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CI评审标准下异常事件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观察

2018-04-03王丽华

浙江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本院医务人员科室

王丽华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 380例住院患者与本院837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中男256名,女581名;年龄22~54(37.2±2.6)岁;医师205名,主治医师87名,副主任医师48名,主任医师24名,护士258名,护师121名,主管护师50名,副主任护师29名,主任护师15名。分两阶段进行调查研究,第一阶段为系统应用前,时间段为2016年1至12月,患者5 187例,其中男3 228例,女1 959例;年龄20~69(41.4±3.5)岁。第二阶段为系统应用后,时间段为2017年1至10月,患者5 193例,其中男3 242例,女1 951例;年龄21~70(41.6±3.1)岁。系统应用前后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建立全院统一的异常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改变本院之前的医务、护理、设备等各职能科室各自上报异常事件的流程,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设定专门的质量管理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异常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各职能科室联合管理,合并上报入口。一旦发现异常事件,个人或科室应按上报时间登录院内网,在异常事件报告窗口上报时间及患者信息,质量管理办公室按照事件性质安排任务,由相关职能科室落实整改措施。每月底由质量管理办公室统计分析异常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将结果公布于院内网,每季度定时召开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汇报异常事件性质、类型、上报人员分布、处理措施等。

1.2.2根据JCI标准对异常事件进行定义、分类、分级,规范上报内容本院将异常事件定义为院内潜在或已发生的、非预期危害员工、来访者或患者的事件。按种类分为:药物事件,跌倒事件,手术事件,输血事件,诊疗、操作事件,公共意外事件,治安事件,伤害行为事件,导管事件,院内不预期心跳停止,麻醉事件,检查/检验/病理切片事件,其他事件共13类。按严重等级分为警讯事件、不良事件及临界差错,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采用严重程度评估等级矩阵(SAC矩阵),在处理事件时进行优先选择。根据事件类型及等级,分别规定责任部门,并追踪异常事件数据,用于改进交流沟通。

1.2.3建立异常事件上报信息系统根据已作规范的上报内容,联合信息科建立异常事件上报系统并与院内系统对接,在院内推广使用。

1.2.4建立积极主动上报异常事件的安全文化处理异常事件应该从制度、流程、医院运作系统等方面入手,单纯的惩罚个人不是主要解决方法,本院积极建立主动上报的安全文化,凡是发现异常事件,任何人员均有责任上报,并能得到精神奖励。上报系统对上报人员信息采取保密措施,保证上报人员不受打击报复,对知晓不报者采取引导教育,隐瞒不报当事人采取批评警告措施。

1.2.5异常事件上报统计分析及处理所有异常事件通过院内系统报送后,质量管理办公室立刻进行初筛,根据事件类型及SAC矩阵得分,确定相应的职能部门,分配任务。各部门在接受任务72h内调查分析事件,将处理结果通过院内异常事件处理系统上报。若为警讯事件,职能部门处理后同时上报分管院长,在24h内组建根本原因分析(RCA)小组,在30d内完成分析,提交报告。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JCI评审标准下异常事件上报系统应用前后医务人员的异常事件知晓率与主动上报率、异常事件发生上报率、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系统应用前后医务人员的异常事件知晓与主动上报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系统应用前后医务人员的异常事件知晓与主动上报情况比较[例(%)]

由表1可见,系统应用后,医务人员的异常事件知晓率与主动上报率均较系统应用前提高(均P<0.05)。

2.2系统应用前后异常事件发生上报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系统应用前后异常事件发生上报情况与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由表2可见,系统应用后,异常事件发生上报率与患者满意度均较系统应用前提高(均P<0.05)。

3 讨论

JCI是公认的全世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最高标准,核心目标是改进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7-8]。本院在2017年9月高分通过第6版JCI评审标准,其中包含异常事件上报系统及分析在内的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QPS)章节获得满分。本院从2016年1月引进JCI评审标准,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办公室,完善异常事件上报体系,取得不错效果。首先建立并完善异常事件上报系统,保证所有人员及科室均能进入院内异常事件上报系统,上报异常事件[9]。主要流程为:发现异常事件→进入院内系统→住院患者(选择相应的患者后点击“事件上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点击相应的选项,逐项选择并保存上传→质量管理办公室处理,个人上传可以输入工号或选择匿名[10-11]。事件具体内容选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异常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事件发生后是否采取措施等[12-13]。通过异常事件上报系统,规范了上报信息,简化了上报流程,提高了异常事件上报率,同时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异常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时,提高了效率,方便职能部门对数据进行提取、整改。

其次建立主动上报异常事件的安全文化,保证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收集、统计分析[14]。为了调动上报积极性,对事件当事人采取主动上报减轻或免于处罚,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严重化的医务人员给予表扬及精神奖励政策。对于漏报或故意隐瞒异常事件的当事人和科室进行引导教育、批评警告[15-16]。

最后开展异常事件相关知识培训,本院在系统应用前,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摸底考核,包括异常事件的鉴别、报告程序及处理方法等,并进行针对性培训,包括集中理论学习,包括异常事件概念、分类、严重程度分级、报告流程、处理方法等,及科室业务学习,学习后进行考核,对学习进步大的人员给予奖励[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应用后医务人员的异常事件知晓率与主动上报率大幅提高。因为JCI评审标准提倡主动上报事件,本院上报流程得到精简,经过系统培训后,医务人员养成主动上报意识,改变之前隐瞒不报、相互推诿的思想[19]。由于医疗服务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错误并非仅由个人引起,因此,基于JCI评审标准,从制度、流程、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整改,能从源头开始防止异常事件发生,完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事件的发生[20]。本研究中,系统应用后,由于主动上报率提高,异常事件发生知晓情况明显上升,医务人员对异常事件的类型、严重程度更了解,各类异常事件得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应用后,异常事件发生上报率与患者满意度均较系统应用前提高。

综上所述,在JCI评审管理过程中通过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确定各职能科室的职责分工,明确异常事件概念、类型,完善事件上报体系,建立主动上报的安全文化,号召医务人员主动上报异常事件,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有利于营建安全的医疗环境。

[1]程艳敏,颜建华,刘岩,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1-43.

[2]黄颖,张雪梅,袁欣,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与上报情况差异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8):575-577.

[3]Irvan MA,Taha N,Nooredin D,et al.Observance Of The Patient-Oriented Standards Of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nd Its Relation To Attracting Of Health Tourists In Selected Hospitals In Tehran,Iran[J].Angle Orthod,2015,71(1):44-49.

[4]Packer RJ.Parental and physician attitudes toward medulloblastoma treatment[J].Pediatr Blood Cancer,2014,61(7):1149-1150.

[5]Mobarakabadi SS,Ebrahimipour H,Najar AV,et al.Attitudes of Mashhad Public Hospital's Nurses and Midwives toward the Causes and Rates of Medical Errors Reporting[J].J Clin Diagn Res,2017,11(3):QC04-07.

[6]Hung CC,Lee BO,Liang HF,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nurses'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rror reporting[J].Jpn J Nurs Sci,2016,13(3):345-354.

[7]Lazaryan M,Berkovitch S,Toledano M,et al.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in the pediate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preventing medication incidents through remote control[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2016,101(1):e1.

[8]李永秀.JCI评审标准下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效果[J].重庆医学,2017,2(A01):218-219.

[9]黄晓花,戴晓娜,吕娜.JCI评审下的医院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及运作[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2):43-44.

[10]彭磷基.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中国医院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Ping S,Wei L,Quan Z.An outpatient antibacterial stewardship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journey to JCI accreditation[J].BMC pharmacol toxicol,2014,15(1):8.

[12]Ouriel K,Fowl RJ,Davies MG,et al.Reporting standards for adverse events after medical device use in the peripheral vascular system[J].J Vasc Surg,2013,58(3):776-786.

[13]Kapoor R,Malik G,Palta J,et al.SU-E-T-469:Implementation of VAs Web-Based Radiotherapy Incident Reporting and Analysis System(RIRAS)[J].Medical Physics,2015,42(6Part19):3442-3442.

[14]Marung H,Teufel C,Kerner T,et al.Medication safety and incident reporting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J].Resuscitation,2014,85(Supplement 1):S58-S59.

[15]肖雪莲,谌永毅,卿利敏.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成效[J].中华护理教育,2015(6):459-462.

[16]Kobayashi K,Imagama S,Ando K,et al.Analysis of Incident and Accident Report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Spine Surgery[J].Spine,2017,42(15):1184.

[17]Mcelroy LM,Daud A,Lapin B,et al.Detection of medical error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a pilot study comparing proactive clinician debriefings to a hospital-wide 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J].Surgery,2014,156(5):1106-1115.

[18]李国宏,陈晓红.第5版JCI标准对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7):32-34.

[19]刘景诗,黄钢,肖雪莲.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35-37.

[20]孙志华.基于JCI核心理念的ICU患者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护理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4):2912-2915.

猜你喜欢

本院医务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