率效应抵消了语义透明度效应。但从上表中不难发现,两水平组在透明语块上所犯的错误都少于不透明语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义透明度对语块加工具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不透明语块已经存储在记忆中,相比透明语块,其识别可能更难。此外,事后两两比较发现在同一频率条件下,高水平组在不同频率语块的错误率上不受语义透明度因素的影响,而他们在反应时上表现出的透明度效应则主要体现在低频语块上,t=2.269,P=0.035(P<0.05)。而对低水平组而言,在高频透明语块与高频不透明语块的反应时(P<0.05)和错误率(P<0.0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 t=-2.149,P=0.042(反应时),t=-2.84,P=0.009(错误率),表明低水平组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上表现出的透明度效应主要体现在高频语块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水平学习者主要以分析性加工策略加工低频语块,因此花费较多时间判断语块的合法性,从而降低了出错的几率,而他们在加工高频语块时,由于过度自信而出错几率较大。总体而言,两水平组语块加工的反应时都受到透明度的影响,且对不同频率语块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了交互效应。

张建琴(2013)指出语块越不透明,语言学习者掌握和提取他们的速度就越慢。语块习得早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语知识的影响,随着二语不断输入,知识网络节点间的连接权重加强,形成更稳定的映射关系,语块自动化处理程度不断提高,来自母语的影响逐渐减小,透明度效应会逐渐不明显。但有趣的是,本研究低水平组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高频语块上,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低水平组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即他们在加工低频语块时只关注语言形式,而不注意意义,而加工高频语块时他们同时关注形式和意义,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我们推测语义透明度对英语学习者语块学习开始阶段具有较大影响,随着语言学习经验不断积累,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

5.结论

本研究通过在线语法判断任务发现英语专业学生语块加工具有频率效应,随着语块频率的增高,加工优势越明显;语义透明度对英语学习者语块加工具有影响,语义透明语块更易习得,频率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交互影响。Ellis(2002)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想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种语言,必须利用储存在学习者记忆中的语块等语言范例,语块在语言使用中的频繁出现会提高二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训练和巩固语言技能。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增加语块的输入量,教师在解释单词时辅以语块知识,给学习者创造更多接触语块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块意识与敏感度。此外,编写教材时应充分利用频率和语义透明度效应,考虑语块的复现率,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二语词汇知识网络。诚然,本研究还存在存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比较少,且全是女生,实验材料较简单。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研究对象,编制更复杂的实验材料,也可采用眼动技术、ERP、fMRI等研究手段,对不同类型学习者语块的心理表征与加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期加深对语块加工模式的认识,为英语教学服务。

Biber,D.,Conrad,S.&Cortes,V.2004.If you look at...:Lexical bundle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textbooks[J].Applied Linguistics(25):371-405.

Bod,R.2001.Sentence memory:storage vs.computation of frequent sentences[P].CUNY Conference on Sentence Processing,Philadelphia.

Cortes,V.2004.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3):397-423.

Ellis,N.C.2002.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A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4):143-188.

Nattinger,J.R.&DeCarrico,J.S.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yanova-Chanturia,A.,Conklin,K.&van Heuven,W.J.B.2011.Seeing a phrase“time and again”matters:The role of phrasal frequency in the processing of multiword sequenc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3):776-784.

Sosa,A.V.&MacFarlane,J.2002.Evidence for frequencybased constituents in the mental lexicon:Collocations involving the word of[J].Brain and Language(2):227-236.

Valsecchi,M.et al.2013.Advantage in reading lexical bundles is reduced in non-native speakers[J].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5):1-15.

Wolter,B.&Gyllstad,H.2011.Collocational links in the L2 mental lexicon and the influence of L1 intralexical knowledge[J].Applied Linguistics(4):430-449.

Wray,A.&Perkins,M.R.2000.The functions of formulaic language:An integrated model[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0):1-28.

Yamashita,J.&Jiang,N.2010.L1 influence on the acquisition of L2 collocations:Japanese ESL users and EFL learners acquiring English collocations[J].TESOL Quarterly(4):647-668.

黄瑞红,2007,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增强词的语义韵研究[J],《外语教学》(4):57-60。

李红、缪道蓉,2009,频率和语言水平对公式化语言整体加工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5):124-128。

桑紫林、张少林,2013,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块认知加工优势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36-41。

许莹莹、王同顺,2015,频率、一致性及水平对二语语块加工的影响[J],《现代外语》(3):376-385。

张建琴,2013,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J],《外语界》(5):76-85。

猜你喜欢

低水平语块错误率
科技汉语语块的类型和特征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低水平PEEP通气模式在肥胖患者围术期低氧血症中的应用效果
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