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ID理念的承德市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分析

2018-03-31胡希冀侯丽华胡希宇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承德市功能区防洪

胡希冀 赵 明 侯丽华 胡希宇

(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系, 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 承德 067000)

被誉为“华北绿肺”的河北省承德市,是京津冀重要水源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将承德定位为:加快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贫困问题。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不仅是承德市为北京和天津涵养水源,阻断沙源做好京津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任务,更是承德市自身生态系统化建设和加速农民脱贫致富的要求,对于承德市立足当前,把握住发展主动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承德市海绵承德试点区已于2017年公示,海绵城市在承德的建设将于2018年逐步展开,本文从承德市现存的问题出发,拟分析承德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需求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水生态需求

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战略问题,恢复城市河湖水系生态岸线。

承德市地处“四河之源(辽河、大凌河、潮河和滦河)、两库(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上游、两沙区(浑善达克沙地和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前沿”。自 2000年以来,承德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治理四河流域水土流失约5750平方公里。通过一系列的治理工作,承德市项目区森林草地覆盖率从35%提高到75%,承德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7%,坝上地区沙漠化面积比二十年前减少了近37%。

《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下:

1)承德市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升;2)承德市用水总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3)承德市用水效率有进一步的提高;4)承德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5)承德市山水园林特色更加彰显;6)承德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确立。

承德市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增加地下水补给,有效促进本区域水资源的合理保护,为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国家战略是一个强有利的补充。

在不影响雨季防洪的前提下,对承德市旱河等加装混凝土盖板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工作,使其能够到达蓝线控制的要求,使其能够承担正常的生态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修复和低影响开发,来实现承德市在适应不同极端的环境和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像海绵一样吸水,降雨时可以做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四步走,将降雨留存住。需要用水时像拧存水的海绵一样可以将之前存储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承德市面源污染控制的措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都能得到体现和实施,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削减承德市的城市面源污染意义非凡。

2 水环境需求

城市面源污染要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在当前的环境形势下,城市里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水环境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主要是现在的城市建设模式大部分重点都放在了排水上,而忽略了生态保护。由于城市建设,大量的地下空间被占用,大量的地面被硬化,不透水的面层越来越多,这样地标的污染物不断累积,原有的河道不断被填埋,水环境容量不断减小。

城市建设要求满足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水水质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而且水质要优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当城市存在流动河流时(如武烈河),要求其下游断面的主要水指标不得低于上游断面的水指标。

3 水资源需求

要大幅提高再生水、雨水回用率,减少管网漏损。

目前,承德市中心城区的再生水利用率为 25%,主要是污水的再生利用,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有较大差距。承德市是山区城市,进一步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需要增加能耗。承德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30.4毫米,最大年降雨量835.5毫米(1959年),最小降雨量326.7毫米(1989年),通过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承德市的年均年降雨量其实并不算高,如何充分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做到雨水资源充分利用,收集源头的雨水和分散的雨水,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一系列政策,可以提高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环卫和工业回用等方面水资源的利用率,其结果是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公共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减少雨水、城市污水的排放。规划到2020年,承德市再生水达到30%,雨水利用率达到5%以上;承德市需要改造老旧管网,减少管网漏损。

4 水安全需求

城区排水防涝要明显好转,城市防洪要全面达标。

承德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解决已建城区的暴雨内涝问题。承德市老城区现状雨水管道重现期多为1—2年,标准普遍偏低。老城区建设时代久远,缺少整体规划,旧版本规范对日照间距控制不严,导致建筑物相对比较密集,小区绿化相对少,硬化地面较多,小区绿化率低,下垫面硬化比例较高,径流产生量大,在自然降雨发生时缺少弹性应对,承德市处在山区,市政道路宽度较窄,暴雨时容易产生内涝。而老城区改造难度大、如改造,对城市正常运转影响比较大。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通过基于LID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构建LID绿色雨水系统,对降雨径流从源头上进行削减。其次结合老旧城区改造及市政路网维修维护,提升地下雨水管道系统的标准。综合发力解决重点积水区的内涝问题,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海绵城市建设遵循优化生态的原则,将自然处理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排水安全。

武烈河的桑蚕桥上游的防洪标准并不高,上二道河子桑蚕桥以上至区界之间,两岸(含双峰寺镇)河长约15km,该段路线防洪以101国道路堤为主,部分路段的防洪标准略低,其最高标准仅为20年一遇,与之相对比的武烈河的桑蚕桥下游防洪标准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不同河段的防洪标准不同的现象,上游段现状的防洪标准为20到50年。

依据《承德市城区防洪总体布局实施意见》部署安排,滦河干流的防洪体系按 50 年一遇的标准划定治导线,并按此标准修建堤防等防洪工程体系。目前南区的滦河段五平方公里起步区内和大学园区内的防洪堤已基本完成,已建防洪堤左堤岸长 5.27公里,右堤岸长 11.47公里,防洪标准按 50 年一遇设计。

承德市城区内现已建成小型水库 3 座,分别为高新区白河南水库、双桥区大庙水库和承德县天外水库,3座水库总库容 49.1 万立方米,调洪库容 19.41 万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其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5 结论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加快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承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拟解决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承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生态的现状及需求,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期规划和建设指标和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国务院办公厅.20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J].建筑节能,(11):41-43

[2]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实践与思考[J].王宁,吴连丰.给水排水.2015(06)

[3]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王诒建.规划师.2016(05)

猜你喜欢

承德市功能区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