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区边坡生态防护方法简述

2018-03-31耿若宸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防坡面黄土

耿若宸

(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 重庆 400020)

0 引言

边坡处理的生态防护手段越发的成为边坡处理中的首要手段。近十几年来,边坡生防成为了既能保证边坡防护稳定,又能保证周围环境不受破坏,是现代土木对环境友好性的重要体现。

不得不说,国家对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项目相当重视,在国务院下达的[2000]31号文件,便提出了关于对于绿色通道的项目任务,土木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提上议程,这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边防以及整个工程建设。

1 研究进展

1.1 黄土地区

在我国,占有我国6.3%的国土面积的是黄土地区,约为64平方千米。而在甘肃、陕西、山西等省,黄土区分布更为典型,其地区的黄土分布面积广,黄土层厚度大,并且具有地质时期形成的黄土地层。黄土的厚度在各个地区各不相同,从几米到几百米都有出现。

1.1.1 黄土地区地质概况

类似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阻碍了我国道路发展,而究其原因是因为黄土地区冲沟,河谷区谷坡陡峻和地形沟壑纵横的地质原因。而对于长线状的高速道路,交错纵横的沟壑,谷坡陡峻的地貌背景下,以及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构造环境再加上当地地貌,使黄土地区更为独特,修建高速公路时考虑的到黄土源、梁、赤区特点,因为地质条件限制和技术要求制约,大量开挖成为了必要手段,故而建成大量高陡的公路黄土边坡。故而,将生态防护运用于黄土地区高陡边坡的技术迫在眉睫。

1.1.2 黄土地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边坡的破坏形式包括了坡面破坏与坡体破坏,则防护技术上来讲,黄土地区的防护手段也得对应分为坡体防护和坡面防护两个方面。

放缓坡比、支挡和加固是坡体防护技术的三大常用手段。

坡面防护技术则作重于植物、工程以及复合型生态三个方面的防护技术。而在如今的工程防护技术中,护面墙、骨架护坡以及挂网喷浆成为了主要型式。

1.2 低丘地区

在我国,丘陵地区的面积约有一百万平方公里,在全国面积中占有不小比例。从南到北主要依次是辽西,淮阳以及江南丘陵等。其中,低丘陵地区也不占少数,低丘陵地区边坡生态防护也成了如今生态边坡防护的重点问题。

对于低丘地区高切方边坡,首要问题是稳定性的达标,但在这个方面,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尤其是在工程费用相当的时候,生态防护的手段应该被优先考虑,如膨胀土切方的边坡等不良地质,在边坡的防护处理中,采用边坡生防可有力的降低滑坡诱发的可能。

坡面生防中的植物选择上首先要考虑速生快覆型植物,喷混植生防护对于低丘地区贫瘠的岩质边坡有很大作用。在雨水时节,加大速生型禾、草和矮灌型等植物的种植,并使植株迅速生长以覆盖坡面。

其次,还要做到草、藤、灌、乔等植物多样化和立体化种植。边坡植物生防应该选用多样化的植物,在坡面具有一定工程措施之后可种植草灌型植物,其好处有:①能够多层次利用水、光、热等资源,有利于生物质积累;②植株立体上分布深广,这不仅使吸收养分面增加,同时增强固坡效果,从而稳定边坡;④多元化的植株组合做到了各生物互利互补,避免单一植株易发生退化的情况,同时混合种植多种植物大大增加多样性和稳定性; 多植物立体混种模式作为自然生态植物,延长边坡绿化时间;⑤多层次植被形态能有效缓解雨水直接冲击与边坡表面,防止水土流失。

1.3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土质成分较为复杂,既有棕壤、褐土以及黑护土带,同时在湖泊地区又遍布着沼泽土和盐碱土。土壤坚硬且干燥,使土地丧失了大量的肥性,从而使边坡植被破坏的相对严重。

生态适应性、先锋性、和谐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五大特性是边防植株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孔东莲,郭小平,赵廷宁[15]对这五大特性的解释和利用则相当充分。

关于选择生防植物的问题,孔东莲,郭小平,赵廷宁[3]认为要按照裸露边坡植物选择原则为依据,首先保证裸露边坡周边生态环境和植物的调查分析研究,确定植被情况、当地植物种类和其生长特性,挑选适应强的植物。

同时应该收集裸露边坡的资料以保证恢复,包括地质、地貌、地形、面积等具体实地资料以及立地条件资料。

还要生态修复边坡需要的立地条件也必不可少,对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室内外比较试验,从中挑选出最适宜的植物品种。

2 结论

边坡生态防护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是现如今社火舆论的焦点,不只受到土木从业人员的关注,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的主要源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环境的保护缺乏协调,这不仅制约了社会发展,还对人们的生存产生了威胁。因此,在今后的土木工程学习和研究中,类似于边坡生态防护这样的更绿色友好的建设方式应该更多的被选用。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如何做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使我们不能停止思考的

[1]杨惠林,黄土地区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2]刘海松,黄土地区公路高边坡防护方案优化选择研究,西安,长安大学,2006

[3]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路基边坡防护类型与构造要求(<路基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科题交流资料).2001.

[4]Fredlund D G and Krahn J.Comparision of slope stability methods of analysis.CanadianGeotechnical Journal, 1977:14

[5]GR.Dodagoudar, GVenkatachalam,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s using fuzzy sets theory,Computer and Geotechnics, 2000, 27

猜你喜欢

生防坡面黄土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超音速流越过弯曲坡面的反问题
生防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特性与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巨大芽孢杆菌L2菌株生防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