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上运动项目全方位保障的综合性科研攻关

2018-04-04王敬茹纪霄峰史东林杨贤罡徐起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遥测皮划艇体型

李 媛,王敬茹,纪霄峰,史东林,杨贤罡,徐起麟

河北省水上运动项目自全国第八届运动会开始有了历史的突破,但是对比全国各省市水上队伍,河北省水上队伍规模处于中游水平,男女项目参加人数差距不大,与水上第一集团实力相差很远。

运动训练方面,水上运动项目的相关科学分析手段落后[-4],没有能实时跟踪监测的仪器方法。体能训练方面,目前国内外体能训练大都在陆地上进行[5-6],训练效果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康复方面,水上运动员损伤多集中在腰部[7],研究发现利用水的浮力减少体重对损伤部位的影响后,可以加快康复治疗的进程[8]。

鉴于水上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难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辅助运动队开展了全方位科研保障。

1 自主研发水上项目力量训练测试仪器,优化力量训练模式。

1.1主要方法

自主研发了水上牵引测力仪[9],并与陆上拉力测力仪组合成陆—水力量转换测试仪[10],用以评定水上项目运动员陆上力量训练转化到水上划桨力量的陆—水力量转化效率,将结果与上述水上项目运动员陆—水力量转化效率标准进行比较,判定该运动员的陆—水力量转化效率水平,进而确定该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向,并对现行的训练计划进行修改或继续执行。

1.2主要结果

陆—水力量转换测试仪是一种评定水上项目运动员陆—水力量转化效率的仪器,它的具体结构(详见图1)包括陆上划船测功仪[11](1)、水上牵引测试仪及(2)及计算机(7),水上牵引测试仪(2)由拉力传感器(4)、电信号转换电路板(5)、等动电机(6)组成,拉力传感器(4)一端通过牵引带(3)与船艇相连接,拉力传感器(4)的另一端连接等动电机(6),拉力传感器(4)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电信号转换电路板(5),电信号转换电路板(5)与计算机(7)相连接。

图1 陆—水力量转换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2 开发皮划艇训练状态多参数遥测装置,实时监控运动员训练状态

皮划艇训练运用传统的训练评估方法,得到的指标少而且测试方法繁琐,此前曾有一些研究[12-14]对皮划艇训练的科学化监测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研究都是传感器技术[15]在现代竞技体育中的新尝试,但是原有研究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仪器过于繁重、传感器单一等问题。本研究将多学科测试仪器综合于一个遥测系统[16],同步采集、同步传输能够全面反映“人—艇—桨”训练状态;能够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最直观、有效的数据,为调整运动员状态、摸索运动规律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1主要方法

皮划艇训练状态多参数遥测装置主要用到的测试技术有,一、使用高精度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船体全程前进的加速度,计算船体全程前进速度和位移的变化状况,获取划桨的作用效果信息;二、通过智能处理和计算分析,得到浆力曲线、最大/平均力、浆的出/入水时间、单浆位移、浆频、瞬时/最大/最小/平均船速、全程船速曲线等信息;三、随着测试数据与分析结果的不断扩充,结合训练专家的训练指导意见,逐步建立与完善专家知识库。

2.2主要结果

皮划艇遥测装置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艇载信息终端,包括:运动员心率无线测试、船艇运动测速测试、三轴加速度测试和两轴震动角度测试,参数数据存储,测试信息实时发射;第二部分是岸上遥测信息接收显示系统,包括:高增益定向接收天线、数字接收机模块、便携式计算机、电源系统等;第三部分是皮划艇专业训练用运动员实时接收处理软件。

3 建立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体型标准,科学化调控运动选材

3.1主要方法

选取包括水上项目在内的潜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4391名,分别来自各省、市专业运动队后备队员和体校少年运动员进行研究,其中水上项目共313名,其中男子211名,女子102名,详见表。

按照Heath-Carte体型分类方法所需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测试方法及要求(内胚型、中胚型、外胚型成分的计算,体型图绘制及分类)进行运动员选材测试[17]。

表1 水上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基本情况

3.2主要结果

潜优势项目男性青少年运动员的平均体型为2.1-3.8-3.4,分类为外胚型的中胚型;女性青少年运动员的平均体型为3.3-2.9-3.4,分类为内胚型-外胚型;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平均体型具有显著性差异(F = 370.65,P < 0.001)。按体型成分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体型成分的性别差异有所不同,所有运动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内胚型成分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 < 0.05),网球、游泳和皮划艇项目运动员的外胚型成分无显著性别差异。

4 总结

本项目的综合研究成果[18-24]在河北水上运动项目中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应用,有力的保证了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周期性及训练计划的个体化,为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奠定了基础,为水上项目的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爱杰,袁守龙,曹景伟等.我国皮划艇科学训练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5(6): 831-833,840.

[2]隋红军,黄冠东.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方法的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4):85-88.

[3]高平,吴瑛.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队中法教练员训练理念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 40(1):62-66.

[4]曹景伟,刘爱杰,袁守龙等.皮划艇项目短期内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系统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1-10.

[5]王卫星.2004年中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点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 21 (2):5-8.

[6]舒爽,刘武元.国家静水皮划艇队女子皮艇冬训体能训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 35(1): 75-78.

[7]王爱华,贺新武,孙冬秀.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的分析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64-1366.

[8]蔡成法.备战十二届全运会山东省赛艇运动员伤病调查与成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4, 36(1):51-53.

[9]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一种水上牵引测试仪[P].中国:CN202590292U,2012.12.12.

[10]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评定水上项目运动员陆-水力量转化效率的仪器和方法[P].中国: CN201210160000.9, 2012.05.22 .

[11]吴昊,周琦年,郭海英.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测功仪测试研究进展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 2004, 26(1):1-7.

[12]马祖长.皮划艇运动生物力学信息获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1-12.

[13]孙晋海,王家宏,马云超等.基于多传感器的皮划艇训练信息融合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5):115-121.

[14]刘小马,黄诚,朱新建.多参数帆船训练及监控系统的研制[J].体育科研,2006( 1): 66-68.

[15]周芃,刘道践,郝晓刚.医院数据资源融合分析与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4(4):19-21.

[16]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一种皮划艇训练实时数据遥测艇载终端[P].中国:CN20132037 5264.6,2013.06.27.

[17]周君一,杨贤罡,陈琳等.我国潜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体型特征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 2014,33(5):413-418.

[18]李梦,张林.皮艇测功仪上运动员不同桨频划桨对技术动作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5,22(3): 123-126.

[19]王敬茹,陈琳,宋秋喜,王清.河北省优秀赛艇运动员划桨力量一时间曲线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4,36(5):37-39.

[20]李媛,史东林,纪霄峰.皮划艇训练状态多参数遥测装置的研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4 (5):18-19.

[21]李梦,张林.皮艇运动员冬训期间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 C3、C4 特征研究[J].体育科研, 2014,35(4):62-66.

[22]徐起麟.血尿素氮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作用简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4(14):9-10.

[23]李媛,史东林,张全意.皮划艇训练状态多参数遥测装置研制与设计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 2014(2):174-175.

[24]王敬茹,陈琳,宋秋喜.河北省水上项目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8.

猜你喜欢

遥测皮划艇体型
遥测定位信息网络传输间断问题的解决方法
高层次综合技术在遥测地面站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校车连体型主动式安全气囊保护效果的研究优化
有惊无险皮划艇
高校不同体型大学生健康意识调查研究
基于MicroBlaze的测控终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皮划艇上的小帐篷
透明划艇
我们正走向矮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