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岁汉语儿童叙事任务中(不)定指标记的习得研究

2018-04-20刘思雪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

刘思雪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作为叙述材料,考察5—6岁汉语儿童在讲述故事时标记(不)定指的名词短语形式和句法位置。结果表明5—6岁汉语儿童已经习得了各类名词短语形式和(不)定指标记的对应关系,但没有完全掌握表达各种(不)定指的的名词短语形式所要求的句法位置。

关键词: 叙事任务    (不)定指    名词短语形式    句法位置

1.引言

敘事(narrative),又称说故事(story-telling)。叙事是对时间上相互承接事件的叙述,叙事能力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语言能力。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叙事进行沟通。

在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叙事能力研究中,研究者们倾向使用个人生活故事和脚本来测试儿童的叙事能力。但由于儿童各自的经历不同,想象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若让儿童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者创编故事,幼儿所讲述的故事主题往往不同,不利于横向比较儿童的叙事能力。

20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无字图书这一载体上。无字图画故事书是一种静态载体,翻页容易,便于控制阅读的速度,提供的信息是叙述所需的基本信息,不会因为信息量太大而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儿童需要将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序的口头语言,因此对儿童看图讲述的研究可以考察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中的叙事能力指幼儿的口语看图叙述故事的能力和水平。Mercer Mayer(1996)的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在研究幼儿叙事能力上得到了广泛认可。Berman和Slobin(1994)认为从此书的内容上来说,故事长度和认知程度都很适合学龄前儿童,叙述者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叙述。同时,它还允许叙述者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如对鹿隐藏在石头后面的判断)。

叙事涉及新信息和旧信息的引入。指称引入就属于新信息编码问题,具体指新的指称对象以何种语言形式进入语篇。虽然每种语言具体的编码形式不同,但普遍的规律是:新信息使用不定指形式编码,旧信息使用定指形式编码。

定指(definiteness)与不定指(indefiniteness)是与名词短语(以下简称NP)有关的一对语义/语用概念,通常从NP指称对象的可识别性的角度定义:如果说话人在使用某一NP时预设其指称对象可以被受话人识别,则该NP是定指的,反之则为不定指。说话人一般采用不定指NP将新的指称个体(referents)引入话语,当重新提及先前已经进入话语的个体时则通常采用定指NP。

2.文献回顾

所有语言都会区分定指和不定指,但表达方式有所区别。例如英语形态变化丰富,NP的定指成分用the标记,NP不定指成分用a(n)、some等标记。Hickmann(2004)发现,不同语言的儿童在语言产出的初始阶段均不使用冠词,儿童最早使用冠词时也并未掌握冠词与新、旧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于汉语儿童的(不)定指标记习得,Min(1994)调查5名不同年龄的汉语普通话儿童的自发语料,他发现数量短语标记新个体的用法极为有限,光杆名词是标记不定指对象最主要的NP形式。Hickmann(2004)用卡通图片诱导被试讲述故事,然后统计指称新个体和已知个体时采用的NP形式和句法位置,研究发现4岁儿童在提及新个体和已知个体时都倾向于使用光杆名词。吴庄和黄荣、张政豪在《汉语(不)定指标记儿童习得研究》也采用了图片诱导法,考察3—9岁儿童在描述图片时用来标记(不)定指的名词短语形式和相应的句法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儿童较早习得了各类名词短语形式和(不)定指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句法位置标记的习得相对较晚。

3.汉语中的(不)定指标记

汉语表达(不)定指的标记主要是名词短语形式(以下简称NP)和句法位置标记。

3.1NP形式标记

第一类是数量名短语,表示不定指。如《青蛙,你在哪里?》语料中出现的“一只青蛙”、“一个小男孩”。

第二类是“指示词+数量词+名词”(指量名),表示定指。如“那个猫头鹰”、“那头鹿”。

第三类是光杆名词,在动词前为定指,动词后为不定指。例如:

*CHI:然后他们在树林里,黄蜂飞出来想来xxx他们。

*CHI:小狗爬到树上挡住了黄蜂。(XZZ,五岁男)

第四类是具有定指性质的专有名词和有领属性限制的NP形式。例如:

*INV:嗯,好,你可以开始讲你的故事了。

*CHI:Shirley和他的小狗。(CLF,五岁女)

第五类是具有定指性质的显性代词和空形式。例如:

(1) *CHI:有一个小朋友他养了一只青蛙。

*CHI:在他睡觉的时候, 青蛙逃跑了。(GYY,六岁男)

(2) *CHI:然,然后一个鹿把他带,带到了悬崖前面,(鹿)把小狗, 把小狗和小男孩都扔在悬崖里面。(MQW,六岁女)

3.2句法位置标记

汉语中一般由主语表达已知、确定的对象,由宾语表达未知、不确定的对象(朱德熙,1982)。例如在汉语中一般不会说“一个客人来了”,而会说“来了一个客人”,因为“一个客人”是新信息,应该放在宾语位置。所以儿童需要掌握不定指与宾语、定指与主语之间的关系。

4.实验

4.1研究问题

(1)5岁和6岁的汉语儿童在故事讲述任务中是否习得了各种NP形式和(不)定指之间的对应关系?

(2)5岁和6岁的汉语儿童在故事讲述任务中是否习得了(不)定指和句法位置的关系?

4.2被试

选取了5岁和6岁的典型发展儿童,每个年龄组各20个被试,男女各半。40名典型发展儿童均来自于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

4.3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文选用Mercer Mayer的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作为研究工具,该图画书的故事长度和认知程度都适合于学龄前儿童,图书描绘了小男孩和小狗一起寻找青蛙的故事,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森林里的动物(蜜蜂、鼹鼠、猫头鹰、麋鹿)。

实验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实验前主试和被试先进行几分钟自由交谈,降低陌生感,让被试尽快适应环境。然后主试向被试呈现无字图书《青蛙,你在哪里?》,并使用指导语:“这是一本图画故事书,叫《青蛙,你在哪里?》,你看着故事书,讲讲里面的故事,看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好吗?”儿童自己翻看故事书,主试开启录音笔记录儿童叙事过程中的话语。每名被试实验耗时约5分钟。

4.4语料处理

实验结束后,研究者转写被试讲述的全部故事,建立小型语料库。然后对被试指称各类角色的NP形式及它们出现的位置进行人工标注。无字图书中共出现7个有生命的角色:小男孩、小狗、青蛙、蜜蜂、鼹鼠、猫头鹰、麋鹿,但是转写后发现40名被试的叙事任务很少出现“鼹鼠”的指称,所以每组故事中统计6类角色首次进入话语时以及在后续故事中首次重新提及时被试采用的NP形式和句法位置。因此,总计每名被试有6次指称新个体和6次指称已知个体的机会。

另外,语料中出现儿童错认动物的情况,例如把“猫头鹰”说成“老鹰”,把“麋鹿”说成“山羊”、“驴”等等,这种情况也纳入我们的语料统计范围。

4.5结果与分析

首先看被试使用的NP形式。表1列出了两个年龄段被试指称新个体时所采用的各类NP形式的频数的百分比。

表1    指称新个体时被試采用的NP形式:频数(百分比)

从表中可以看到,5岁儿童在指称新个体时较多使用光杆名词(46.7%)和数量名(44.2%)。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采用数量名指称新个体的比例增长至50.8%。

表2显示两个年龄段被试指称已知个体时所采用的各类NP形式的频数及百分比。结果显示,不论是5岁还是6岁儿童,光杆名词始终都是指称已知个体的最主要形式(都在60%以上)。相反,用数量名指称已知个体的情况很少(介于3%—5%之间)。用指量名指称已知个体的比例6岁儿童比5岁儿童要高。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年龄段被试指称已知个体时采用的36例指量名中,有27例指示词用的是“那”,说明儿童至少5岁之前已经掌握“这”与“那”之间近指和远指的区别,也说明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从听话人角度考虑指示词的使用。

表2    指称已知个体时被试采用的NP形式:频数(百分比)

关于指称新个体的NP形式的分布,从表3可知在5—6岁儿童的语言里,光杆名词指称新个体时充当主语的比例在60%以上。儿童用数量名指称新个体时充当宾语的比例在60%以上。数据说明:在故事讲述类话语中,光杆名词指称新个体时充当宾语的趋势并不明显,儿童大量使用数量名充当宾语,说明5—6岁儿童还没有完全掌握主、宾语的位置和(不)定指的关系。

表3    指称新个体时被试采用的各类NP形式的句法分布:频数(百分比)

再看指称已知个体的各类NP形式的分布。表4显示,在5—6岁被试的叙事语言中,各类NP在指称已知个体时均存在明显的主语优势,表明汉语主语位置确实具有强烈的定指倾向。

表4     指称已知个体时被试采用的各类NP形式的句法分布:频数(百分比)

综合表3和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5—6岁儿童产出的多数NP形式(除数量名指称新个体充当宾语外)不论是指称新个体还是已知个体都倾向于充当主语。

5.结论

本研究发现,对于5—6岁的儿童而言,光杆名词始终是指称已知个体最主要的形式,而指量名则相对较少,这与Min(1994)的发现基本一致,即早期的名词短语形式中光杆名词占有绝对优势。同时,表1和表2的数据表明,5—6岁儿童几乎不用指量名指称新个体,也几乎不用数量名来指称已知个体,笔者认为汉语儿童至少在5岁以前已经习得了各类NP形式与(不)定指的对应关系。表3和表4的数据表明5—6岁儿童还没有完全掌握句法位置和(不)定指的对应关系,对主语、宾语在表达定指和不定指方面的分工不太敏感。

儿童在指称新个体和已知个体时大量使用光杆名词,可能是因为无字图画书的图片中同一类个体的数量大多为1(除了青蛙和蜜蜂是多个),被试可能将光杆名词当成专名使用,如“猫头鹰”、“麋鹿”。另外,同样作为NP形式标记的NP内部标记本研究没有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erman, R. A., Slobin, D.. 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A crosslinguistic developmental study. Hillsdale, N. J.:L. Erlbaum Associates,1994.

[2]Hickmann M.. Childrens Discourse: Person, Space and Time across Languages. Cambridge Studies in Linguistics.[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35(3):653-657.

[3]Mayer M.. Frog, Where Are You? New York: The Dial Press,1996:1-25.

[4]Min. R. F.. The Acquisition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by Young Chinese Children [D]. Ph. D. Dissertation.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Nijmegen,1994.

[5]梁丹丹,宋宜琪.弱智儿童故事讲述任务中指称引入的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4).

[6]吴庄,黄荣,张政豪.汉语(不)定指标记儿童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47(2).

[7]袁丽丽.汉语弱智儿童回指的话语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维秀.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促进与干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72.

[9]张放放.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6).

[10]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