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人类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2018-03-30刘庆云戴春勤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刘庆云,戴春勤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经济依然在全球占主导地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理念、无序的世界政治环境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等无一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代的发展呼唤理论的创新,作为对这些时代发展的全球性难题的回应,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对于世界各国人民寻求发展困境新出路都是一个绝佳的示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已有7年,在这几年间从最初《中国发展白皮书》中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到现在明确写入《联合国宪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极大推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将其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浩瀚五千年文明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是我国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指导,同时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繁荣、实现人民长治久安的一剂良方。

(一)儒家“天下大同”思想

孔孟儒学追求的“仁”最终指向就是“大同社会”这一具有理想化色彩的美好愿景。《礼记·礼运》中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其实就是孔孟儒学最初追求的“大同社会”的最好体现。

儒家文化中包含浓郁的“家国天下”情怀,这是民众对于国家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的情感皈依与心理认同。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167。“天下”是最高形式的社会共同体,家、国、天下相互连结,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另外,儒家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包容性和文化吸附性,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140,正是儒家这种睦邻友好的态度,使其他民族对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心理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中华民族才得以形成并长久的存续。《孟子·尽心上》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礼记·大学》之中也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道,北宋张载有“横渠四句”传世,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是关于“平天下”的中国传统思想之精髓,可以说古代的仁人志士素来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而且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绵延数千年,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儒家社会伦理还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儒家倡导“克己复礼”,其实就是要求人克制自身欲望,按照人伦道德规范参与社会生活。“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1]115,人之所以区别于牲畜、草木,就在于人有“道”,而这里的“道”不仅是指人类本身的伦理道德,更包含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92儒家一直将仁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为此远大的理想奋斗终身,而如今,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必须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也必须承担大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秩序而努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精髓“天下大同”思想的继承发扬和当代阐释,其“家国天下”的广阔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我们如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精神基础,儒家“天下大同”思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精神向往,不仅为中国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也为世界的和平稳定提供了一个可循路径。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毕生所追求的理想,代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共产主义不仅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也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实现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使整个人类的命运会凝成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更高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马克思指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基础条件,“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3]43,资本是集体创造的,应该为集体所共有,作为公共资源为广大劳动群众所占有和服务,在马克思看来,要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先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平衡社会财富分配程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就是要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类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世界各国一起分享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红利,这同马克思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相一致的。

其次,马克思讲明了“联合”对无产阶级解放以及对“自由人联合体”形成的作用,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从古至今,无论何种社会形态之下,无产阶级一直是人数最为众多同时也是最受压迫的阶级,备受压迫的个体无产者要想同压迫者相抗衡,就必须联合起来壮大力量,“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3]47。马克思还强调了无产阶级联合的目标,那就是消灭阶级对立,当世界上没有阶级之分,摆脱了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压迫与被压迫,人类才能真正结成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向世界描绘了一个人类共同的愿景,那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真正的共同体”,也是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联合体”,这种社会形态会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最高的社会形态。在这个“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作为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的解决方案而提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则是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和根本目标而提出的,二者都深切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产物,同时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永恒生命力和强劲时代活力的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当前人类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实践基础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诞生,也是在回应时代发展问题的需要。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世界整体呈现出和平状态,但是近年来局地“热战”也是时有发生,战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增长态势,但在这个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时爆发,生态危机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这些都是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实践基础。

(一)经济竞争失范

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一直是以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为主的,且贸易规则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中国申请入世时也是接受了许多不平等的贸易规则才得以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今在既定规则之下,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壮大,成功跻身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列,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创伤,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已经渐渐回温,但美国等经济强国为了巩固自身经济利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自2018年3月起,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压进行贸易战,另一边方面美国拒绝履行自身职责,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万国邮政联盟,破坏WTO机制;欧盟一体化进程也在希腊、英国等国脱欧之后受到重创,既定贸易规则丧失应有的约束效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挫,如何维护现有的经济全球化秩序,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机制,关乎中国的国家经济利益,更关乎全球经济发展能否得到长足有效发展。

(二)政治格局失秩

二战之后逐渐建立起以联合国为主导的世界事务格局,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世界事务中,受“冷战”思维持续影响,一些资本主义大国动辄绕过联合国或者完全无视联合国决议对别国的国内事务进行政治干预、武装干涉,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严重冲击了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有积极作用的国际规则、国际法规和国际伦理[4],局地热战、恐怖冲突不断,世界和平格局遭到严重破坏。另外世界民粹主义、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抬头,美国频繁退出各国际组织和国际性条约,尤其在美国通过页岩技术革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之后,美国连最后一点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的动力都没有了[5],而美国一旦退出自己建立的全球政治格局,以美国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就会发生剧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内部矛盾也会开始激化和显露出来。

(三)生态环境失衡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农业文明时代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依然占领统帅地位,资本家为追求巨额经济利益不断地对人和自然进行压榨,造成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恶化,全球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面临巨大的生态危机。尤其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激增,工业农业迅猛发展,加之战争和社会动乱频发,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规模不断扩大、强度不断深化,如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重工业生产排污不当使大气污染、水污染进一步加剧,还有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从南极到北极、从高空到深海都留下了人类开采的印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垦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生物链断裂,这些生态难题无一不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全球合作

经济竞争失范、政治格局失秩、生态环境失衡,这些无一不是当前人类所需要共同面对和克服的难题,在此情况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帮助破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的理念,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更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中国都始终走在全球合作、互利共赢的前列。

当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能仅仅依靠中国,中国的角色也并非像二战后的美国一样主导着新的世界格局的建构,中国始终同世界的其他各国一样是和谐世界的建设者,是更公正更繁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维护者,是平等互利政治新格局的捍卫者,同时也是青山绿水生态新地球的保护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就引来世界各国的极大认可,许多国家纷纷响应这一理念,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帮助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捍卫世界政治新格局、保护和恢复全球生态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早已形成并将持续发展,我们的世界也将朝着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方向前进。

(一)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在经济领域,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南北不平衡,要想实现经济发展互利共赢必须打破传统的经济利益分配原则,树立“非零和”观念,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经济利益共同体,二者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冲突对立关系。世界经济的长期繁荣要求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需要建立起新的更加公正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要在充分参与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国际经济规则,改革世界贸易体制,遏制逆全球化思潮在经济领域的持续泛滥,消除贸易保护主义,保证市场的长足开放,同时也要加大对市场的管控力度,遏制国际游资的过度投机,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防止市场的盲目性、趋利性破坏公正繁荣的世界经济秩序。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国际性、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调节和推动作用,打破现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享有绝对话语权、领导权的桎梏,相应地增加新兴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参与度。

(二)政治安全互信共敬

在政治和安全领域,我们需要切实推进国际政治关系民主化,国家交往必须首先秉持主权平等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睦邻友好、互联互通,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6]443。其次各国要共同维护联合国权威,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严格按照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处理国际政治事务,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禁任何国家绕开联合国或者无视联合国的决议对个别国家或地区进行武装干预和军事打击,同时也要积极推动联合国事务处理机制的革新和完善,特别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再次,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抵制单边主义,倡导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6]523,积极维护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三)生态文明互助共谋

在生态领域,各国要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全球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国际社会需要充分意识到自然的先在性、基础性,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谋发展、搞建设,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积极作为实现“两个和解”,推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们要改变发展模式,革新发展理念,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国际社会需要加强生态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生态资源技术的互联互通、互利共享。再次,各国要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协商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矛盾,各国也要积极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遵守公约承诺,实现互惠共赢。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人类第一杀手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