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2018-03-29张茉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麻疹体温显著性

张茉

(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作为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种,麻疹疾病主要因为患儿表现出麻疹病毒感染导致,除表现出传染性显著的特点之外,还会导致并发出现系列疾病症状的概率有所增加。对于小儿麻疹患者疾病表征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呼吸困难症状以及高烧不退症状两方面,并且此类患儿较易呈现出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的情况,更为严重,会使得患儿体内诸多器官受到损伤[1]。对于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因为疾病自身特点等系列因素影响,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存在较为显著困难性。本次研究意在明确小儿麻疹并发肺炎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有效方式对患儿开展护理工作,以此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采用数字奇偶法展开临床分组;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2.39±1.25)岁;患儿平均病程(10.79±2.35)d;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2.43±1.26)岁;平均病程(10.81±2.39)d;对两组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施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完成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工作;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方式完成麻醉并发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对于对照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主要就合并症患儿的病情表现观察、治疗方法与护理要点讲解以及满足患儿及家属基本要求等方面完成[2];对于观察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具体如下。

1.2.1 对患儿给予发热护理干预 对于处于出疹高热阶段患儿,每间隔4小时护理人员合理完成一次体温测量操作。观察患儿体温水平,如果处于较高状态,则合理选择物理降温方法进行体温降低处理。例如将患儿的遮盖物减少、利用温水进行擦拭以及将患儿的汗液擦干等。通过选择温水对患儿进行擦拭,于扩张毛细血管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对于麻疹透发可以发挥显著促进作用,最终获得显著降温效果。但是在选择退热剂加以干预期间,需要谨慎进行,此外禁止选择酒精进行擦拭,禁止对患儿给予冷敷干预。对患儿体温水平加以控制,保证在38~39℃之间,避免快速对患儿施以降温处理。如果患儿的体温在40℃以上,并且未获得显著降温效果,则可以选择适量退热剂加以干预。此外要求患儿通过进食流质食物以及饮水等,对自身丢失水分进行补充[3]。

1.2.2 对患儿给予呼吸衰竭护理干预 对于麻疹并发肺炎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做出保证,可以避免合并症患儿呈现出呼吸衰竭的情况。对此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需要协助患儿进行仰卧半卧位的选择,对于自身肺部扩张加以显著性促进。之后分别于平卧位、右侧卧位以及左侧卧位进行更换。此外需要合理对患儿展开扣背操作,准备雾化气体进行吸入干预,从而对于呼吸道痰液的排出加以显著性促进。如果患儿无法自行进行体位选择,则要求患儿家属需要协助患儿完成。此外于口鼻分泌物清理工作方面,需要做出充分保证,并且合理选择化痰止咳药物对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施治。此外对于患儿吸氧的充分性做出保证,以将患儿的血氧分压显著提高,将其换气功能加以确切改善。针对患儿表现出的呼吸困难程度加以观察,合理进行对应呼吸氧气方式的选择。在开展吸氧工作期间,需要就患儿的系列生理指标加以观察,主要体现为心率以及呼吸率两方面。此外针对皮肤颜色加以认真观察,避免呈现出缺氧的现象。如果观察患儿呼吸情况获得缓解,则合理将呼吸机频率减慢,直至将患儿的呼吸机撤掉。完成后,需要将患儿的呼吸道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并且就其呼吸情况加以认真观察[4]。

1.2.3 对患儿给予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对于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而言,如果肺炎表现严重,则往往并发呈现出心力衰竭的现象。在患儿表现出呼吸衰竭现象后,会呈现出二氧化碳滞留以及肺部低氧的情况,进而使得患儿的心脏负荷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需要合理给予心力衰竭护理干预工作。于药物方面,合理选择强心剂加以干预,以将心脏负荷以及心脏耗氧显著减少,使得心肌收缩获得对应性增强。此外准备镇静剂对部分患儿进行治疗,以将耗氧量以及心脏负荷显著减少[5]。

于检测方面,就患儿的心率水平利用心电检测仪进行检测,如果患儿在平静状态下心率水平在160次/min以上,需要怀疑患儿呈现出心力衰竭的情况,并且立即对主治医生进行报告,就患儿的心音强弱以及呼吸频率加以认真观察。如果需要合理展开血气分析工作[6]。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施护后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呈现出的咳嗽症状、体温水平以及皮疹症状全部表现正常;有效:施护后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呈现出的咳嗽症状、体温水平以及皮疹症状全部获得缓解;无效:施护后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呈现出的咳嗽症状、体温水平以及皮疹症状未获得缓解[7]。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所有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退疹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同对照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退疹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获得显著性缩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退疹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对比(,d)

表1 两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退疹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对比(,d)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21 21退疹时间11.29±1.27 7.55±1.59 11.910 8 0.000 0退热时间7.25±1.55 4.59±1.49 8.017 9 0.000 0住院时间12.69±1.63 7.79±1.32 15.140 1 0.000 0

2.2 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73.91%)展开对比,观察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结果(97.62%)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对于麻疹患儿,其主要呈现出全身出疹的特点,此类患儿存在较高概率并发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在众多麻疹疾病并发症中,以肺炎的出现较为普遍并且影响较为严重。患儿因为患有麻疹疾病,并且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抵抗力表现出显著降低。对此肺炎的出现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也会产生严重影响[8]。

对于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加以干预,通过体温调控可以避免患儿患有心肌炎等系列疾病。通过对合并症患儿给予吸氧干预以及呼吸道管理干预,可以避免呈现出心力衰竭等情况,从而对于生命安全做出保证。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完成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工作;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方式完成麻醉并发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最终发现同对照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退疹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获得显著性缩短(P<0.05);同对照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73.91%)展开对比,观察组麻疹并发肺炎患儿结果(97.62%)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有效证明综合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小儿麻疹并发肺炎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症状恢复时间缩短以及护理效果提高两方面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促进小儿肺炎并发肺炎患者的疾病恢复。

[1] 张启月,张翠英,李立群,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709-1711.

[2] 孙俊杰.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7):219-220.

[3] 郭华彬,张永学.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50-153,162.

[4] 吕丽格,李兰凤.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3,6(24):3819-3820.

[5] 赵殿萍,姬秀萍.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7(27):231-232.

[6] 刘艳.护理干预对60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5(11):59,61.

[7] 王蓉,郑华.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14):256-257.

[8] 梁华.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5,9(16):85-86.

猜你喜欢

麻疹体温显著性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