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分析

2018-03-29姜玉莲

关键词:治疗方法疗效

姜玉莲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主要采取降压及降血糖类药物,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进而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指标變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0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腹痛、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问题,不良反应率13.5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只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指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方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2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三高”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的高血压,是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共同增高的问题,通常受脂肪、糖代谢紊乱等方面的影响,使人体的多个器官功能发生改变。在医学临床实践中,高血压病症长伴有糖尿病,且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也不够稳定,二者相互影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症一旦存在,还会引发诸多类型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分析是重要的,在医学实践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3例,年龄38-66岁之间,平均(54.36±3.75)岁。以上患者均属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并发,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失眠、多食多尿等症状。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标准

(1)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h血糖≥11.0 mmol/L;(2)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1.2.2 治疗方法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心电图、X射线、血尿常规检验等常规检查,医生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做综合性评价,进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药物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压指标,尤其是降压更为重要。临床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胰岛素、糖苷酶抑制剂等;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以前者为主。(2)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其改变现有的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少食高盐量、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以清淡口味为主。(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运动计划,以加强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充分发挥对患者病情康复的促进作用。(4)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保持积极的情绪,增强治疗自信心[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其中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2)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及血压对比

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血压指标对比情况看,治疗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7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共有10例伴有轻度的不良反应症状,无严重反应者,不良反应率为13.51%。如表2所示。

3 讨 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医学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多食多尿,如若不加以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视光学疾病、脏器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该病症的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结合医学实践表明,降压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对患者采取降压措施时,主要使用AT、ACEI、ARB、CCB四种药物,为增强降压效果,医生通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以ACEI为主[4]。

在本次研究中,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四种方法实现:一是控制患者饮食,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少食高糖分、高盐含量的食物[5]。二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制定运动计划,引导患者加强锻炼。如果患者属于肥胖体质,建议应减肥。三是加强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对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树立治疗自信心,以更好配合医护工作者开展治疗工作,这对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发挥积极的影响。四是药物治疗,这也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胰岛素、糖苷酶抑制剂,其中二甲双胍主要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增强其血糖耐受性,减少肝糖产生,促进肠道对人体糖分的吸收,联合胰岛素,能够规避低血糖症发生。降压药物主要采用ACEI联合CCB的治疗方式,前者可将血管紧张素Ⅰ转为Ⅱ,进而达到降压的预期效果[6]。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由(8.37±2.06)mmol/L降至(8.37±2.06)mmol/L;餐后2 h血糖由(13.92±2.45)降至(9.64±1.61)mmol/L;收缩压由(153.28±2.86)mmHg降至(129.63±2.47)mmHg;舒张压由(129.63±2.47)mmHg降至(84.19±2.35)mmHg。可见,血糖水平和血压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效果较好。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看,轻度腹痛3例,轻度皮疹2例,轻度头痛5例,共计10例,其不良反应率为13.51%。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基于降糖药物联合降压药物,并配合控制饮食、运动指导、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积极的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够降低或规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效将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降低该病症的死亡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因此,该治疗方式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顾 平,陈 岷,李晋奇,等.替米沙坦对比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4):203-206.

[2] 王丽敏,袁慧娟,赵志刚,等.2型糖尿病治疗及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2): 1245-1246.

[3] 梅立冬.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39-41.

[4] 陈 莉,秦 俊,郑朝晖.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02):167-171.

[5] 喻文琴.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4):99-101.

[6] 李 锴.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04):70-71.

[7] 秦家碧,杨土保,黄碧云.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文献的循证医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1):35-38.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