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期乳不同饲喂天数及断奶日龄对犊牛健康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8-04-12杨新月李耀坤柳广斌孙宝丽刘德武

家畜生态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尺过渡期初乳

杨新月,王 坤,李耀坤,柳广斌,孙宝丽,刘德武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奶牛的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其繁殖性能与产奶性能上,而这两大性能的高低与犊牛品质的优劣密切相关[1]。犊牛时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后备牛及其成年时的体型结构和终生的生产性能[2-5]。而在犊牛管理中,过渡期乳的饲喂管理和断奶管理是重中之重。过渡期乳是初乳向常乳过渡时期的乳汁,其各物质含量位于初乳与常乳之间,而且比重、蛋白含量、酸度及IgG含量等随着挤乳次数的增加而降低[5]。目前,多数牧场只重视初乳对犊牛的被动免疫作用,而忽略了对过渡期乳的使用,为了方便生产,一般只饲喂1 d 初乳即开始饲喂常乳或代乳粉。早期断奶技术可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促进其消化系统的发育,有利于后备牛的成长和成年母牛产奶性能的发挥[6-7]。但早期断奶亦伴随着断奶应激的发生,导致犊牛的免疫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产生一些变化[8],影响着犊牛后续生长性能的发挥[9-11]。合适的断奶时间和合理的过渡期乳的饲喂方法能够降低犊牛的应激反应,减少对犊牛的影响,而且对犊牛的瘤胃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犊牛的最佳断奶时间和过渡期乳饲喂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鉴于此,本试验设计了3种过渡期乳的饲喂方式及2种断奶日龄的处理方法,并比较其饲喂效果,旨在筛选出最佳的过渡期乳饲喂天数及断奶日龄,为犊牛的高效、优质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选择

本试验于2016年7~8月份在广西某奶牛场完成,试验对象为60头体重为40±5 kg 的新生荷斯坦母犊。初乳为荷斯坦母牛产后1 h 内所采集的糖度在23%~25%的乳液。过渡期乳为荷斯坦母牛产犊后第2~4次(每天挤奶3次)挤乳的混和乳。

1.2 试验设计和试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犊牛平均分为N(未饲喂过渡期乳组)、L(饲喂3 d 过渡期乳组)、H(饲喂6 d过渡期乳组)三大组,每大组分为2个小组(N1、N2;L1、L2;H1、H2),每小组各10头。试验犊牛在出生后0.5 h、6 h 各饲喂3 L初乳。N组第2~15天饲喂常乳;L组第2~4天饲喂过渡期乳,第5~15天饲喂常乳;H组第2~7天饲喂过渡期乳,第8~15天饲喂常乳。试验犊牛从16日龄至断奶期间饲喂代乳粉。N1、L1、H1组犊牛均为60日龄断奶,N2、L2、H2组均为75日龄断奶。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体重、体尺及断奶采食增长量的测量分别在犊牛1日龄、60日龄、90日龄测量体重、胸围(肩胛骨后缘胸围)、体斜长(肩胛骨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距离)、管围(前肢掌骨上最细处的周径)。断奶采食增长量 = 断奶后3 d 的平均采食量-断奶前3 d 的平均采食量。

1.3.2犊牛健康状况的记录在犊牛90日龄内每天观察其健康状况,记录犊牛的患病及死亡情况。

1.3.3犊牛血清生长免疫相关指标的测量在犊牛10日龄与90日龄颈静脉采血10 mL,分离血清保于-20 ℃保存。采用Andy Gene 酶联免疫试剂盒测量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及皮质醇(Cor)含量。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7.0的单因素方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犊牛10日龄血清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状况

由表1知,H组犊牛10日龄血清中T4的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L组(P<0.05)。N组犊牛10日龄血清中IL-2含量显著高于L组、H组(P<0.05)。

表1 犊牛10日龄血清中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Table 1 Growth and immunity index in serum of calves at day 10

注:表中同行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Note: Data with the same letter superscripts or without superscripts in the same row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 different superscrip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2.2 犊牛60日龄内体重及体尺的生长状况

在60日龄内,N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和胸围平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L组(P<0.05);H组平均日增重及体尺平均增长量均显著高于L组(P<0.05);N组和H组平均日增重和体尺平均增长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2)。

2.3 犊牛60日龄内健康状况

N组、H组腹泻率较低,分别为25%和20%,L组腹泻率较高,为45%。三组中仅L组出现了个体死亡现象,死亡率为5%(表3)。

表2 犊牛60日龄内的体重体尺生长状况Table 2 Growth performance of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of calves at day 60

2.4 犊牛61~90日龄生长状况及采食增加量

由表4可知,H2组犊牛61~90日龄内体斜长平均增长量显著高于H1组(P<0.05),体重和其它体尺增长量均不存在明显差异;N1和N2组犊牛、L1和L2组在61~90日龄内体重和体尺增长均不存在显著差异。N1、L1和H1组的断奶采食增加量差异不显著,L2组和H2组犊牛的断奶采食增加量均显著高于N2组(P<0.05)。N1、L1和H1组犊牛的断奶采食增加量分别显著高于N2、L2和H2组(P<0.05)。

表3 犊牛60日龄内腹泻率及死亡率Table 3 Diarrhea rate and morbidity of calves at day 60

2.5 犊牛90日龄内健康状况

H1、H2组犊牛腹泻率最低,均为20%;N1、N2组腹泻率均为30%,L1、L2组腹泻率较高,分别为40%和50%。试验中N1、L1及L2组出现了犊牛死亡现象,死亡率均为10%(表5)。

表4 犊牛61~90日龄生长性能及采食增加量Table 4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intake increased of calves at 61~90 days

表5 犊牛90日龄内腹泻率及死亡率Table 5 Diarrhea rate and morbidity of calves at day 90

2.6 犊牛90日龄内生长状况

由表6可知,在90日龄内N组和H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L组;H组体斜长平均增长量显著高于N组和L组;H组管围平均增长量显著高于L组。60日龄或75日龄断奶对犊牛90日龄内体重及体尺的增长均无显著影响,而且过渡期乳饲喂天数和断奶日龄对犊牛90日龄内的体重及体尺增长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2.7 90日龄犊牛的血清中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状况

由表7可知,在90日龄H组血清中T4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L组(P<0.05);N组犊牛血清IGF-1含量显著高于L组(P<0.05);N组和H组血清中IL-2含量均显著高于L组(P<0.05);N组和H组犊牛血清Cor含量显著低于L组(P<0.05),75日龄断奶的犊牛血清中Cor含量显著低于60日龄断奶犊牛(P<0.05)。

表6 过渡期乳饲喂天数及断奶日龄对犊牛90日龄内生长状况的影响Table 6 Effect of milk feeding day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weaning days on growth of calves at day 90

3 讨 论

3.1 过渡期乳不同饲喂天数对荷斯坦母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过渡期乳较常乳,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更高,能够为犊牛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12]。此外,过渡期乳中各种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和因子对胃肠道有保护、修复及促进发育的作用,有利于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是过渡期乳的饲喂也会给犊牛的生长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乳液饲喂量大、营养浓度高、乳糖含量高、胰岛素含量高或渗透压高等均会延长犊牛皱胃的排空时间[13],对胃肠的消化造成负担,不利于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试验中所采用的过渡期乳的营养含量较高,使得犊牛吃乳后胃排空时间延长,对胃肠消化造成较大负担,甚至可能导致犊牛的消化不良。而犊牛的消化不良对其小肠的结构及机能,胃、胰腺和肝脏的生理机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14]。在日常生产中初乳的消化不良是造成新生犊牛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而过渡期乳各组成成分与初乳相近,若饲喂方式不当同样易导致犊牛的消化不良。而且试验中发现犊牛在第1天吃完初乳后,第2天腹部还比较鼓胀,常出现拒绝吃乳的现象,但是为了保证犊牛饲养条件一致,在试验中对拒绝吃乳的犊牛采取奶瓶辅助饲喂的方式以保证其吃完,对犊牛造成了一定的应激,而饲喂营养浓度及粘稠度较高的过渡期乳又加重了犊牛的消化负担,不利于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初乳滞留在前胃发生腐败易引起胃肠疾病,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直接造成前胃的感染和病变[15],严重者可导致犊牛腹泻甚至死亡。

本研究中L组和H组均在初乳未消化完全时饲喂过渡期乳,相比饲喂常乳的N组,对犊牛胃肠造成的负担更大,甚至可能会导致胃肠损伤,不利于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过渡期乳中与生长相关的激素和因子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能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如过渡期乳中的IGF-1能够促进代谢、细胞增殖和分化,对肠粘膜损伤有很好的保护、预防及治疗作用[16-17]。H组较L组饲喂过渡期乳时间长,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营养,且过渡期乳中与生长相关的激素和因子对H组犊牛肠道的修复及促生长作用时间更久,从而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使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促进其后期的生长发育,使得H组犊牛在30日龄、60日龄及90日龄内的生长状况均明显优于L组。而且H组犊牛10日龄及90日龄血清中T4的含量显著高于N组和L组(P<0.05),而T4是动物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重要激素,对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早期肠道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重要作用[18],一定范围内血清中T4 浓度高能够促进犊牛的生长。

3.2 过渡期乳不同饲喂天数对荷斯坦母犊健康的影响

初生犊牛自身并无抗病能力,必须在4周龄后才具有自身免疫能力[19]。而过渡期乳的酸度较高,且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抗菌物质,能够抑制有害菌在犊牛胃肠道的滋生,降低犊牛患病,且过渡期乳中促进生长的激素与因子对肠道损伤有一定的修复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本研究中,犊牛断奶后,90日龄较60日龄的死亡率和腹泻率提高,表明犊牛断奶造成的应激导致了免疫能力的下降。另外, 60日龄内H组腹泻率分别比N组和L组低5%和25%,而且L组出现了5%个体死亡现象,说明 L组和H组犊牛由于初乳还未消化完全即强行饲喂过渡期乳,不仅对犊牛的应激较大而且导致了过渡期乳在皱胃中的排空时间延长,增加了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进一步加深了初乳灌服对犊牛消化道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犊牛消化不良甚至营养性腹泻。而另一方面,H组犊牛饲喂过渡期乳时间较L组长,这就延长了过渡期乳对肠道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为其自身抵抗力的提升争取了时间,促进生长的作用更长久,从而降低了病原菌通过胃肠道进入机体的风险,因此H组健康状况更好。

过渡期乳对犊牛的肠道的保护作用,使得机体接触抗原较少,T细胞的活化程度低。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IL-2是由CD4+和CD8+T细胞分泌,是白细胞介素中的一种,主要功能是促进淋巴细胞生长、增殖和活化,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17]。本研究发现N组犊牛10日龄血清中IL-2含量显著高于L组和H组(P<0.05),由此可见饲喂过渡期乳会导致犊牛早期的免疫系统发育相对滞后,使其自身对病原菌抵抗能力较低。L组和H组犊牛免疫系统发育较为滞后,若此时犊牛肠道发生损伤,更易造成病原菌的感染,导致其患病,在初乳未消化完全时饲喂过渡期乳会增加肠道损伤的风险。L组犊牛饲喂时间较短,对肠道的保护作用与修复作用不足,导致其健康程度低于H组。N组犊牛的胃肠虽然未得到过渡乳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但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较快,而且在初乳未消化完全时没有摄入难以消化的过渡期乳,对胃肠造成的损伤较少,使其健康程度高于L组,略低于H组。

3.3 不同断奶日龄对荷斯坦母犊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犊牛60~90日龄N1和N2组、L1和L2组体重及体尺变化均不存在显著差异,H1和H2组仅体斜长有所差异。由犊牛90日龄体重及体尺增长状况可知,60日龄断奶和75日龄断奶对其体重和体尺增长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试验中发现N1、L1和H1组犊牛断奶采食增加量分别显著高于N2、L2、H2组(P<0.05),由此说明,较早断奶,会导致犊牛断奶后采食量增加,生产中犊牛可以通过增加对犊牛料的采食来弥补犊牛料较液态乳营养低、吸收率低的缺点。由犊牛90日龄血清指标分析可知,60日龄断奶或75日龄断奶对血清中GH、T3、T4、IGF-1及INS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GH、T3、T4、IGF-1及INS均为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和生长因子。当动物处于应激及其他压力状态时,作为对糖类代谢具有最强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Cor,能够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20]。N组、H组犊牛血清Cor含量显著低于L组(P<0.05),75日龄断奶犊牛血清中Cor含量显著低于60日龄断奶犊牛(P<0.05),说明饲喂3 d过渡期乳,犊牛的抗应激能力较弱,致使犊牛在相同环境中受到应激较大,且75日龄较60日龄断奶能够提高犊牛的抗应激能力。由此可见,60日龄与75日龄断奶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目前,60日龄断奶的方法被许多的牧场所认可,有研究表明犊牛10日龄、20日龄、30日龄或45日龄断奶均对犊牛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6,21-22],而60日龄、120日龄或180日龄断奶对犊牛生长发育不存在显著的影响[23-24]。说明合理的断奶日龄可增强犊牛的消化力和抵抗力,使犊牛快速生长,且能降低饲养成本,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4 结 论

(1)犊牛在哺乳期饲喂6 d 过渡期乳组要优于饲喂3 d 过渡期乳组和未饲喂过度期乳组,更能促进犊牛的健康和生长。

(2)60日龄和75日龄断奶对犊牛90日龄内的生长发育、腹泻率和死亡率均不存在明显的影响,但75日龄断奶较60日龄断奶能够降低较强应激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之,犊牛饲喂6 d 过渡期乳并于75日龄断奶能够提高其健康程度和生长性能,且能提高犊牛的抗应激能力,为其后期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梦,丛慧敏,吕善潮,等. 犊牛的饲养管理[J]. 中国奶牛,2012(18): 56-58.

[2]张权. 犊牛出生重、断奶体重和哺乳期日增重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的影响[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3]AMBURGH M,SOBERON F,曹志军,等. 犊牛营养与管理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奶牛,2016,310(2): 45-50.

[4]刘卿. 后备奶牛专业化饲养技术应用试验[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石径,张建辉,王吉芳,等. 牛初乳品质变化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 中国乳业,2015(3): 70-73.

[6]李辉,刁其玉. 断奶日龄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3): 14-17.

[7]胡广辉,刘宝英. 犊牛管理和早期断奶的好处及技术要点[J]. 吉林畜牧兽医,2007,28(10):48.

[8]DAVIS C L, DRACKLEY J K.The development nutri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young calf[J].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9]ARTHINGTON J D, KALMBACHER R S. Effect of early wean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year-old, first-calf beef heifers and calves reared in the subtropics.[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3, 81(5): 1 136-1 141.

[10]SMITH D L,WIGGERS D L, WILSON L L, et al. Postweaning behavior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early and conventionally weaned beef calves[J]. Professional Animal Scientist,2003, 19(1): 23-29.

[11]ECKERT E, BROWN H E, LESLIE K E, et al. Weaning age affects growth, feed intake, gastrointestin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in Holstein calves fed an elevated plane of nutrition during the preweaning stage[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5, 98(9): 6 315-6 326.

[12]顾佳升. 解读牛初乳[J]. 中国乳业,2013(8): 28.

[13]BURGSTALLER J, WITTEK T, SMITH G W. Invited review:Abomasal emptying in calves and its potential influence o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16, 100(1):17-35.

[14]阿洛亨 б м,苏列伊马洛夫 с м,金锡臻. 新生犊牛消化不良时的消化器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 109-112.

[15]周世兵. 初乳不同饲喂方式对新生犊牛吸收免疫球蛋白G的影响[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16]吕剑光. 初乳胰岛素生长因子-Ⅰ提取物的细胞促长及对肠黏膜修复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1.

[17]郭峰,屠焰,司丙文,等. 断母乳日龄对犊牛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15, 27(2): 426-435.

[18]陈守良. 动物生理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9]STANLEY C C, WILLIAMS C C, JENNY B F, et al. Effects of feeding milk replacer once versus twice daily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Holstein and Jersey calve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2, 85(9): 2 335-2 343.

[20]郭峰,屠焰,刁其玉. 断奶日龄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5,51(s1): 30-33.

[21]王宝地. 不同断奶日龄对奶公犊生长性能和体尺指标的影响[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4(1): 35-37.

[22]程斌,王义华,蒋萍,等. 犊牛45日龄断奶试验[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26(3):115-116.

[23]韩霞. 不同日龄断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观测研究[J]. 中国牛业科学,2016, 42(6).

[24]洪龙,巫亮,罗晓瑜,等. 断奶日龄对和荷杂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13, 45(8): 50-54.

猜你喜欢

体尺过渡期初乳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农业农村部延长宠物饲料标签转换过渡期6个月
高原型藏系羊初生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马站红鸡生长与繁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