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力肌群锻炼对脊柱疼痛和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8-04-03房体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肌群重力腰椎间盘

房体义

梁山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梁山 272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在临床上有着较高发病率的退行性病变情况,患者在发病以后不但会出现腰腿部疼痛症状,同时还将会引发功能性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临床上上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多采取缓解疼痛治疗方法,经常会忽视患者脊柱的长期稳定性,因此,确保腰椎稳定对预防腰腿部疼痛意义重大。该文选取该院于2012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探讨采用重力肌群锻炼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疼痛患者采取功能性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资料来源为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性障碍。排除非炎性腰背痛、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等。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82例,男57例,女 25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9.7±4.2)岁;病程 1~6 年,平均病程(3.4±1.2)年。 对照组:共76例,男52例,女24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2±4.7)岁;病程 1~7 年,平均病程(3.5±1.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性统计资料,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组间比较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方法,初始牵引重量30 kg,依据患者自觉承重耐力逐步增加到与体质量相当程度;牵引 90 min,休息 10 s,20~25 min/次,3 次/d,以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方法,主要包括有:①伸展锻炼前伸部重力肌群以及脊柱后部重力肌群;②伸展锻炼前伸部重力肌群;③伸展锻炼脊柱后部重力肌群;④伸展锻炼脊柱后部重力肌群以及前伸部重力肌群;⑤锻炼肩胛周围肌、盆骨周围重力肌群。上述锻炼内容每项1 min,晨起与午后各1次,30 min/次,以持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开展疼痛评分。应用疼痛评分尺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症状越严重,反之则表示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14,P>0.05), 分别为:观察组(6.92±1.15)分,对照组(6.98±1.19)分。 而治疗后,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观察组(2.11±0.31)分,对照组(4.94±0.95)分,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54,P<0.05)。

3 讨论

腰椎键盘症是一种在临床上有着较高发病率的退行性疾病症状,患者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腰背部严重疼痛情况,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危害巨大,因而,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促进患者重力肌群的功能恢复,减轻脊柱痛苦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巨大的显示意义。从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只有确保脊柱内外两端同时保持良好的稳定效果,方可促使脊柱达到较为良性的健康水平。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其核心重点都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是却经常会忽视患者脊柱的长期稳定效果,因此,确保患者腰椎部位能够始终处于较好的稳定状态,在预防腰腿部疼痛以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都可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原本的脊柱和椎间平衡被打破,进而导致脊柱内部丧失原本的平衡性。脊柱前端与后端的重力肌群是患者实现正常脊柱活动的主要支撑力量,能够极为有效的增强患者各体位的协调与稳定效果,此即为脊柱外平衡性。有研究表明,通过开展重力肌群锻炼能够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对于保持脊柱的外平衡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2]。骨性结构与软组织可借助于一定的活动锻炼与间歇性休息间隔来实现良好的动态平衡性。充分认识到适当锻炼对生物学组织所起到的影响改变,能够促使临床医师在对患者开展运动锻炼治疗时能够实现最理想化的恢复效果。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要想实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情况的转变,仅通过改变内层纤维环及髓核其所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十分艰难且见效时间较为缓慢,当前所掌握的医疗技术受制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很大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出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节段不稳定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节段的不稳定性和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的关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脊柱重力肌群稳定训练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康复的可能性。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力肌群锻炼方法开展临床治疗,和采用牵引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仅为(2.11±0.31)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94±0.9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疼痛,临床效果显著,但需认识到其其治疗优势价值在治疗中期才会逐渐显现出来,表明其临床治疗效果是缓慢且逐渐得以体现的。重力肌群是人体当中最关键的一部分肌肉系统,其最为突出的一项功能性特征即体现在对人体正常姿势的保持上,通过针对患者采取重力肌群锻炼方法能够实现对患者身体平衡有效维持的前提之下,还有助于增强对短缩肌肉的牵引效果,促使发生弯曲现象的肌肉组织得以恢复正常形态,对于增强腰椎活动效果意义重大,能够确保整体脊柱形态重新回归原本轨道,并由此来起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增强的目的[3]。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脊柱疼痛患者实施功能康复,可采用重力肌群锻炼方法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1] 梁亮标,袁红玲,黄锦萍,等.脊柱微调手法结合悬吊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7,3(1):15-17.

[2] 梁伟明,邹宇聪,李义凯,等.重力肌群伸展强化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8):2146-2149.

[3] 李汝清,雷军,郎静,等.功能康复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评价指数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3):291-293.

猜你喜欢

肌群重力腰椎间盘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