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8-04-03任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内障入院康复

任华

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寿光 262700

在眼科临床中,白内障属于常见性、致盲性病症,具有40%的致盲率,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以后,基本能够恢复视力。在患者出院之后,如果不加强眼睛护理,不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必然会引发各类并发症,未提升白内障手术效果,在临床上,需注重康复护理干预。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革,患者身处医院时,更愿接受更为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这对临床护理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该次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白内障病例120例,其中60例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白内障病例,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划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53.31±10.24)岁,36 例左眼、24 例双眼。 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 27例,年龄 56~69岁,平均年龄(53.31±10.24)岁,36例左眼、24例双眼。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方式,给予饮食护理,采取健康指导,进行活动宣教。

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方式。①健康宣教。患者入院第1天开始,进行入院进行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进行病情评估,给予眼药水监护,给予相应检测;患者住院第2天时,在手术前,向患者讲解相关病情,了解患者心理活动与情绪变化,如果出现情绪障碍,必须进行沟通和交谈,采取引导和安慰方式,消除患者的情绪问题。在手术之前,观察患者心理和情绪变化。若出现情绪障碍,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②环境护理。对于胆石症病例,待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要保证病房环境的安静,以及清洁干净,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控制,保证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在患者治疗期间,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既舒适又温馨的病房环境。③手术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发生不适症状,如心率或胸闷症状,必须加强监护,确保体位合理性,促使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在患者入院治疗第3天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眼部状况,如果发生结膜发红或分泌物症状,必须加强对症处理,向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与用药反映,防止出现消极心理。患者出院之前,进行疾病防治和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④操作护理。一般在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尽量实施集中性护理,例如输液之前,向病房内的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作用和目的,宣教相关注意事项。实施静脉穿刺前,合理指导体位,保证动作的轻柔、准确,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进而促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⑤用药指导。对于白内障疾病,大部分属于老年患者,处于围术期时,高血压发生率十分多见,在患者入院以后,对临床手术、治疗环境感到十分陌生,心理容易产生应激反应,促进血压升高。因此,在手术前,必须加强用药指导,可选择5 mg地西泮进行治疗,在手术前30 min,可选择0.1 g苯巴比妥进行静脉注射,可有效防止高血压症状发生,减少临床手术风险。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输液治疗,必须严格无菌护理,准确控制用药剂量,做到现配现用。使用输液泵时,要确保滴速均匀、准确进入体内,以保持血药浓度,对病情变化进行严格监测,做好化验数据记录。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之前,向患者讲解滴眼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叮嘱患者按时用药,若发生视力下降或眼痛情况,必须及时到院复诊。出院后,要注意饮食,主要以高钙和低盐脂食物为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比:通过治疗以后,研究组55例显效,显效率为91.67%,4例有效,有效率为6.7%,1例无效,无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45例显效,显效率为75.00%,2例有效,有效率为3.33%,13例无效,无效率为21.67%,总有效率为78.33%。两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恢复情况: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视力平均值为 (0.49±0.12),研究组视力平均值(0.66±.013),研究组视力恢复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作为眼科常见性疾病,主要在老年人群中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创新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入院宣教、身体检测、疾病诊断、临床治疗、饮食指导、饮食护理、活动指导等方式,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同时,优化护理流程,让患者得到更为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

对于白内障患者,在常规护理中,护士只能按照医嘱,实施被动性护理操作,并未主动积极开展护理服务。康复护理干预,是以常规护理为前提,开展的护理服务,护士严格监测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调整,通过健康宣教和全程护理模式,使患者康复信心得以恢复,让患者以最佳生理、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在该组实验中,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8.33%,比对照组的78.33%明显更高。与此同时,研究组研究组视力恢复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优。这表示,对于白内障病例,采取创新护理方式,可提升护理成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 王丽莉,轩亚玲.优质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24):2946-2949.

[2] 张齐娟,杨秀莲,张秀珍,等.白内障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228.

[3] 葛银平.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9):225-226.

[4] 李莹,古力孜尔·阿布力孜.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210,216.

[5] 陈素莲,蔡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实施中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8):207,210.

[6] 伯峰,樊春宏,李伟.全程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219.

[7] 赵翠玲,张钢琴,柴海云.个性化护理管理对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2):150-152.

[8] 吴永会,张雪,胡美云.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47-148.

猜你喜欢

白内障入院康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