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国府为明武宗 “第三朝廷” 的猜测

2018-04-20杜春阳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

杜春阳

摘    要: 于宣府营建的镇国府,是明武宗时期一系列政治势力斗争的产物,也是武宗借以北巡的重要领导机构和行宫。其作为一个由皇帝本人垂直领导的机构,由边将作为骨干,有“统筹边防军务”和“流动控权,处理国家重大政治事务”等职能。武宗在镇国府期间,一方面遥控内阁,一方面直接领导军队加强北境边防,使其摆脱了文官集团的干扰,又能制衡握有兵权的宦官。而在武宗死后,镇国府迅速被撤销和拆毁。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了,镇国府,可能为明武宗时期,继“豹房”这个“第二朝廷”之后的“第三朝廷”。

关键词: 明武宗    镇国府    宣府    第三朝廷

一、朝廷和“第二朝廷”

朝廷是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明代的朝廷自然是指紫禁城,或者更具体的说是乾清宫。

而“第二朝廷”,则是指“豹房”。自从刘瑾等人的“政变”之后,朱厚照作为一朝皇帝几乎完全倾向了宦官、权贵势力。这就使得一个由皇帝、大宦官及各权贵势力结成的权力中心在豹房出现。通过上述分析,李洵先生指出:以“朱厚照为首组成的‘豹房公廨实际上是‘第二朝廷。”[1]

二、镇国府设立的诸情况

(一)镇国府的设立和沿革

明武宗时期,称“镇国府”的有两个地方。其一是由“太平仓”改建而来的府宅,其二是在宣府设立的行宫。这两个地方都与边军有关,下面分别讨论。

1.由“太平仓”改建的“镇国府”

太平仓遗址,现在为太平仓胡同,在北京地安门西大街以南,西起西四北大街,东至西皇城根北街,因明代在此建太平仓而得名。有学者考证,太平仓在“明成化二十二年十月以前,是已故‘广平侯袁宣宅,是年十月,袁宣妻为袭袁宣之侯位,请求‘献宅建寺获准。于是将袁宣宅改建为皇家寺庙,名永昌寺。永昌寺仅存在20多年。明武宗时,将寺改为内府储存石料的仓库,即新石厂,到正德五年(1510)六月,明武宗亲自赐名为太平仓,这是该地成为太平仓之始。仅过了一年多,正德六年十一月,又将太平仓赐予永寿伯朱德为私第。过了不到两年,正德八年三月,再次将永寿伯朱德私第改建为镇国府。”[2]正德八年改建的“镇国府”,是用来“处宣府官军”[3],即安置从宣府、大同进京的边军的。这一点可以从陈鹤的《明纪》[4]和谈迁的《国榷》[5]中得到印证。明世宗继位后,于嘉靖元年将镇国府重新改为太平仓,隶属于户部管理,直到明亡。

清代,太平仓先后改为承泽亲王府,庄亲王府。20世纪20年代,天津军阀李莼、李馨兄弟从溥绪手中购得王府,后来拆毁。[6]1965年定名为太平仓胡同,其址现为公安局机关占用[7],市第一五六中学设此[8]。

由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由“太平仓”改建的“镇国府”实际上是安置入京边军的场所,不是本文所指的最高权力中心,故而本文谈论的“镇国府”,并不指此处。但又军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国榷》曾记载“(武宗正德十六年)毁西市关镇国府及宣府行殿”[9],可以知道太平仓和宣府两地的“镇国府”几乎同时被毁。太平仓和宣府两处的“镇国府”都与边军有很大关系,又都被明世宗视為明武宗一朝的弊政而一同毁弃。可能这两者在职能上有某种关联性,本文不作讨论。

2.在宣府建立的“镇国府”

《宣府镇志》载:“镇国府,正德十二年建,即行宫。嘉靖祊拆售官民家。”[10]

又陈建记载:“初,江彬劝上于宣府治行宫,越岁乃成。縻费不可胜计。复辇豹房,所贮诸珍玩及廵游所收妇女实其中。上甚乐焉,毎称日家里。还京后,数数念之不置。上厌大内,初以豹房为家,至是,更以宣府为家矣。”[11]

《明史·江彬列传》:“十二年八月,(武宗)急装微服出幸昌平,至居庸关,为御史张钦所遮,乃还。数日,复夜出。先令太监谷大用代钦,止廷臣追谏者。因度居庸,幸宣府。彬为建镇国府第,悉辇豹房珍玩、女御实其中。”[12]

在宣府建立的“镇国府”,是江彬为武宗巡幸宣府而建的一所行宫,大概耗时一年才建成。正德十二年九月在宣府期间入住,武宗将这里视为“家里”。但是,武宗死后不久,宣府的“镇国府”就被拆毁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宣府建立的“镇国府”,是明武宗较长一段时间处理政务的地方,发布最高命令的地方。故而,本文讨论的“镇国府”是指此处在宣府设立的“镇国府”。

(二)镇国府的职能及武宗的主要活动

1.统筹边防军务

武宗以“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身份发布命令,表达他要亲自巡视北方,处理边防危机的决心。

第一,“(正德十二年九月壬辰)上驻跸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所至以钧帖行之”。[13]通过给自己加大将军的封号和规定用钧帖来发布命令的手段,武宗越过了多个部门,直接对军队行使领导。

第二,正德十二年十月,驰援应州总兵王勋,与小王子大战五日,称“应州之役”。[14]

上述武宗的圣旨和行动,说明了镇国府是武宗处理北方边镇防务的重要机构,说明镇国府具有统筹边防军务的职能。

2.流动控权,处理国家重大政治事务

武宗出关北巡,虽然主要是处理军务,但是仍对专制权力牢牢掌握。一方面,他将居守大权和便宜处理国事之权交付到杨廷和等内阁大臣手中,保障了政府日常的正常运行和京师秩序稳定;另一方面,他又要求阁臣们:“每日司礼监发下在京、在外各衙门题本、奏本,俱要一一用心看详,拟旨封进,奏请施行。其奏有军机紧急重大事情,该用官军钱粮、器械、火防、符验等项,尤要详加审处,拟旨封进,听司礼监一面奏闻定夺,一面发下各该衙门依拟议处,毋致迟滞误事。”[15]

3.服务武宗,满足其个人娱乐需要

武宗在宣府期间,以江彬为首的佞幸之辈极力满足武宗的娱乐需求,花样迭出。因此说,镇国府还有服务武宗,满足其个人娱乐需要的职能。

(三)镇国府的人员构成

1.皇帝—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

武宗本人在镇国府期间,是以“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头衔来发布命令,进行活动的。武宗的这一做法,从形式上看,“朱寿”成了武宗派出的北巡将领,全权处理边防军务。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武宗作为皇帝,仍执掌全国军政大权,处理天下政务;而“朱寿”作为将领,即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执掌北方防务,处理北巡军务的局面。明武宗一人而身兼两套牌子,使得镇国府人员构成从形式上看,有皇帝和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两个等级的成员,但事实只有一人兼任的局面。

2.边将

江彬、许泰等作为边镇的将领,是镇国府的骨干成员。尤其是江彬,整个镇国府第的营建工作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的。另外,江彬和许泰等人身边积聚着一系列的从属将领和攀附的权贵人员,也是镇国府的重要成员。

3.供武宗娱乐的人员

三、镇国府为“第三朝廷”的推断

(一)从明武宗设立镇国府的几个可能的原因看

其一是明武宗年轻气盛,又天资聪颖,往往由自己的判断,不愿意受制于臣僚,设立镇国府可以逃避大臣的干涉,形成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朝廷”。

明武宗刚刚嗣位之时,刘健就上疏请求裁汰冗官、冗费,实际上主要是不满于新皇帝贪玩,周围都是一些画史、工匠和内臣,又狎昵内苑珍禽奇兽罢了。所以,明武宗也不以为意:“帝虽温诏答之,而左右宦竖日恣,增益且日众。享祀郊庙,带刀被甲拥驾后。”[16]

综上,可以看出明武宗因为年轻气盛而不愿意受制于臣僚,这个原因可能成为他设立镇国府的动机之一。

其二,明武宗设立镇国府,也是多种政治势力相互博弈的结果,这意味着镇国府不仅仅是一座行宫,而是有多种政治势力左右的权力机构。

明朝的政治势力错综复杂,在武宗一朝又分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内阁和司礼监这两大机构背后的政治势力即文官和宦官的角逐。明太祖朱元璋废相之后,一方面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得以解决,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另一方面,大量的政务压力加到了皇帝本人身上。于是,成祖时期设立了内阁。到宣宗、英宗时期,票拟成为并逐渐专属于内阁。由于皇帝一般遵照内阁票拟的意见批出,票拟也因此成为明代中枢决策的主要方式,而阁臣俨然成为了宰相。

虽说内阁“票拟”让阁臣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是没有皇帝“批红”的奏章仍只是一种意见,不能下发。但是,仁、宣之后,政务繁多和皇帝怠政,于是代替皇帝的“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产生了,进而有“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17]的说法。正统以后的司礼监,实质是内廷的另一内阁,司礼监掌印太监实质成了和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18]明代皇帝授权司礼监代行“批红”,与其说是要太监代为处理政务,减轻皇帝的负担,还不如说是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代表皇权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

武宗一朝,内阁和司礼监本来也应该延续互相牵制。但是武宗登基之初,内阁大臣与司礼监的太监王岳等想联手诛杀“八虎”一事严重干扰了這种平衡的局面。刘瑾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武宗无法忍受的事情:“(王)岳结阁臣欲制上出入,故先去所忌耳。且鹰犬何损万几。若司礼监得人,左班官安敢如是。”[19]武宗大怒,予以回击。一夜之间,司礼监落入刘瑾之手,内阁重臣仅剩李东阳。很快,武宗就由朝廷办公,进入了“豹房”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豹房”内部的政治势力斗争,主要是宦官和边军将领,他们的斗争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第一件大事是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平定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后,利用献俘之机,向明武宗条陈刘瑾十七条大罪,最终武宗认为刘瑾意图谋反而将之凌迟处死。刘瑾之死,一方面反映出宦官内部斗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经此事件,武宗对宦官有所忌惮。

另一件事是,“彬知宁不相容,顾左右皆宁党,欲籍边兵自固,固盛称边军骁悍胜京军,请互调操练……于是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入京师,号外四家,纵横都市。”[20]表面上看,武宗是在江彬的引诱下调边军入京的,但是分析当时武宗的近卫武装会发现一些问题。朱厚照身边的近卫武装基本上有三支:一是旧有的“侍卫上直军”,包括“锦衣卫”在内的御林军,在一起约一万人,由执掌锦衣卫的官员指挥;二是由四镇边军组成的“外四家军”,约有万人,由边军将领许泰和江彬掌管;三是由宫内太监组成的“内操军”,数不详,计也应有一二千人。[21]由此可以看出,宦官一党和边将一派在武宗身边的军力呈现一种平衡,互为牵制。后来,武宗多次巡幸宣府,甚至设立镇国府为行宫[22]久住,不能说没有对“豹房”中政治势力的担忧。

边将是镇国府为的骨干,区别于此前在朝廷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宦官集团,并且他们是从豹房中分化出来的实力派,可以抗衡宦官势力。所以,武宗主动靠近边将的行为,就使得皇权从与宦官集团的捆绑中有所松弛,而更加与边将集团捆绑紧密,必然形成另外一个权力的中心。

其三,北方地区的混乱局势,是明武宗选择设立镇国府的重要原因。

武宗一朝,小王子的进攻一直是明朝一大边患。翻阅《明史》可以看到如下的记载:

“正德元年,戊申,小王子犯宣府……冬十月丙辰,小王子犯甘肃。四年闰九月,小王子犯延绥,围总兵官吴江于陇州城。冬十一月甲子,犯花马池……六年三月小王子入河套,犯沿边诸堡。九年秋七月乙丑,小王子犯宣府、大同……八月……辛丑,小王子犯白羊口。己未,小王子入宁武关,掠忻州、定襄、宁化。九月壬戌,犯宣府、蔚州。秋八月丙寅,小王子犯固原。十一年秋七月乙未,小王子犯蓟州白羊口……”[23]正德十二年,武宗开始巡幸宣府之旅,正是在小王子频繁进攻边境重镇的时候,不能不说有一定关联。

(二)从镇国府的职能与武宗的活动看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镇国府具有“统筹边防军务”“流动控权,处理国家重大政治事务”和“服务武宗,满足其个人娱乐需要”三大职能。其中,前两项职能说明了镇国府是作为一个处理政务的地点存在的。又因为“明武宗要求在他巡行的这段时间内,朝廷的一切军国大事,都要送到自己出巡的驻辟地,由自己亲自决定才能施行。”《明正德朝政局与皇权研究》一文指出:“这就是明武宗的流动控权形式,也是豹房政治的形式”,所以“武宗所在的宣府镇,就是流动的朝廷决策机构,是第二豹房之所在。”[24]因为武宗作为皇帝行使最高决策权力,而使镇国府成为了最高权力中心,符合“朝廷”的概念,所以可以说镇国府就是“第三朝廷”。

(三)从镇国府的成员构成看

“皇帝-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的结构,形式上做到了皇帝对军队的垂直领导,再加上镇国府的骨干成员都是武将,那么,镇国府就成了一个以“总督军务武威大将军总兵官”为核心,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最高军事指挥中心。而由于一人而身兼两套牌子的做法,武宗绝对不会担心这个“武将”会叛变,从而将兵权牢牢地掌握自己手中,有效制约宦官统兵威胁皇帝。至此,镇国府就成为了一个形式上高效,实际上克制宦官集团,又能够驱使文官集团的综合的最高的权力中心,也就是“第三朝廷”。

(四)从镇国府的被撤销和拆毁看

镇国府在武宗死后即被撤销和拆毁,表面上是由于明世宗和当时的诸大臣都视镇国府为武宗一朝的弊政而予以革除的。但是,其深层原因是,在武宗死后,继任者世宗本身势力软弱且与镇国府关系疏远,这就使镇国府所依托的皇权和边将的结合即失去了皇权这一强有力的支持。以张永为首的宦官势力和以李东阳为首的文臣势力便得以反扑,而联合绞杀了江彬等边将集团,并使得紫禁城再次成为最高权力中心。

四、结语

于宣府营建的镇国府,是明武宗时期一系列政治势力斗争的产物。其作为一个由皇帝本人垂直领导的机构,有“统筹边防军务”和“流动控权,处理国家重大政治事务”等职能,以边将为骨干成员。因此可以说,镇国府,可能为明武宗时期继“豹房”这个“第二朝廷”之后的“第三朝廷”。

参考文献:

[1]李洵.明武宗和他的“豹房公廨”(下)[J].紫禁城,2009(07):33.

[2][6]陳溥,陈晴,编著.皇城遗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2:98,99.

[3][清]张廷玉,撰.明史卷1-48[M].北京:中华书局,2000.01:139.

[4][清]陈鹤.明纪卷25[M].上海:中华书局,1936.

[5][明]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88.06.

[7]《西城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1992[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12:90.

[8]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01:29.

[9][明]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88.06:3235.

[10][22]孙世芳,乐尚约.宣府镇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04:101,101.

[11]陈建,撰.皇明通纪集要[M].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

[12][16][19][20][23][清]张廷玉,撰.明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6.02:4495,2618,4432,4494,101-105.

[13][14][清]夏燮,明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9.08:488-494.

[15][清]明实录[M].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据国立北平图书馆,1967.《明武宗实录》卷,正德十三年七月丙午条.

[17][清]张廷玉,撰.明史·卷五一卷一○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106.

[18]刘宝石.明代司礼监对中枢决策之干预[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6.

[21][24]何琪.明正德朝政局与皇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