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建构的文艺学边界

2018-04-03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作品文学

李 丽

(山东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与内容,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学领域的确在不断地扩展,而对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学科来说,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纵观整个人类文学史,许多思想家都对文学作品的某一个领域甚至多个领域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发人深思、给人启发的观点。可以说现存的文艺学、诗学、诗论等领域的专著是十分丰富的,毫无疑问,这是后人应该继承的宝贵财产。然而,就文艺学的发展现况来看,人们对文艺学的边界问题,出现了多元化的观点。站在文学和文艺学研究前沿的学者们,对文学和文艺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向做出新的思考,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什么原因使得许多人发出了文学面临终结的感叹?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文艺学研究者这样迫切地想把文艺学的边界进行重新划定?这几个问题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下面就对这几个问题做一下探讨。

一、文学终结论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文学,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对传承人类文明、发展语言艺术、塑造民族文化传统、维系社会体系等各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学并不是属于所有的人,对于它的学习和拥有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拥有这种权力又使得这些人获得了进一步的特权。而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文学在人们的文化生活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那时可以替代文学作品的文化方式并不多,人们的文化生活视野内也没有更多可供选择的空间。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这段时间,也是这种情况,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在当时往往可以产生轰动的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其他的文化方式匮乏所造成的,而出现这种局面实际上并不正常。现代西方社会,在走完工业现代化历程之后,正处在后现代时期,各种技术媒介正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支撑下,进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在这种巨大的变动下,西方学者在深受触动后才率先发出了“文学终结”[1]的呼声。当今社会,在以电子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视野更多的是被复制转发的图像语音资料所占据,电视、电影、电脑给人们更多的是简单机械的感官刺激,而不是反思性的文学作品,对大部分人来说,生存的压力已使他们不愿花太多时间来对白纸黑字的文学作品做透彻的思考和静静的体悟,听音读图时代已经来临。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剥夺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想的关照和对审美情趣的陶冶。而对于文化精英来说,他们则敏锐地感觉到传统文学作品影响力的下降,以及更多的快节奏的迎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事物的出现,学者们对文学所处的状态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发出了文学终结论的感叹。文学已经在很大意义上失去了它所能引起的效应以及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引导。从根本上,文学消亡说兴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影响力大大降低了;二是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沉寂状态显露出来的源自内心的失落感;三是学术研究中对其功利性作用的过分强调,从而诱发了这种理论的提出。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问,既然文学终结了,那么以文学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会有怎样的变化?对此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二、文艺学研究的自省与自救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对文艺学进行文化学的转向,女权主义、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就是成功的例子;作为一种理论模式,有人则认为文艺学应做生活化的转向,即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2]的论点,以此来扩大文艺学的研究空间;有的学者则认为文学的边界虽不是固定的而是移动的,但文学的边界只能是根据文学的事实、文学的经验和文学的问题移动而移动[3]。对于那些认为文艺学应当进行文化学转向的学者来说,他们看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对文艺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同时看到了文化学的内涵和外延比单纯的文学要广泛得多。目前文艺学在其所限定的狭小研究领域中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还不如干脆将其置于文化研究的广阔领域中,文化研究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必定能够得出新的而有意义的成果。而关于“生活审美化”的提法,则是将文艺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即在这种对生活审美化的研究中,文艺学可以有更多的可供发挥的空间,而在原来文艺学生存空间里人们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为了有突破性进展并填补学者们心中的那种失落感,在整个世界都呈现出图像霸权的形势下,很多学者便主张将文艺学研究转向更具功利色彩和现实意义的所谓“眼睛的美学”,对这些更加时尚和流行的事物的研究。而那些主张文艺学还是应该以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为核心的研究者则认为,任何人都知道文学现象、文学规律、文学经验和文学问题都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学科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因此对各种新兴文学现象及其理论研究和规律总结才是研究文艺学的正确方法。“即使文艺学的边界要扩,但是文艺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学经验、文学事实和文学问题”[3]。学者们对文学和文艺学边界的探讨,反映了他们对于当今社会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与过去有极大区别的话语环境下,关于文学和文艺学边界的争论,“实际上是文学研究特别是文艺学研究面临的种种危机的一次自省与自救,这种论证就学者而言,不同看法与观念的碰撞,构成了近距离的交锋与深层次的沟通,各种角度与观点的展示形成了对于学科的多向度审视和反思。”[4]总的来说,不论对文学和文艺学的现状及应该如何发展持怎样的态度,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由于文学轰动效应的风光不再,而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又如此渴望同现实更快、更好、更加密切地结合,由此人们对文学和文艺学的发展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讨论。虽然这种讨论并未完全结束,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文艺学的边界是要扩展的,但是这种扩界是不能违背文艺学本身学科的内在规定性的,并应符合外在的文学现象的规定性。而文艺学的发展,则依赖于文学的发展,本身作为理论性质的文艺学,能否有新的突破性的进展,就目前的状况看,很大的程度上是基于文学的多种类、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的,于是这就归入了在此探讨的最为核心问题,就是文学会不会消亡,文艺学是不是也会随着文学而消亡。笔者认为,文学是不会消亡的,但是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在我们没有经历和见到的时候,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三、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为什么不会消亡,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起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原始的文学诞生于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代,它们首先是以口头形式传播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文学到底会给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难以对此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文学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每一个现存民族的生活中,都有优秀文学作品的存在,这些作品从大处说它们甚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从小的方面来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个人的精神生活。因此人类只要存在一天,文学的历史也必定会延续下去,至于有的人说一切文学都可以变为非文学,一切非文学也可以变作文学,这种说法则有些偏激。文学毕竟是文学,作为艺术中有着本身独特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就确定和限制了文学所存在的领域,并非任何事物和事情都可以被当作文学来看待。而正是基于这种文学本身所特有的规定性,才导致了文学自远古诞生以来就一直代代相传,到今天仍有其发展空间和领域的现实。而要彻底地消解文学的这种规定性,将其扩展到一切领域,文学所规定的对象就没有了,这种扩展对文学的终结来说,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有人才认为文学终结了。而更加精确的说法应该是,从现实的意义上说,有一部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已经消亡了,而新的文学形式,正处在动态建构的过程中,所以也就会有人说文学已经终结了。但就文学整体的情况看,文学并没有终结在今天,文学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和普及。

第二,作为人类精神产物和财富的文学,起着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塑造人们审美理想的重要作用。在人们所期待的审美情境、审美境界中,文学这种艺术方式凭借其特有的规定性,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话语营构中,提供给文学接受者其他艺术方式无法取代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蕴。并且由于文学作品是人的创造物,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作家的经历、体验、思想、感觉、感情、联想、人格都融化于语言之中,语言已经浑化成一种整体的东西,而不再是单纯表达政治意义的语言媒介。”[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但只要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不违反法律,同时不影响到别人的自由和正常生活,就不能对这有所非议,我们应当接受容许不同的有关文学的态度和观点,这些态度和观点是很难说有高下好坏之分的。应该可以肯定的是,许多人是喜欢文学的,因为文学中所传达的那种独特审美境界是许多现在的媒介、媒体所不具备的,每个文学家其文学作品的独特个性不是简单地从文字转换为图像音效就可以传达的。文学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仅凭具体的图像和声音是无法诠释的,当然图像和音效本身也有其独有的审美特点和审美情境,但是图像和音效的存在并不能取代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和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特质。它们分别所营造的审美域如同相交的两个圆,尽管确有重叠的地方,但更多的还是在各自本身的领域中发展。因此,即使在传播媒体中图像音响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学仍然会在自己的审美领域内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而童庆炳先生提出的“文学人口”,则是文学之所以不会消亡终结,且研究文学规律的文艺学也不会终结的群众基础;同时他认为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是“文学人口”存在的重要保障。

第三,从绝对数上来说,现在创作文学、欣赏文学的人肯定比历史上其他时期多,但就相对数量来说,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倾向于接受其他艺术形式的人有所增加。真正的“文学人口”不应该是那些只是被动地为了应试不得不接受文学、研究文学的人,也不应是为了某种极端功利的目的而读书写作的人;需要的是真正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献身文学的人,而不是以此为投机的手段来捞取各种资本的人。同时我们也确实应当看到,创作好作品,并从理论上进行富有探索性的研究,也是一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事情。正因有广大的真正喜爱文学的人存在,所以文学是不会终结的。同时,就物质基础层面看,很多人还是依靠文学创作或者研究文学而生存的,尽管有时候这种生存状态包含很强的功利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使得文学也不会终结。

四、文艺学的动态建构

尽管现在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但对文艺学这门在历史上已经有过多年探讨的学科来说,其所开辟的研究领域已经处于一个“微利时代”,这使文艺学每发展一小步都非常艰难,除非有新的领域被开辟,或者是思维的根本性的改变,已有的理论体系才会有所突破。对于已经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学和文学理论来说,正是学者们对其所面对的现实的忧虑和反思,才会提出各种新的看法和观点。这就如同历史上的一段时期里,人们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完全足够了,盲目自信地认为这些知识不需要新的发展了,而当相对论出现、量子力学诞生后,原有的结论在新的特定领域内都不成立了,在看起来似乎到了尽头的地方,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对文艺学的研究应该也是这样。文艺学的边界应当扩展,而文艺学边界的扩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应当把文艺学扩界当作一个过程来理解,面对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仅停留在原有的范围内是不够的。在这种扩界中,其所经历的必将是一个首先界限极度扩展,而后则由于文艺学本身的规定性和其所研究的对象性质的规定性,而把文艺学限定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的动态过程。面对现实的众多问题,当然可以在文艺学的范围内来研究,而这种研究到底合不合适,是不是符合文艺学本身,是不是符合其所研究的对象,则应该由实践来检验。因为“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它以语言这一社会创造物作为自己的媒介”[5](P100)。文学理论,必定也是通过这种社会性的实践来检验的。

综上所述,文艺学边界的扩展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该过程将是在经历大幅扩展后而进行适当收缩、而后再扩展再收缩的过程,这种过程包含着时代和历史的因素及文艺学本身规律的要求。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2]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J].文学评论,2004(6).

[4]白烨.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4-20(7).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文艺学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