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2018-04-16刘平辉俞斌传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耕地水平经济

程 飞,刘平辉,俞斌传,吴 佳

(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0 引言

耕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耕地的不断被占用,进而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近年来,耕地占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这使得耕地占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根据许丽丽等[1]对2000和2010年卫星数据进行遥感分类后获得的数据可知,10年间我国有大约848.1万hm2的耕地转出,其中,城镇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达到437.3万hm2;赵晓丽等[2]的研究也表明了1987年以来,建设占用耕地有持续强烈并逐步加强的趋势。耕地的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这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若是不能以得到必要的土地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可预见时间内,耕地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协调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些学者也对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7],但是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一般采取的是单一指标。本文从江西省临川区近10年来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着手,研究了临川区10年来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分布特征,构建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再运用脱钩方法探讨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剖析了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原因,提出了协调两者关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临川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东经116°03′45″~116°18′45″,北纬27°29′30″~28°15′16″之间,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与进贤接壤,地理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临川区总面积2125.72 km2,下辖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至2014年,临川区总人口110.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92万人,非农业人口35.73万人,完成生产总值323.38亿元。

本研究基于2006~2015年临川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社会经济方面相关数据来自于2006~2015年《临川区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1.2.1脱钩分析法脱钩分析法是研究2个或者多个变量之间响应关系的一种方法,本文参考国外学者Tapio等[8]及国内学者陈百明等[3]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如下脱钩弹性系数模型:

式中:In+1为第n+1年脱钩弹性系数,SPn为第n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EPn为第n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水平。本文采用国外学者Tapio等的划分方法,将脱钩弹性系数I=0.8和I=1.2作为划分脱钩状态的临界值,并将脱钩状态划分为以下8种类型(表1)。

表1 脱钩弹性系数与脱钩类型对照表

1.2.2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在利用降维把多个指标转化为数个综合指标,并用其综合评价分析对象的统计方法。其一般分析步骤为:(1)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避免原始数据的不同量纲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2)计算标准化后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3)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以及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4)确定主成分个数,计算主成分得分;(5)对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上步骤均由SPSS软件完成。

2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的时间分布特征

考虑到建设用地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和政策法规效果的滞后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以2年为一个时间段,测度了建设占用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通过对临川区2006~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历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据,并绘制折线图以直观研究其变化趋势(图1)。通过图1可以看出,临川区2006~2015年间的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虽然有波动,但在总体上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2.2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通过图2可以看出:上顿渡镇、钟岭街办、展坪乡和崇岗镇4个乡镇较为集中,所占比重达到了63.27%。利用Arcgis制作出的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分布图表现出: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北部的云山镇,临川区中部为中心城区所在地,重点建设项目较为集中,中心城区8个乡镇占比达到了69.96%,云山镇则为昌抚一体化重点区域,故占用耕地数量多于其他乡镇(图3)。

图1 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占10年总量比例变化

3 临川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3.1 构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涉及到社会与经济两大方面,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9-13],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包括经济基础、经济结构、民生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基础5个领域20个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表2)。

3.2 主成分分析过程

根据临川区统计年鉴中获得的数据,建立原始的指标变量表,由于篇幅原因,在此略过,在SPSS软件中经由Z-score方法可以得到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表(略)。再计算出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略)。

图2 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分布图

图3 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分布图

在SPSS软件中,经由标准化后的协方差矩阵计算出每个指标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从表3可看出,前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5.636%,说明前2个主成分可以描述所有变量95.636%的信息,可作为评价临川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每年2个主成分的得分,再结合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计算出2006~2015年临川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图4)。从图4可以看出,临川区社会经济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临川区通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较快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居民收入和就业率的提高,同时政府依靠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都使得临川区1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表2 临川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注:以上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2006~2015年《临川区统计年鉴》。

图4 临川区2006~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

4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分析

4.1 脱钩指标分析

根据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数据与前文得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脱钩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表4 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分析

由表4可知,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主要表现为2种,而其中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各占比50%;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图5),临川区2006~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并不稳定,呈现出波浪式变化趋势,而其中最为理想状态的强脱钩占比仅一半,可见,临川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耕地保护的态势不容乐观。

4.2 脱钩动态分析

根据图5,将临川区2006~2015年脱钩状态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2008~2011年),由扩张负脱钩转变为强脱钩。2008~2009年为扩张负脱钩状态,由图6、图7可见,每提升1个百分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会相应的增加7.46 hm2建设占用耕地,而2010~2011年则为强脱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则减少4.93 hm2,此时,两者间关系最为理想。究其原因,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政府出台了诸多的经济刺激政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了49%,大量基础设施占用了大片耕地,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放慢,导致脱钩弹性系数较大。2010~2011年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了耕地保护的力度,2009、2010年连续2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的补偿机制,2011年,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了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政策法规使得2010~2011年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明显减少。此外,前一阶段大规模基础建设和经济刺激政策的滞后效应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第2阶段(2011~2013年),由理想状态转变为非理想状态。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从2010~2011年的强脱钩变为2012~2013年的扩张负脱钩,这一阶段,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大幅增加,而社会经济水平增长较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增加了16.43 hm2。其原因主要是在此期间,临川区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项目建设,抚吉高速公路、大唐发电站、昌抚一体化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使得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但是由于项目正在施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并未立即体现,这就使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弹性系数迅速上升。

图5 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脱钩弹性系数变化

图6 临川区2006~2015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率

图7 临川区2006~2015社会经济水平对应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变化

第3阶段(2013~2015年),脱钩状态经历了由扩张负脱钩到强脱钩的转变。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减少了0.48 hm2,建设占用耕地增长率呈现出降低趋势,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则在快速提升。究其原因,自2013年后,国家相继颁发了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规程,开展基本农田的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部2014年发布的18号文,再次强调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15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央农办联合召开了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视频会议。这些都加强了对耕地的保护,减少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此同时,随着临川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这就使得脱钩弹性系数持续降低。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脱钩分析研究了2006~2015年临川区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临川区10年间建设占用耕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脱钩关系并不稳定,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其中2008~2011年、2013~2015年皆是由非理想状态转变为理想状态,2011~2013年则为理想状态转变为非理想状态;(2)临川区10年间有近半时期,脱钩状态为不理想状态,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临川区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较大。

5.2 建议

(1)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坚决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提高建设占用耕地成本,促使建设用地加快内部挖潜;同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结合信息技术,升级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耕地的监管水平。

(2)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目前临川区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仍比较粗放,浪费较为严重,集约化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过度占用耕地,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尽量避免建设项目的分散。

(3)坚持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占用耕地。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用科学的规划引导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提高对空心村的治理水平,加大废弃村庄的复垦力度。

(4)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同时可以结合临川区本身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减少耕地保护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许丽丽,李宝林,袁烨城,等.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J].资源科学,2015,37(8):1543-1551.

[2] 赵晓丽,张增祥,汪潇,等.中国近30a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1-11.

[3] 杨克,陈百明,宋伟.河北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1):1940-1946.

[4] 张文斌,陈英,张仁陟,等.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4):560-570.

[5] 孙睿.Tapio脱钩指数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8):7-11.

[6] 张勇,汪应宏,张乐勤,等.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5):71-77.

[7] 陈红蕾,彭开丽,刘超琼,等.基于脱钩理论的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4):333-338.

[8] Tapio P, Banister D, Luukkanen J, et al. Energy and transport in comparison: Immaterialisation, dematerialisation and decarbonisation in the EU15 between 1970 and 2000[J]. EnergyPolicy, 2007, 35(1): 433-451.

[9] 张志,龚健,王利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4):296-303,310.

[10] 李茂林,刘春莲,吴显春.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5,32(1):21-24.

[11] 马岚岚.河南省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度[J]商业时代,2015(10):137-139.

[12] 课题组.中国丝绸之路研究院课题组.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沿[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31(8):3-8.

[13] 孙晶晶,赵凯,牛影影.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差异分析:基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视角[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4):581-588.

猜你喜欢

耕地水平经济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张水平作品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作家葛水平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