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雨露计划扶贫培训的调查研究:特色、问题与对策

2018-03-30■陈

审计与理财 2018年3期
关键词:雨露贫困家庭资助

■陈 青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国务院就开始在扶贫工作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并把它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一大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当年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关于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的意见》及《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07〕15号)。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确定到2020年我国要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这六项措施解决5 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雨露计划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更是得到空前重视。当年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国开办发〔2015〕19号)、《关于印发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106号)、《关于组织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98号)等雨露计划的一系列文件。随之相关配套经费也相继投入,雨露计划在全国贫困地区得到空前推广。

二、雨露计划是实现贫困地区拔穷根,扶真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

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在研究贫困阶层长期性贫困过程中,从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贫困家庭和贫困社区存在贫困代际传承现象。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有代际传递现象,导致后代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处境。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尊称为“人力资本概念之父”的美国穷人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时,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与现代农业生产率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对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研究发现:物质资料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0.78,而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5。从1919年到1957年的38年中,美国的生产总值增长额中49%是人力资本投资产出的。他提出通过学校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可以在大大降低物质投入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更利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农业。世纪初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和培训可以传授增加收益和创收的技能和知识,帮助摆脱贫困”。

在国内也有一些专家做过相关研究,余祖光(2007)认为通过对弱势群体进行职业技能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获得生产能力,是扶贫的一条重要途径。刘洪银(2011)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产业转型与就业转型的根本途径,并分析了农村实行中职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晓延(2017)认为:教育具有育民启民的功能与价值,因此要坚持“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因经济、文化、教育等影响不能得到良好启蒙,并在“贫困文化”与“贫困环境”中形成胆怯自卑、怕生怕事、自立精神不足等不良习惯并影响一生成长发展,造成贫困代际传递。

三、广西雨露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广西雨露计划政策体系

根据国家雨露计划的相关政策,广西先后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2005年发布了《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方案》),2011年发布了《广西大石山区特困村屯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试点工程实施意见》,2012年发布了《关于印发“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2〕21号),2014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32号)和《关于做好2014年“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通知》(桂开办发〔2014〕76号),2015年发布了《关于做好 2015年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通知》(桂开办发〔2015〕61号)、《“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协作广东招生培养模式试点实施方案》和《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通知》(桂扶领办发〔2016〕20号)、《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生资助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2016〕8号)和《关于印发广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193号),2017年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作的通知》(桂开办发〔2017〕43号)等文件,指导着广西雨露计划精准扶贫实践。可见广西雨露计划实施政策体系完整,党委政府十分重视。

(二)广西雨露计划政策资助对象

广西根据国家雨露计划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量身制定雨露计划一系列项目,包括短期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学历教育、扶贫巾帼励志班、“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培训对象包括2013年前的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和2014年起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职业学历教育。资助对象为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主要是针对初中毕业读职业中专和高中毕业读职业学院的,2015年前每年资助2 000元,一共资助两年。2016年开始每学期资助1 500元,一学年为3 000元/年/人。资助到家庭脱贫为止。

2.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资助对象为2013年以前的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从2014年起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时读大学,开学时一次性资助5 000元,一共资助一次。

3.扶贫巾帼励志班职业教育。这是特定为百色、河池两个贫困地区应历届初中毕业女生设置的,2015年前经费资助为4 000元/年/人,共资助2年。2016年开始经费资助为2 000元/学期/人,资助到家庭脱贫为止。这项政策是在享受国家、自治区职业教育助学普惠政策和社会捐助的基础上享受资助。

4.“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2015年起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应往届初、高中毕业,资助为6 000元/学生/学年,2学年。两广各承担3 000元。

5.短期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对象为2013年前贫困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1 500元/人,2014年农村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和新生劳动力取得A类资格证3 500元 /人 /期,B类资格证 3 000元 /人 /期,C类资格证2 500元/人/期。2015年开始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挺,资助标准与2014年相同。

6.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育。2013年前资助对象为重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资助经费100元/人次。2014年为贫困村及面上村从事农业贫困户,资助经费 65元 /人 /天。其中,农民 50元 /人 /天,教师 15元 /人 /天。

四、广西雨露计划政策实施的特色

第一,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资助标准高于国家水平。国家职业学历教育2012~2014年资助标准为一次性1 500元/人。从2015年起才开始按专业学制资助,标准为3 000元/年/人。而广西职业学历教育2015年前每年经费2 000元,一共资助两年。2016年开始每学期资助1 500元,一学年为3 000元/年/人,资助到家庭脱贫为止。另外,他们中的部分人还可以得到扶贫巾帼励志班职业教育和“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经费资助。

第二,雨露计划资助配套体系完善。学历教育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期期间可同时享受雨露计划资助和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资助以及国家、自治区教育普惠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如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大学新生入学,给予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广西区内院校每生500元、广西区外院校每生1 000元。

第三,广西有自己特色雨露计划资助项目。扶贫巾帼励志班和“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是广西雨露计划的两大特色。其中,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始于2011年9月,由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兴办,是全国继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之后的第二所开办扶贫巾帼励志班的中职学校。扶贫巾帼励志班学生执行“三免三补”的政策,即免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补生活费、校服费和到校路费。同时,每名学生每年给予4 000元的补贴,连续补贴两年,实习后第三年推荐就业单位。

“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始于2014年11月。2014年 11月5日,广东、广西两省(区)扶贫办签署《广东对口帮扶广西职业教育协作框架协议》,采取广东招生培养模式和广西“2+1”模式,培养广西农村贫困家庭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5~2020年,广东职业(技工)院校每年招收广西农村贫困家庭初中和高中毕业生1 000名,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广东就业。2015年起贫困县贫困家庭子女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在享受国家教育普惠政策和广西职业教育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再得到经费资助为6 000元/学生/学年,2学年,两广各承担3 000元。

五、广西雨露计划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点贫困县和非重点县的政策差距较大。广西的桂北和桂东不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而桂西北地区是享受西部开发待遇的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享受着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各种优惠政策,他们在政策支持、资金获取、人才调配等方面差距较大,导致非重点县雨露计划培训经费很难落实。

第二,培训质量缺乏评价体系。雨露计划质量评价工作是检验工作的核心。要科学评价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客观可行的标准,究竟是以就业率,就业质量、教学质量、学生打分为主,还是以组织专家考评为主,或两者结合;是以定量为主还是以定性为主;要建立什么样的指标体系,目前还没有定论。

第三,培训内容过分重视非农专业知识。广西雨露计划实施刚开始,考虑到广西人口多、又比邻广东,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几乎就是去广东打工,于是雨露计划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打工技能,容易获得打工机会,增加打工收入而设计的。培训的内容就是电焊、车工、磨具、电工,理发、裁缝、家政服务等。现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供给侧改革了,其实农村也大有用武之地,但是他们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资源。例如,百色右江河谷大量种植亚热带蔬菜水果,并且有相应的加工,但是很多农民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四,培训补助相对于日益高涨的物价来说偏低,不便调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参训和基地学校培训积极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育。2013年前资助经费100元 /人/次。2014年资助经费 65元 /人 /天。其中,农民 50元 /人 /天,教师 15元 /人 /天,这些补助无异如杯水车薪,资助作用也不大。据基地学校反映,在组织动员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时,家长对雨露计划补助政策普遍称赞的同时也表露出对经费偏低的不满。

六、广西雨露计划对策与建议

第一,重点贫困县和非重点县享受雨露计划优惠政策要合理均衡。广西的桂东南和桂北地区虽然总体经济状况较好,自然条件较优越,但也有部分县条件较差,如桂北的资源县、龙胜县,柳州的融水、融安、三江县条件也很差,但由于不处在国家连片集中贫困带,所以雨露计划的资助经费较少,扶贫政策容易被忽略,要精准扶贫,精准到户。

第二,建立雨露计划培训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做好培训质量评价工作。要合理分配培训资金,保证培训质量,必须进行培训质量的科学评价,建立培训质量科学评价体系是做好培训质量评价工作的前提。一是制定质量标准。根据目前设立的培训专业制定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考评体系。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人社局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术等级要求作为专业质量标准。二是确定质量评价程序,规范质量评价操作行为。三是建设质量评价队伍,落实质量评价人员。四是扎实开展培训质量评价工作,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第三,要适当增加农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国家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要大力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因此,农村需要大量的会管理、懂经营、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一定要因势利导,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适当根据物价水平和当地工资水平提高资助标准。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苦家庭子女接受中职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和贫困农户劳动力接受短期技能培训经费不足问题。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每种职业技术等级培训的技术要求提供资助标准费,改善培训条件、提高教师薪酬,增加培训教师不断自我提升的继续教育经费。

[1]于中琴.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J].世界经济导刊,2002,(12).

[2]卢周来.穷人经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联合声明[Z].汉城会议,1999.

猜你喜欢

雨露贫困家庭资助
《花红承雨露》
雨露
红色雨露滋养下的乡村沃土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雨露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