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8-04-04孟书樵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郑州市业余田径

孟书樵

2011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指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是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全民健身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战略的总部署。“十三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强化体育强国建设,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中竞技体育的主要矛盾与主要问题是基础大项与球类运动水平较低,并指出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郑州市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河南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因此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对河南省田径运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河南省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分别获得1金1银、2金1银1铜,这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易于选材相背离,虽然在第十二届全运会情况有所好转,但田径的整体水平仍处于我国中下游。河南省田径运动的发展,取决于郑州市田径运动的发展。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作为我国“三级模式”的基层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通过调查郑州市青少年田径相关运动会,调查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为郑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促进河南省田径运动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和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郑州市青少年冬季检查赛上随机抽取200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30名教练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料库查询相关研究,利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询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走访调查,并查询相关资料,制定出《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调查问卷》和《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调查问卷》。利用2017年郑州市中小学冬季检查赛随机对比赛的田径业余训练200名运动员和3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对象填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汇总表

如表1所示本研究在2017年郑州市青少年冬季检查赛上针对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实地随机发放与回收,《郑州市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为190份,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7.5%、97.4%;针对《郑州市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共发放30份,回收27份,有效问卷27份,收回率和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0%、100%。

1.2.3访谈法

通过对参加郑州市青少年田径冬季检查赛的部分教练员进行访谈调查,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4数理统计法

通过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逐一整理出有效问卷,对有效问卷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问卷制作出相应图表,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

1.2.5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综合分析出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出现的困境,为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分析

通过对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把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分为两个方面训练环境与训练安排,其中训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资金环境、父母支持程度环境、场地器械环境;训练安排包括训练计划、训练频率与时间、竞赛计划等。

2.1.1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对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起着重要作用。训练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训练环境是指用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场地、器材等;广义训练环境是指社会环境、资金环境、父母支持程度以及包括狭义环境的场地、器械。

2.1.1.1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社会环境

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及全民健身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成为社会关注的“风向标”。据查询央视体育频道节目单,发现田径比赛的转播次数与篮球、足球等联赛转播次数相差甚远,这不仅阻碍了田径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也影响了青少年参与田径业余训练的热情。河南省主流媒体开辟体育运动专栏,但主要是针对篮球、足球联赛情况的相关报道,对田径一些重要赛事简要报道,对青少年田径比赛几乎没有报道。

2.1.1.2资金环境

本研究所研究的资金环境主要是指教练员津贴、运动员补助、场地器材管理。如表2所示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发放教练员津贴10人占总调查对象的33.3%,不发放津贴的20人占总调查对象的66.7%;发放运动员补贴的12人,占调查对象的40%,不发放补贴的18人,占调查对象的60%;配套场地器材费30人,占调查对象的100%。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教练员普遍反映,教练员津贴仅为每月仅为300-500元,这与教练员的付出不成正比,极大的打击了教练员的积极性;仅有少数学校对业余训练运动员发放补助,大多数学校没有学生补助的配套资金;调查的30名教练员所在学校均配有场地器材费,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得知,相关配套资金无法满足青少年的日常训练所需器材要求,资金跟不上,器材更新换代慢,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严重影响了训练质量。

表2 田径业余训练资金情况汇总表(N=27)

2.1.1.3父母支持程度

在对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的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运动员父母回去观孩子的训练与比赛情况。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正处于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更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父母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式。在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表3,父母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一般支持分别为32人、99人、40人,占总调查人数16.8%、52.1%、21.1%。从统计数据可得出田径业余训练家长的态度支持的为90%,但也有1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与田径业余训练,这正与树立终身健身的观念相背离,部分父母还是持有传统观念认为田径业余训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表3 父母对田径业余训练支持情况统计表(N=190)

2.1.1.4场地器械环境

场地器械是开展田径业余训练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用地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田径场地占用面积大等特点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田径场不能满足标准场地的建设,因此出现了300米、200米及以下田径场地的出现。在对参加郑州市青少年田径冬季检查赛的部分教练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访谈结果统计如表4,可分析出郑州市开展业余田径训练的标准400米田径场地仅为8个,占调查总数的29.6%;更有37%的田径场地为200米以下,在对200米以下田径场地教练员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开展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学校训练场地仅为一条50-60米的塑胶直道。

表4 场地器械情况统计表(N=27)

2.1.2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安排

训练安排是决定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竞技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本研究认为业余训练安排主要分为训练计划、训练频率与时间、竞赛计划等内容。

2.1.2.1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是贯穿于整个训练安排始终的核心内容,更是影响运动员业余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青少年正常于身体生长发育期,更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运动员敏感期发展相应素质会事半功倍,对运动员的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中是独立的个体,有运动员本身的优势与劣势,这就要求教练员做到针对每名运动员都能结合自身特点给出相应的训练计划。如表3所示,通过问卷的调查,如表5所示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得出教练员在实际安排训练时有11人会完全考虑到运动员特点,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占总调查人数的40.7%;但在实际训练中,由于场地、器材等训练设施的缺乏,从而影响了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安排,较多考虑训练计划安排的13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4.1%;一般考虑训练计划的3人,占总调查人数11.1%。虽然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考虑每名运动员的特点,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但也存在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以偏概全”现象的出现。

表5 教练员训练计划情况统计表(N=27)

2.1.2.2训练次数与时间

训练次数是指每周或每月的训练总次数,训练时间是指每次训练课持续的时间长短。本研究为研究方便以每周的训练次数为统计单位,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表所示,在对190名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调查,每周参加2次训练的为30人,占调查总数的15.8%;每周参加3次训练的为25人,占调查总数13.1%;每周参加4次训练的52人,为调查对象的27.3%;每周参加5次以上训练的83人,占调查对象的43.7%。对每次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持续时间进行统计,每次训练课持续45分钟以下、45-60分钟、60-90分钟、90分钟以上的分别为12人、52人、87人、39人,分别占调查对象的6.3%、27.3%、45.8%、20.5%。通过以上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可以发现,现有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每周训练频率和每次训练持续时间,基本能满足训练的需要。

表6 运动员每周训练次数和时间统计表(N=190)

2.1.2.3竞赛计划

竞技体育比赛是对参加竞技训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展示,也是对本地区运动项目开展与普及情况的集中展示。合理的竞赛计划安排能够督促运动员的勇于拼搏的精神,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增长。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主体为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中小学阶段,肩负着沉重的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教练员对竞赛要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部分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得知,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参加比赛主要集中在参加市级的相关田径比赛,一般为一年两次市级比赛;部分有条件和竞技水平高的运动员会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省级比赛每年2-3次,国家级比赛每年1次。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每年都会参加至少2次的市级比赛,有些竞技水平高的业余训练运动员会参加4次左右的比赛。

2.2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发展对策分析

2.2.1改善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环境

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处于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的最基层,肩负着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重要任务。河南田径运动一度处于全国前列,近些年成绩持续下滑,这与青少年田径训练环境关系密切。田径青少年业余训练是一项长期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各级政府的重视,配备相应训练场地器材,合理安排配套训练基金。加强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宣传与引导,培养田径运动参与意识,增加参与人数,转变传统教育意识,获得家长支持。

2.2.2创新竞赛形式,适时安排竞赛活动

田径运动的传统竞赛形式分为竞赛和田赛,竞赛以跑、跨为主,田赛则以跳、投为主。虽然比赛项目多,但参与人数有限,随着健身意识的培养与健身需求的增加,参加田径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传统的竞赛形式受众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参赛。应在假期增多比赛场次,对业余训练运动员参赛与成绩进行积分,积分多者可参与年度总决赛并获得相应物质奖励,从而激励运动员认真训练。此种形式不仅满足青少年学习时间,更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田径运动中,从而扩大田径运动基数,为田径竞技运动提供更多优秀人才,进而为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奠定人才保障。

2.2.3提高教练员素质水平,增加教练员人数

本研究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校存在教练员无田径训练的基础,但从事田径业余训练。这势必会带来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伤病的发生和训练质量无法保证的现实情况。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更存在着教练员身兼多职的重任,田径训练跑、跳、投根据运动特点的不同,拥有田径训练基础的教练员也无法满足对跑、跳、投每项的精准把控。应根据现实情况事实安排相应的跑、跳、投教练员,进而促进青少年竞技水平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近几年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竞技水平有所下降,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情况不受社会所重视。训练配套资金低,不能满足现阶段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需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家长认为青少年参加田径业余训练会影响到孩子的学生时间,从而影响孩子的学生成绩。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场地器械,由于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有限、用地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田径场地占用面积大等特点的影响,无法满足标准田径场地的建设。

3.1.2本研究对郑州市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安排主要从训练计划、训练频率与时间、竞赛计划等内容进行研究。目前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大多数教练员会制定符合运动员生理、心里和运动敏感期特点的训练计划。郑州市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训练频率与时间基本满足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对训练的需求。大部分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能够参加每年2次的市级比赛,部分竞技水平高的田径业余训练运动员能够参加省级、国家级青少年田径赛事。

3.2建议

3.2.1改善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认识,相关部门应事实调整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培养资金的使用与提供,及时修缮与更新场地器械,家长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对孩子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观念。

3.2.2教练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及运动敏感期适时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频率与时间,根据训练周期科学合理参加田径竞赛。

3.2.3青少年田径竞赛应与时俱进,对竞赛时间与形式进行调整,竞赛时间应安排在课余时间与假期,形式应丰富多样吸引更多人参与。

参考文献:

[1]章林.合肥市中市区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1,(01):95-97.

[2]王娟.河南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D].河南大学,2008.

[3]刘欣芝.对四平市部分中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的调查分析[J].现代交际,2016,(18):146-147.

[4]王磊.河南省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96-97.

[5]刘璐,王新坤,张冰,李峰. 辽宁省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01):110-112.

[6]张涛.西安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现状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09.

猜你喜欢

郑州市业余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小蒜苗成长记
贠红松作品选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为业余棋手诊脉
遮荫有方等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
业余棋手错觉
业余棋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