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美学革命: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诠解

2018-04-20

电影评介 2018年24期
关键词:里奇现实主义意大利

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海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陷入普遍的沉思与哀痛当中。为了反映战争给社会底层人民带来的痛苦伤害,意大利影视工作者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艺术电影的创作之中,由此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作为一次全新的美学革命,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高举“将摄像机扛到街上”的伟大旗帜,让摄像机成为了冷漠叙事的旁观者,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反映现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将镜头重点对准意大利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表现出底层劳动人民因战争所导致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这类影片打破了好莱坞传统的三一律创作原则,转而采用严谨的纪实风格、平淡的情节叙事以及多维的立意空间来传递出特定时代下普通人的悲剧命运,从而完成了影片内容及形式的双重突破。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经典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由著名电影导演德西卡执导,该片也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高峰,并在多个国家引起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导演善于挖掘出普通人在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生存危机,又借助多元的叙事技巧,使得整部影片既有笑果又有泪点,同时也将战后罗马的真实生活状态全方位展现出来。影片所获得的多项大奖,证明了它在国际电影史上的突出地位,虽然收获了众多褒贬不一的评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体现出的关于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美学价值,为之后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以及新德国电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开启了世界电影史一个崭新的篇章。本文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从电影创作的形式以及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从而探讨《偷自行车的人》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带来的深刻影响。

一、以多元的叙事技巧呈现严谨的纪实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政治格局的大规模调整,也使得意大利电影重新转变原有的营销策略,倡导“将摄像机扛到街上”的口号来捕捉现实生活的真实气息,同时也对法西斯统治背景下意大利电影的虚假繁荣和盲目膨胀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为了避免法西斯的浮夸之风,降低地标建筑和英雄人物在影片中存在的过多价值,创制者转而采用更加人性化的叙事技巧来呈现出严谨的纪实风格,既凸显了意大利时代环境的复杂程度,又回归到现实最基本的生活状态。并利用平铺直叙、实景拍摄以及细节刻画等多元的叙事策略,让观影者了解罗马社会的真实风貌,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内心的共鸣,真正实现“还我普通人”的价值蕴含。

(一)实景拍摄

实景拍摄是这部电影较为显著的叙事特征,同时也是整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为凸出的美学原则。《偷自行车的人》并没有刻意营造罗马社会繁荣昌盛的虚假面貌,反而将镜头对准罗马破旧不堪的教堂、混沌脏乱的市区、无处容身的贫民窟以及吵吵闹闹的警察局。为了严格遵守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美学原则,导演德西卡致力于用真实镜头来代替艺术加工,严格按照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将摄像机投入到实景当中进行拍摄,试图勾勒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状态,奠定影片的悲剧性基调。在这部影片当中,为了使观众全面了解底层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导演运用大量的长镜头来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并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情感进行了客观化的还原,使影片在具有戏剧性的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例如在《偷自行车的人》中,主人公里奇因为找到了新工作,想用被单来赎回自己的自行车,影片的镜头跟随着店员垒砌的货物缓缓上移,以一种仰拍的视角来呈现个体人物面对生活的艰难处境;又例如在影片的开头部分,主人公里奇自身难保,却碰到了两个同样乞讨的男孩子。此处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手持拍摄技巧,通过两个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状态来反映战后给普通少年所留下的阴影和灾难;影片中里奇父子一起寻找丢失的自行车,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众多环境场景,摄影机也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将罗马的社会现状全方位展现出来。整个拍摄过程犹如行云流水,在具备真实性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的主观印象。

(二)平铺直叙

好莱坞经典电影一向强调影片要严格按照三一律原则进行创作,电影作品需要具备明显的起承转合,尤其是通过高潮来刷新观众的感官,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却另行其道,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学创作理念,即采用平铺直叙的艺术创作手段,展现个体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影片中每一段情节走向都同现实人物的生存焦虑息息相关。《偷自行车的人》同样贯彻了这一理论原则,这部电影围绕“丢失的自行车”为核心,以“寻找”为故事情节的动机和出发点,从而架构起整部片的叙事脉络。在电影中,通过主人公安东尼奥父子的寻车行动,贯穿起了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空间,从破旧不堪的批发市场到纸醉金迷的妓院场所,摄影机跟随主人公的寻找步伐来到不同的生活场景,看到了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这些个体之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深入的联系,对剧情的发展起不了任何形式的推动作用,从表面看似乎违背了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但实际上,每一段特殊的插曲,每一个精彩的配角,都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偷自行车的人》并不致力于捏造现实,反而将现实的本来面貌赤裸裸地揭示给人看,剧中所有人物的出现、故事情节的出现都是主人公里奇父子日常生活的一段小插曲,这对父子一路上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偶然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之中,并以时间的流向来展现生活的自然状态,通过众生本色和偶然事件的串接,在平淡叙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的戏剧张力,也刻意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观影效果,使观影者在感慨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时,也会对剧中人物背后的价值取向进行冷静的思考。

(三)细节刻画

《偷自行车的人》中使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特写镜头的巧妙运用也使得影片到处弥漫着真实生活的气息,将罗马社会原始的自然状态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更好地凸显出来。比较经典的电影桥段在于里奇父子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为了躲雨站在门廊之下看到一个个神学院的学生从他们面前走过的场景。儿子布鲁诺小心翼翼地跟随自己的父亲,他的行为举措时刻在发生着变化,有时候会晃晃悠悠的走在父亲的旁边,有时候又因为伤心难过慢慢的走在后面,有时候又因为父亲面上的焦容不知所措,导演通过大量的长镜头运用以及细节刻画,将主人公焦急彷徨的状态全方位的展现出来,和那些读书的孩子们相比,他们只是因为丢失一辆自行车就被生活百般折磨,在一系列的细节对比中更加彰显了普通人的心酸和无奈;同时,在躲雨这一场景中,布鲁诺因为身上布满水花受到父亲的批评,但里奇还是心疼地给儿子递过了一条手帕,这种爱之深责之切并且心事重重的复杂情绪在主人公里奇的脸上一览无余,从焦虑到心急、从心急再到失控,人物的情绪变化在故事情节的一步步推进当中得以呈现,也使得整部影片的细节描写极具视觉冲击力。另外,在这部电影作品中,出现了众多的跟拍镜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儿子静悄悄地跟在父亲的身后,这种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徘徊无助感,带有很强的悲剧韵味;在影片结尾处,没有找回自行车的父子晃晃悠悠地行走在大街上,现实终究是现实,没有戏剧化电影的运气,相反多了一份平实和淡然。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使整部影片的情节得以连贯,同时也隐藏了一份深深的无奈感,这是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惋惜,也是对现实的揭露和控诉。

二、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走向

任何电影都致力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发点,就在于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尤其是被社会所压迫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通过他们的视角以及生活焦虑当作现实的写照。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围绕主人公里奇父子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两个人物都出身于市井,同时也是二战以后经济萧条政治腐败下的产物,整部影片善于借用人物的魅力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折射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芸芸众生相。

(一)底层人物的深情演绎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十分强调真实且自然的表演状态,避免了明星模式化和标签化的表达技巧,更倾向于使用众多的非职业演员。通过演员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经历和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进行对接,主张更加生活化的表演形式,也使得众多类型影片传递出一种普遍真实的救世之态。《偷自行车的人》剧中人物都采用的是非职业演员,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本色出演。包括里奇的扮演者朗培尔拖·马奇奥拉尼都是出身于市井之间,他的工作属性和社会地位同剧中主人公的设置不谋而合,因而更容易扮演好社会底层人物的特殊身份,同时也展现出剧中人物丰富却又坎坷的人生遭遇。里奇的儿子布鲁诺在剧中乖巧可爱,懵懵懂懂,同样是从普通的群众演员中挖掘出来。剧中几位主要人物都来自于社会底层,他们更容易了解并接触到失业工人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状态,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深情演绎,具有十分浓重的纪实色彩。

(二)真实可信的情感力量

新现实主义是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电影运动,反映了电影创作者以及人民群众普遍的社会心理,具有很强的人道主义关怀。在选取人物的过程中,势必要激发非职业演员们的创作热情,从心里去接受和进入到特定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并释放出自己真实可信的情感力量。为了加强人物的真实感,塑造出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在影片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地区方言,使观众随着剧中人物进入到特定的时代场景当中;另外,这些人物由于都出身社会底层,身上也会无意中流露出底层劳动人民的市井之气,会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着不满和抱怨,却又传递出深深的无可奈何。在整部影片当中,主人公里奇被巨大的生活压力所打压,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像是被沉重的枷锁固定住,时刻流露出痛苦的情绪,还有深邃的眼神,不知所措地去寻找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因为马奇奥拉尼的精彩演出,使人物变得更加立体和丰满,又通过两代人物的真情演绎让整部影片流露出父子之间的真实情感,更具观赏价值。

三、以多维的主题立意丰富作品的价值内涵

作为二战后富有代表性的电影运动,新现实主义聚焦意大利社会的纷繁陆离以及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展现出转型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深层集体意识。《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高峰,其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个体命运悲欢离合的描述则充分践行了这一理念。在简单而又绵长的故事情节中,以多维的主题立场丰富作品的价值内涵。

(一)转型背景下的深层集体意识

《偷自行车的人》之所以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标杆,离不开它深厚的文化蕴含以及哲理意识,而这一切同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完全无法割离的。转型背景下的意大利民族,面临着众多发展问题:留守儿童前仆后继、下岗工人与日俱增、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费水平持续低下。战后的意大利就如同片中主人公所面临的社会一样,四面楚歌而又困顿停滞。在《偷自行车的人》当中,赋予了“自行车”更重要的符号隐喻,本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私人物品,却将它上升成一个家庭的生活希望。主人公里奇失去了自行车,意味着他失去了生活的武器,失去了心灵的支撑,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对这个社会的信心。导演从丢失自行车这一小的偶然性事件出发,将视角触及到战后意大利底层小人物生活的世界。影片中略带戏谑和反讽意味的空谈会议;商人和小偷之间的黑色交易;无所事事的人们找到的戏剧乐趣……都从侧面反映出整个意大利民族颓废不堪、停滞不前的真实状态,同时也表现了社会群众对这种混沌形势的焦灼情绪和渴望心理。影片中里奇寻找丢失的自行车,既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悲剧。当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相继垮台,当群众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当残存的生命被生活所威胁,随之换来的就只能是犯罪!1948年的意大利被沉重的失业现象所包围,通过一个悲剧性的故事揭示出全社会普遍的深层集体意识,逃脱旧社会,迎来新时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二)呼唤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偷自行车的人》是以二战后经济萧条的意大利社会为讲述背景,其间也表现出对底层人物生存困境的不满和叹息。整个社会被穷困的阴影所包围,迫于生计导致片中的主人公都走向了盗窃的道路。“偷自行车的人”既是指那个偷窃了里奇一家自行车的人,同样也代表了里奇自己。但我们也可以发现,里奇并不是单纯意义的小偷,他的一系列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心里的平衡,为了给家人和自己一个交代。寻车的心理动机从失望变成了绝望,又从绝望中重返坚强,最终从寻自行车的人变成了偷自行车的人,用自己的“果敢”重新换来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人性总是会在一瞬间发生突转,尤其是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下,一步步迈向罪恶的无底洞。在可怜的生命面前,所有人都成了无辜的刽子手,迫于无奈走向了与自身价值观相违背的道路。但影片最后给了里奇父子一个相对温暖的结局——被抓住又被释放的里奇,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忍不住哭泣,他用厚实的手掌紧握了儿子稚嫩的小手,用亲情化解了过去的所有罪恶。随着两个人的渐行渐远,剧情落下了帷幕,同时也引发了思考:爱和希望可以打击一个人,亦能够拯救一个人。影片最后给了里奇一个好的结局,也是在呼唤他善良一面的回归,用所谓的亲情完成了人性的救赎。

《偷自行车的人》让主人公领悟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并借助里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探讨社会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反映时代的变化发展给个体人物所造成的打击和伤害。一辆自行车既代表了社会阶层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象征了里奇乃至整个意大利民族活下去的希望;社会的残酷性让越来越多的人迈向罪恶的深渊,但影片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出了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影片以严谨的纪实风格来表现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尤其是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以及普通人物的焦虑状态,更是引发了观众的悲悯情怀,因而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当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里奇现实主义意大利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意大利面“变魔术”
新法律现实主义
我是孤独的不妨告诉你,
意大利
前人栽树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