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

2018-03-31张道明王丹丹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屋顶屋面传统

刘 平 张道明 王丹丹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61006)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的研究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关键的就在于突出屋顶结构建筑特色,并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等方面的要求对整个中国古代建筑进行研究。在中国古代建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技术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必须调动相关资源相互协调,这一点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的研究应用尤为关键。由于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的研究应用来说,由于其具有周期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范围覆盖中国各个区域、内容关联建筑结构的方方面面等特点,对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来说作用巨大,所以,面对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其逐渐普及和应用有利于将来的建筑工程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因此亟待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研究应用。

1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的种类

在建筑中,屋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但有遮挡的作用,还具有显著的装饰作用。我国古代建筑多拥有独特的屋顶造型,将曲线与直线有机结合起来,飞檐能够向上翘,令屋顶拥有更强的采光作用与排水作用,并令建筑物拥有更强的美感。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屋顶是极富特点的组成部分,融合了深厚的古建筑文化。

在朝代更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也持续变化,种类越来越多,逐步建立了极为严苛的等级制度,共九个等级,这之中,最高等级是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硬山则是最低等级的屋顶,在下文中,笔者将就常见的古代建筑屋顶展开论述:一是庑殿顶: 这种屋顶的四周都是斜披,其正脊数量为一条,斜脊数量为四条,屋面存在弧度,在宋代的时候,人们将其叫做四阿顶,北京的太和殿屋顶就是典型的重檐庑殿顶,这种屋顶的级别最高。二是歇山顶:这种屋顶具体包括两部分,即庑殿顶与硬山顶。歇山顶也被人们叫做九脊顶,这是由于歇山顶有四条依脊、四条垂脊,此外,其还存在一条正脊,也就是说其共有九条脊。歇山顶的具体包括重檐与单檐两种,天安门为典型的重檐歇山式,颐和殿为典型的单檐歇山式。三是悬山顶:悬山顶运用的是双坡的屋面,屋面上有一条正脊,有四条垂脊,屋面两侧对外延伸至山墙外,所以这种屋顶也被人们叫做挑山顶。四是硬山顶:这种屋顶的屋面为双坡,且和山墙持平。五是攒尖顶。这种屋顶多运用圆形平面,亦或者是使用多边形的平面,并没有设置成正脊,其屋顶的最顶端有多条屋脊交叉。六是卷棚顶。这种屋顶的运用了双坡的屋面,其正脊并不显著。

2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设与发展的精神和理念

2.1 人文主义精神的鲜明体现

站在某种视角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其本质即为一种人本文化和人伦文化。人本主义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逐步延伸至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各个角落。而作为人民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文化载体,建筑显然也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精髓。

2.2 文化底蕴高深醇厚

文化礼制伦理观念都中国古代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宫殿、帝王陵墓、宗教建筑和城市规划等,或多或少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风格独特的建筑类型,特别是以庄严、恢弘的规模而著名,可谓是举世瞩目,而它在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体数理构图比例等方面的技巧和构思也可谓登峰造极。

2.3 追求“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地位。先民们从敬畏自然,逐渐发展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以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过多依赖于自然环境,期盼风调雨顺,先民们一碰到天气的变化都十分敏感,因此也和环境、宇宙的自然生命形成了互相依存的文化心态。

2.4 建筑美学的体现

建筑美学(视觉)直接表达(全面或部分)真实的屋顶结构(全部或局部),注重建筑装饰视觉化与艺术化的效果。建筑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或形态直接展现各种装饰形式等。建筑的美学的内容并非以展现结构为目的,“无形”的结构更具有美感,只以纯技术成就建筑,也成就建筑其他之美。达到建筑美的策略实际上是更大的范畴,全部建筑立面背后都会有建筑美学在支撑。各种建筑材料的构架方式各不相同,各种构架在建筑上反映的构图方法也不同,在历史的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论证。相同种类的材料,如果改变其组织方法,形成的构架与构图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建筑屋顶结构的表现与技术合理性的结果,二者合二为一,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构思成为现实。

3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面对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古文明的历史积淀,面对我国辉煌灿烂的建筑文化和传统精神,如何良好地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价值,完美地和现代文明相结合,进而设计和创造出带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极具现代性的建筑,是目前我国建筑师应对的巨大挑战。

3.1 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

古今中外,象征与隐喻都是建筑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重要手法,传统建筑的象征与隐喻侧重于表达内心朴素的思想,象征着方向、节令、风向与星宿等。我国当代一些在建筑本体基础上的象征与隐喻建筑含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3.2 建筑文化的传统再现

传统再现即为在保护和重建有特殊地位的建筑,对带有特定文化氛围的街区进行模仿,充分保护原有文化结构,进而达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目的。强化或简化传统、地方建筑的基本构筑与形式,充分展现形式特点,从形式上创造一种视觉上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并且有机结合建筑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与乡土文化,巧妙地使民族化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化设施浑然天成地合为一体。

3.3 多元化应用传统符号

传统建筑文化是以各种形式的传统符号来表现的,符号感展现给人的就是标志感,人们对部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一些现代建筑设计也使人印象深刻,符号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传统建筑文化要素。符号作为建筑中较小的结构与单元,大部分是设计和建筑者门长时间研究积累的成果。传统符号必须具有多元化的应用形式,而非对古建筑的生搬硬套和简单的堆砌。现代建筑必须利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充分展现传统符号的深刻精髓与文化内涵,重视细节与整体的协调性。

3.4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

我国民族聚居的最大特点就是大杂居、小聚居,我国少数民族有五十五个,相比汉族的建筑,少数民族的建筑业风格迥异、独具特点,使得我国建筑的总体风貌更为充实和丰富。诸如藏族佛教建筑,维吾尔族、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傣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等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并各自形成体系,其中最经典的建筑作品堪比世界建筑艺术精品。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在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闪闪发光,和汉族建筑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建筑。

4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的特征与艺术特色

4.1 唐宋时期屋顶结构

秦汉时期的屋顶结构缺乏科学性,且造型比较简单,美观性不足。在唐宋时期,建筑屋顶结构形式得到有效发展,其举架、起冲、出冲都相对舒缓很多,且斗拱方面有较大的上出,在这种结构形式下,屋顶的舒展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举折与举架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技术,不仅能够明确屋架高度,还能够明确屋面的坡度。举折是宋代的一种称谓,举架为清代的一种称谓,两者在做法上有明显不同。在度量屋面坡度的时候,应充分考量建筑等级,并对屋面所运用的材料进行考量。在运用举折的方法时应先明确脊的高度,随后在明确各个椽的斜度。在运用举架的方法时,应从檐部入手,从上到下陆续加强椽子的斜度。在这两种技术方法的作用下,古代建筑屋顶的结构风格更为突出,能够有效地掩盖凹凸方面的误差。唐代的建筑与之后的建筑相比,举架相对平缓,且各个步架都不是等距离的。

比方说佛光寺大殿屋顶,其举架平缓,令屋顶曲线更为低矮,如果视距不足,将无法看到屋顶。比方说太原晋祠,这之中圣母殿的屋顶从属于重檐歇山顶,角柱明显生起,尤其是相对于上檐,生起格外明显,在建筑外形上,令人觉得柔和。另外,柱上的斗拱会出跳,下檐是五铺作,上檐是六铺作,斗拱方式更为复杂,赋予建筑物更多的美观性。将宋代太原晋祠与唐代佛光寺对比来说,宋代建筑的斗拱要小很多,从而将其和挑檐木行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得第一举架能够有效提升,进而令檐步架进一步减短。除此之外,第二举架相对于第一举架低很多,唐宋两时期的建筑都是如此。在唐代,柱子生起这种做法出现,在宋代,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在明清两代,这一技术却消亡了。柱子生起这一技术能令檐口拥有更加舒缓而美观的曲线。就这些方面可知,唐代建筑所具备的特点流传到宋代,并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宋代建筑拥有更加精巧的屋顶结构。

4.2 明清时期屋顶结构

清明时代,建筑步架的距离能够灵活设置,且这些距离是均等的,另外,在对步架和举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基本定型。秦汉时代,屋面是直线的,直到唐宋时代才开始出现了曲线,且因为举架相对平缓,所以屋面曲线柔和很多。在建筑举架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举架高度逐步增加。在清代,举架模数出现,屋面曲线日趋完美。建筑所带有的美感是人类持续摸索而来的,其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

比方说庑殿顶,其最初带有四条垂脊,且都是直线的。因此在造型方面,灵活性不强,未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屋顶起翘的问题,针对此,古代工匠持续总结经验,推山法应运而生,令庑殿顶在造型方面更加柔和。这种方法具体有两种,一种是步架推山法,二是不等步架推山法。这之中,步架推山法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推山法自庑殿顶脊步架起始,依照金步架的趋势,逐步推出山面。这之中的具体做法为:先令檐步架稳定,不出现任何挪动,随后再将金步架推出,依据檐步架的百分之十而确定推出距离,将金步架向外推出10公分后,剩余的90公分的百分之十,再由金步架向外推出,推出9公分之后,随后的81公分,金步架再推出百分之十。比方说北京太庙所运用的就是推山法,使得屋顶的曲面更加柔和,促使建筑更为大气。再比方说歇山顶,其具体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两面坡顶,另一方面是山面收山。在建造歇山顶的时候,收山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自山面檐柱中线开山,依照向内的方向而收进固定两侧的山花。该方法令屋顶结构发生了变化,就视觉方面而言,不但不会使得屋顶非常庞大,还使得屋顶的艺术性加强。自唐宋直至明清时代,收山距离持续减小。

5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的文化特色

5.1 屋顶结构上的脊饰

屋顶脊饰为屋面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屋顶的表层。自正面来看,建筑屋顶正脊带有横向的直线。脊饰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古代建筑屋顶上,最早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有压住瓦片的作用,能够提升瓦片的稳固性,防止瓦片被大风吹落;二是有屋脊收口的作用;三是在屋脊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引用带有动物图案或造型的装饰构件,脊饰开始拥有装饰的作用。将走兽类的装饰应用到屋脊时,需要依照严格的顺序,仙人位于最前端,随后是走兽,最终是戗兽,此外还多在其旁边设置一只。在设定具体的走兽数量时,还应该从房屋所对应的等级、建筑大小等方面入手。当前最高等级是九个走兽。

5.2 屋顶结构上的色彩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色彩也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彰显出道家与儒家思想。道家的阴阳五行学涉及到“红、黄、青、白、黑”这几种色彩,每一种色彩都有不同的含义,对应着天地中的五大方位,这之中,黄色所代表的是大地的颜色,是最为绚烂的颜色。另外,黄色是我国古代等级最高的色彩,能够充分彰显我国古代森严的等级。皇室是我国古代的最高等级,其将黄色运用到宫殿屋顶之上,另外庙宇与陵等也多运用黄色屋顶,黄色能够充分彰显皇室的威严;在皇帝祭祀的场所则多运用蓝色屋顶;王府等地的屋顶为黄绿混合;普通老百姓则因为处于最底层,其屋顶为灰色。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日新月异,也逐渐更新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理念,推动了思想的进步,尤其是当前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研究应用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这一问题逐渐发展成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全新的趋势。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屋顶结构建筑特色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有利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还极大推动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此,为确保中国建筑工程发展良好的趋势,可以加强对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结构建筑特色的研究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方面的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建筑工程传统管理问题的矛盾,通过先进的发展理念与高科技技术,极大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1] 韩丽莉,柯思征,陈美铃. 容器式屋顶绿化在古建筑中的应用——以上海黄浦区政协人大屋顶绿化为例 [J].中国园林,2015(11).

[2] 王赫,王炎松. 基于文化传播与审美心理的中国古建筑屋顶曲线起源初探[J].华中建筑,2015(11).

[3] 化凤春,李道国. 中国古建筑屋顶曲线变化 [J].江西建材,2014(11).

[4] 李扬,汪梦瑶,刘平,张道明. 浅析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地域性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

[5] 翟聪聪,张建广,马朝帅,王晨阳,徐曼. 基于SketchUp的古建筑屋顶建模技巧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

[6] 李函. 谈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顶的营造意境之美 [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7] 何美姣. 古建筑屋顶形式及其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J].建筑知识,2013(10).

[8] 李媛. 论中国古建筑屋顶的装饰特征 [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

猜你喜欢

屋顶屋面传统
借“光”生财的屋顶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场屋面火灾引起的思考
屋顶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屋顶的雪(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