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03-31孟建广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夏热冬新风墙体

孟建广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从当前现状来看,绿色建筑技术本身包含了新风技术、墙体技术以及玻璃绿色技术。与传统技术模式相比,建立于绿色技术之上的新型建筑措施具备突显的节能性,因此尤其适用于夏热冬冷的典型地区。这是由于,处于冬冷夏热区域的各种类型建筑物都要暴露于极端气候中,因而亟待借助降耗措施以及节能措施来优化建筑物的综合效能。通过全面引入绿色建筑的举措,应当能在根本上突显绿色技术拥有的独特节能优势,因地制宜实现了优化建筑节能成效性的宗旨与目标。

1 冬冷夏热地区现有的建筑施工现状

对于具有夏热冬冷特征的很多地区而言,居民在冬季通常都会感觉到很难忍受当地严寒;然而到了夏季,居民又会感觉到难耐的炎热感。受到此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上述地区截至目前仍然没能真正接受多样化的绿色建筑措施。然而实质上,针对室内现有的整体热环境如果能够着手加以改善,则不仅有助于保障居民应有的舒适度,同时也在根源上杜绝了多样化的外在影响。但从现状来看,绿色施工技术运用于冬冷夏热区域仍然表现为如下的缺陷:

1.1 建筑材料受到降水浸泡

对于较多的冬季寒冷以及夏季炎热区域,全年很可能超出2000毫米的年度降水量。这是因为,上述区域很可能表现为六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降雪以及降雨。到了春末时节,上述地区还将会频繁表现为延绵阴雨。在此种状态下,某些建材将会遭受雪水或者雨水的长期浸泡,因而减损了其自身具备的优良性能。为了着手改进现状,针对各种类型的绿色建材都要致力于优化其热工效能,确保其即便遭受雨水浸泡那么也不会减损综合性能。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应当倾向于选用耐老化并且抗发霉性能优良的绿色建材。

1.2 较大湿度的影响

冬冷夏热地区整体上呈现 75%左右的全年平均湿度,因此相比来讲,上述地区体现为较高的总体湿度。在当前现有的状态下,针对上述区域如果要开展施工建设,那么通常需要依赖于除湿措施。然而实质上,如果单纯凭借空调来实现全过程的除湿处理,那么将会耗费 50%左右的整体能耗。与此同时,运用空调除湿的方式通常也很难保证冷媒的适当性,因而倾向于消耗偏多的建筑物能耗。上述地区即便拥有较强的太阳辐射,然而受到日照天数的约束,通常也很难有序配置太能辐射能。

1.3 绿色建材很难确保持久性

受到剧烈变化的气候影响以及天气影响,某些地区在当前状况下已经超出了40摄氏度左右的整年温差。在较短的时间段里,温差变化也将会表现得尤为突显。因此,绿色建材如果处于极端性较强的温差变化中,那么自身具备的粘结性、防火性、保温性、耐久性以及防水性都将会遭受减损。经过特定的时间段之后,某些建材将会表现为退化的状态,因而耗费了较大比例的施工资金。此外,某些新型的绿色建材由于无法维持自身具备的物理性能,进而呈现迅速老化或者出现裂缝的趋向。

2 绿色建筑技术的具体适用

进入新时期后,绿色建筑涉及到的有关技术措施正在实现突显的改进。因此相比来看,绿色建筑技术体现为独有的实效性以及节能优势,针对建筑物在各个时间段消耗的常规能源都能予以显著压缩。从目前来看,绿色技术与当前阶段的建筑施工正在致力于紧密结合,进而全面优化了整体上的建筑节能实效。具体而言,绿色建筑技术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应当包含如下要点:

2.1 关于绿色新风技术

近些年以来,某些写字楼、城市中档住宅以及高档住宅都适用了新风独立系统,上述现状在客观上突显了绿色新风技术的价值所在。在全面适用通风措施的状态下,针对现有的通风措施如果可以将其改造成被动式的,那么将会突显更高层次的节能成效。针对新风输送的全过程而言,风机盘管具备突显的适用优势,其中包含多样化的盘管类型。

具体在选择绿色的新风技术时,应当能够将其限制于较高送风效率以及较低层次的内部能耗范围内,确保其符合均匀性以及稳定性的风速。在当前现有的各类送风技术中,置换通风应当构成其中核心性的通风措施。通过适用上述的通风措施,对于住户自身体会到的噪声、吹风感以及其他日常影响都能予以显著降低。除此以外,运用上述通风措施还有助于回收热源,对于新风存在的水分予以全面过滤。因此可以得知,绿色新风措施运用于当前建筑物有助于突显环保性、健康性以及洁净性的综合优势。

2.2 关于建筑玻璃的绿色技术

对于建筑玻璃适用的绿色技术较多体现于冬冷夏热区域。与传统玻璃相比,绿色建筑玻璃更加能够隔绝较多的外界热量。遇到炎热夏季时,对于外在性的热量予以全面隔绝;到了寒冷冬季,玻璃绿色技术还可以吸纳外界太阳能,针对当前现有的室内温度予以长期维持。从根本特征来讲,具有绿色特性的建筑玻璃应当包含各类特质的新型玻璃材料,因而呈现了较高层次的隔热特性以及保温特性。在联合适用上述绿色技术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匹配当前现有的各类建筑物隔热性以及保温性。

近些年以来,技术人员正在尝试将外层与内层的中空玻璃进行全面整合,进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建筑玻璃类型。在实现上述改进的同时,针对某些建筑玻璃当前现有的节能实效性予以优化提升。例如:针对太阳辐射如果要予以显著降低或者对其进行反射,则有必要凭借热反射性质或者吸热性质的建筑玻璃。然而相比来讲,上述两种类型的建筑玻璃都设有相对较高的传热系数。因此为了改进现状,应当全面整合两类建筑玻璃,确保在中空玻璃的特定位置上填充某些气体。在显著减少传热系数的前提下,对于太阳辐射予以科学控制,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冬季保温的实效性。

2.3 关于建筑墙体的绿色技术

墙体绿色技术通常涉及到中间层的墙体保温、墙体内保温以及墙体外保温。具体在适用时,应当能够紧密结合现有的建筑物形态以及建筑物的其他特征,因地制宜选择与之相应的绿色技术。只有在兼顾各项要素的前提下,才能突显较高层次的墙体施工实效性。相比而言,如果能将外保温手段适用于外墙施工,则可以拥有更加突显的保温效果以及热工性能,对于建筑物现有的寿命予以延长,同时也缩减了整体上的施工投资。

与此同时,内保温技术更多关注了隔热性,针对保温系统可以添加外墙抹灰或者运用EPS粘贴的措施。因此可见,上述保温系统通常都会包含聚苯板、粘结性的胶浆、面层以及基层墙体的节能涂料、玻璃纤维网以及其他关键部分。从整体上来讲,针对建筑墙体适用的绿色技术体现为更小的空间占用,对于某些潜在性的墙面裂痕予以避免,对于防水性能加以全方位的优化。

建筑物如果处在冬冷夏热的典型地区,那么将会呈现较显著的外墙变形以及墙体收缩。对于上述现象如果要着手加以处理,则要结合空心性的混凝土砌块以及硅酸盐制成的砌块。同时,冬冷夏热区域现有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多变性,据此应当运用EPS材料、粘结砂浆以及网格布来实现相应的隔热处理。针对中层或者高层的城市住宅而言,应当将其限制于每平米80元以内的外墙施工造价,避免其表现为相对较高的建筑造价影响。

3 结束语

近些年以来,绿色技术正在更多适用于当前现有的建筑领域,而与之有关的各项绿色节能举措也获得了突显的优化与改进。受到气候独特性的影响,很多夏热冬冷的特殊区域都在着手引进全新技术举措,在此前提下杜绝水能与常规能源的较大消耗。截至目前,与绿色建筑密切相关的各项节能举措都在受到关注,但从根本上来讲仍然欠缺完善性。在未来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要归纳经验,确保将多样化的绿色技术全面适用于冬冷夏热区域的建筑物施工。

[1]石艳.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与问题研究论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76.

[2]徐畅.夏热冬冷地区超高层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初探[J].华中建筑,2017,35(07):44-47.

[3]韩秦.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82.

[4]程志军,叶凌,陈乐端.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及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03):22-26+77.

猜你喜欢

夏热冬新风墙体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夏热冬暖地区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
站在“TOD”新风口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夏热冬冷地区地表水源热泵住宅供热应用分析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夏日清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