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咏春拳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4-02刘永峰荆治坤

关键词:咏春咏春拳佛山市

刘永峰,荆治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广东佛山52800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颁布,我国群众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武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深厚的武术资源、发达的经济势力、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以及各种媒介的宣传报道,佛山市咏春拳得到快速的发展,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武术拳种。因此,从理论上总结咏春拳的传承普及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为咏春拳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国际推广和普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众所周知,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不容乐观。“徐晓东约战传统武术”事件折射出了传统武术发展窘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咏春拳能够在佛山市得到较好的传承普及,并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佛山市咏春拳的传承普及机制适应现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对咏春拳传承普及特征和机制的归纳,同样对武术的现代传承普及乃至国际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研究佛山市咏春拳的传承可以提供一个佛山市咏春拳传承普及的个案资料,丰富武术传承普及研究。自明清以来,基于佛山优越的地理位置、繁荣的经济、较为松散的政治结构以及开放的广府文化等诸多因素,佛山集聚了众多的武术人士,南北武术在此交流荟萃,逐步使佛山成为南派武术的重要基地。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陈家沟、河北沧州武术一样,佛山武术是研究中国传统武术不可多得的珍贵个案。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佛山武术形成与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虽然咏春拳借助影视、旅游、表演、国际交流、协会或等方式或渠道继续得以传承发展,但是同样面临很多困境和质疑。因此,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研究、审视佛山咏春拳的传承普及,不仅对咏春拳在佛山市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传承普及和国际推广提供一个珍贵的个案资料。

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拟对佛山市咏春拳的传承与普及进行一些总结和探讨,希望对佛山市咏春拳及传统武术等的发展有所贡献。

二、佛山市咏春拳传承与发展现状

佛山是中国的武术之乡,也是咏春拳近代广泛传播的重要发源地。从古至今,在总体特征稳定的基础上,咏春拳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佛山地区目前流传的咏春拳几个支系,主要为晚清期间约在19世纪50-70年代,由梁二娣、黄宝华、罗晚恭、陆谨等人所传形成的。20世纪初的佛山,咏春名家辈出,其中阮奇山(陆谨支代表性人物)、姚才(罗晚恭支代表性人物)、叶问(梁二娣、黄宝华支代表性人物)并称“佛山咏春三雄”。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叶问把咏春拳带到香港,让咏春拳开始走出了佛山,他的弟子们又走向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方,从而使咏春拳在世界范围具有了一定影响力。

目前佛山地区的咏春拳传人中,比较活跃的主要有姚才支系的弟子姚祺、林瑞文、林瑞波、霍超等拳师的传人,有彭南的传人,有阮奇山的传人、还有白昌支系的传人等。总结归纳来看,佛山咏春拳主要存在以下不同传承脉系。

(一)阮济云——姚才——姚琪、林瑞波、林瑞波脉系

阮济云与阮奇山是近代对佛山地区和广州地区咏春拳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对奇才。两兄弟受教于霍保全,阮奇山同时得到冯少青的传授。阮济云在佛山的弟子姚才,他的再传弟子姚祺、姚锡、霍超、林瑞文和林瑞波将阮济云的咏春拳广传于佛山、香港和国外的一些地区,并成为现代佛山地区咏春拳的重要一派。阮济云后期将咏春传至越南。姚才师从阮济云,姚才的传人成为咏春拳佛山较为活跃的一支。目前,佛山市属于这一咏春传承脉系的有佛山姚才姚祺咏春堂拳馆、何海林咏春拳馆、佛山精武会咏春拳馆、陆柏衡咏春拳馆等,其中以姚才姚祺咏春堂拳馆最具代表性,其分馆遍布俄罗斯、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的杭州、沈阳、上海等地,现为咏春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基地。

(二)阮奇山——岑能脉系

阮奇山师从武术名家霍保全、冯少青,与叶问、姚才被门人誉称为“咏春三雄”,并与咏春拳另一知名人物张保切磋武艺,交往密切。其弟子岑能将二位师傅长处融为一体,武功精湛。1948年因生活所需到广州谋生,在广州大德路开设医武馆,1984年代表省体委参加全国民间武术汇演表演咏春木人椿;1989年岑能在广州成立“岑能咏春拳会”。在岑能等人的努力下,阮奇山这一咏春脉系发展壮大,广播世界各地。其另一弟子黄祯在传播咏春拳上也卓有成就。目前,在佛山这一脉系有佛山岑能宗枝黄顺昌、阮奇山弟子梁牛等。

(三)陈华顺——吴仲素——叶问脉系

叶问师从陈华顺(找钱华)学习咏春拳,由于陈华顺年事已高,师兄吴仲素代师授艺;后又师从梁壁(梁赞之子)习技。在1950年赴香港后,叶问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培养了一大批弟子,为咏春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叶问在佛山的弟子主要是伦佳和郭富。佛山南海的伦佳和郭富是叶问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佛山传授咏春拳的徒弟,郭富退休后,在南海夏北、平洲带动了不少咏春拳爱好者习练咏春。伦佳近20年来,在佛山也教授了不少弟子,在文华路附近设有精武会咏春中心培训点。佛山这一脉系的代表还有郭氏宗枝咏春拳馆、叶问香港再传弟子秦志权的咏春拳馆、平洲夏北村郭氏咏春馆等。

(四)黎叶箎——彭南脉系

黎叶箎——彭南咏春拳是近代鼎立于世界咏春拳界的一派,黎叶箎传下来的拳种自称为永春拳,与叶问等有较大区别。虽一字之差,但却是代表传承者对其本脉系流传过程及其特色的一种界定。彭南原学习咏春拳师傅招就,后改投黎叶箎。1986年,佛山精武体育会复会后,彭南开始在精武会传授咏春拳。1994年荣获“广东武林百杰”称号,门徒有:彭树松、彭树藻、陈树藤、邱隆兴、伦伙、韩广玖、甘家康等。在佛山彭南脉系有彭南咏春馆、昌艺永春拳馆、青龙武馆等。

(五)韦玉笙——张保——黄吉泉脉系

张保师从于佛山咏春拳师韦玉笙习咏春拳,同时兼学跌打正骨术。张保与阮奇山为好友,经常切磋武艺,均成为一代名师。在张保的推荐下,岑能投师阮奇山,成为阮氏脉系的重要人物。张保传人有黄吉泉、梁德源等人。张保这一咏春脉系比较低调,在咏春拳法上也比较特别。目前,佛山张保咏春传习者中比较活跃的为麦耀明师父,其师承为张保宗师门下弟子黄吉泉,2005年开设佛山耀保咏春馆。桂城南兴三路梁建华咏春馆也属于张保系。

(六)邓算——白昌脉系

邓算——白昌脉系源自冯少青班中咏春,主要套路是108式的先人指路咏春拳、108式木人桩,这两套功夫是冯少青晚年回到佛山所传下来的。因冯少青学艺有成后就加入军队,带兵杀敌、后又缉捕江洋大盗,被誉为清末民初咏春派第一打仔,直到晚年才叶落归根回到佛山教了一批徒弟,包括有邓算、阮奇山、阮济云、马仲如、陈磐石、赵简卿、罗厚普、劳光甫、区树、梁恩等。邓算弟子白昌为佛山南海小塘人,与邓算学拳多年,曾在南海的大沥、平洲和广州、中山以及英德等地教拳。这一脉系的特点曾为岭南咏春拳所学习。目前,这一脉系的代表人物是钟友权、吴儏晃等人。

三、咏春拳传承与发展的归因分析

(一)佛山市具有深厚的武术历史文化传统

佛山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在传统武术方面,是南派武术的发祥地。佛山曾出现了黄飞鸿(洪拳)、梁赞、叶问、李小龙(咏春拳)、张炎(蔡李佛拳)等武术名家。至今,洪拳、咏春拳、蔡李佛、龙形拳、白眉拳、梅花桩拳、太极拳等在佛山均有流传。近百年来,社会的动荡为这些武术在佛山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秩序日趋安定。但武术历史文化的惯性在民间延续。各种拳种在佛山民间或多或少均有传承。这为当今复兴传统武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广府文化为咏春拳的传承普及提供了文化土壤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处于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广府文化具有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特点。广府文化范畴下形成了医药、粤剧、陶瓷等子文化。佛山武术从一开始就浸染了广府文化。关于咏春拳的起源,广为人知的说法之一就是起源于红船弟子。红船是明清时粤剧演员的交通工具。粤剧演员们栖身的红船在船头安装了木人桩,以方便武生们练身手。有人认为这是咏春拳木人桩的原型。而粤剧艺人中不少为咏春拳的弟子,如名伶黄华宝就是佛山咏春拳的第一代。清末粤剧演员李文茂则是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头领,当时他以琼花会馆为据点将戏班中会武的人编为三军,他则亲任统帅;同时,他也是武术教头。此外,咏春拳的梁赞、洪拳的黄飞鸿等人也都是著名的中医。这些武术人士深受广府文化的熏陶,对传统哲学、医学、兵法等都有深刻的认识。这使佛山武术具有了深刻的文化生命力。

(三)海外传播对佛山咏春拳传承普及的反哺作用

在广东省,诸多拳种均有传承。关于广东拳种曾有“五拳”和“十三家”之说。其中流传最广的几种包括了洪拳、蔡李佛等。咏春拳在佛山武术界的威望并不是最高。但随着叶问在香港广授咏春拳后,咏春拳开始兴盛。与洪拳、蔡李佛相似,借助海外传播的道路,咏春拳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咏春拳的传播过程中,咏春的叶问脉系表现最为突出。除叶问、李小龙外,黄淳梁也为咏春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黄淳梁是李小龙的授业师兄。黄淳梁经过不下四五十回比武,获得了“讲手王”的美誉,在不断实践和印证中,总结撰写《讲手四十回》。从佛山到香港,从叶问教诲到黄淳梁实践,都循着删繁从简的改革路向。黄淳梁在“咏春功夫欧洲总会”创立人(德国)菲腊、拜耳的邀请下,将咏春事务扩展到海外,并多次应邀到英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去传授咏春拳学。黄淳梁的关门弟子李恒昌长期致力专门研究咏春拳的拳学理论、训练法,是国家咏春拳段位考核制度制定人之一。叶问的另一弟子张卓庆,是李小龙的师兄,曾因为亮相美国《黑带》杂志、编著出版10本咏春功夫专业图书,主演的第一部中国功夫教学片《咏春之路》而闻名于世,被广泛公认为当下最当红的武功最强的咏春拳人物之一。其在国外也开设武馆,广收咏春弟子。此外,咏春拳的另一争议人物梁挺在20世纪70年代后,将咏春拳发展至欧美各国。其本人通过开武馆、办杂志、著书、拍电影等途径,成为咏春拳的传播大使。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都市的特殊地位,加上,咏春门人的持续努力,咏春拳广播世界。改革开放后,随着港粤交往的开展,香港咏春拳又反哺其发源地佛山,从而促进了佛山咏春拳的传承普及。

(四)佛山市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

佛山自古以来都是南方商业重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下四聚”和四大名镇之一。在明清时期,繁荣的商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佛山经商,各种会馆林立。与此同时,武术在商业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上至乡绅、商贾,下至基层民众都纷纷学习武术。梁赞以一百两黄金为学费,学习咏春拳的故事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佛山精武会也是由佛山本土乡绅、商贾所创立的;鸿胜馆则面向劳苦大众传授蔡李佛拳,并一度成为广东最大的武术馆。佛山商业的兴盛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形成了武术的鼎盛时期。

如今,佛山的GDP已达到了9 500亿元,以佛山照明、美的、海天、格兰仕、东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佛山民族品牌的崛起,以及美国杜邦、法国汤姆逊、德国西门子、日本三洋、松下等国际品牌纷纷来佛山设厂,为佛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佛山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使富裕起来的人们怀念传统,龙狮、龙舟、武术等岭南传统文化的复兴,经济实力的支撑功不可没。

(五)佛山武术组织的积极努力

佛山具有深厚的武术传统,在佛山市活跃着佛山武术协会、佛山精武体育会等武术组织。在咏春拳的传承普及上,这些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2000年佛山举办首届禅、穗、港三地咏春拳黐手擂台赛,拉开了咏春拳现代竞技的序幕;至2016年世界咏春拳大赛,咏春竞技体系初步建成。来自全球1 128位海内外咏春高手汇聚佛山,咏春黐手、搏击对抗搬上了竞技的舞台,为咏春拳的体育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咏春拳易于入手的技术特点

咏春拳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咏春拳注重的是对反应速度的训练,对招式套路要求相对要少,对习练对象没有要求,多人、双人可以合练,单人可以独练,此外,辅助的工具还有木人桩等,既可以让初学者迅速上手,也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咏春拳实战性强,使用方便。咏春拳一切以实用技击为中心,拳快身活、防守紧密、进退快速、攻守兼备。更重要的是,在李小龙、黄淳梁、李恒昌以及佛山咏春脉系的长期共同努力下,咏春拳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讲求“武以德先、武以德立”“练拳兼修德”的拳言,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与拳击、泰拳、空手道等的交流中,自身又经过了科学化洗礼,能经受住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的考验。这是其广泛传播的技术层面的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源于传统文化,又经过科学化改造,是咏春拳传承普及较好的内在原因;佛山市开放的广府文化、悠久的武术传统、不间断的经济增长、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媒介的宣传推广是咏春拳保持传承普及的外在原因;武馆或分支传承是保持咏春拳多样性、保护咏春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通过教育系统,推行标准化习练套路、建立竞赛体系,完善配套的设施、制度、规则是实现咏春拳普及的必要手段。

(二)建议

进一步加强武术名人生平、典故事迹的挖掘整理,发挥媒介宣传作用,为推广普及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各拳种的科学化改造工作,制定标准化套路,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或健身内容在学校、社会进行普及和推广。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发挥武术协会、武术会馆等的作用,兼容并蓄,加强对地方拳种的传承。

猜你喜欢

咏春咏春拳佛山市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咏春拳
咏春
黄茑咏春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
假金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