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应用意义研究

2018-03-29邓宗娟李嵘嵘糜娜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性肺炎病患呼吸机

邓宗娟,李嵘嵘,糜娜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萍乡 337000)

对于ICU病患来说,其大多都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以促使其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1],降低死亡率,但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也比较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使得其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据有关报道称[3],我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在9%~27%的范围之内,其中死亡的病患可占一半。对此,临床还应加强对ICU机械通气病患进行护理干预的力度,以尽可能的减少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提高生存质量。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综合化服务在ICU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60例ICU机械通气病患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0~85岁,平均(51.27±6.95)岁;呼吸机治疗时间2~12 d,平均(4.1±1.3)d。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81岁,平均(50.94±6.83)岁;呼吸机治疗时间2~11 d,平均(4.0±1.1)d。两组入院后都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有完善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0例ICU机械病患都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加用综合化服务措施[4],详细如下。

(1)维持病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定时利用紫外线循环风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做细菌学检测。针对耐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患,需对其进行严格的隔离。对进入ICU中的人员数量进行限制,并严格落实无陪护制度。每一个进入ICU的人,包括探视人员和医务人员,都应当严格洗手,佩戴口罩,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确保导管气囊密闭,预防消化道或呼吸道内容物反流。以48 h为周期,对呼吸机管道进行1次更换。予以患者有效的吸痰处理,确保呼吸道畅通。定期对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进行倾倒,严格遵医嘱对患者施以持续湿化呼吸道处理,以维持其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增强纤毛运动能力,促使痰液排出,避免出现肺部感染。

(3)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将床头适当抬高约30°~40°,促进胃内食物消化与排空,防止食物反流亦或者是误吸,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针对危重症病患,需选择不易堵塞、腔小的胃管对其进行鼻饲。注:鼻饲之前,还应予以患者吸痰处理,指导取半卧位。

(4)每日定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充分的清洁,减少细菌数量,避免口腔感染。机械通气病患需每天予以2~3次的口腔护理,避免因细菌向下移行而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此外,还应定期对患者的气管插管固定带和牙垫进行1次更换。

(5)主动关心、慰问患者,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按需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针对过度紧张、担忧的病患,需严格遵医嘱对其应用镇静药。将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举例告诉患者,以帮助其树立起面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积极为患者创造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能安心接受治疗。

(6)加强对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的力度,避免产生耐药菌株。有报道称[6],每日试行脱机和试停镇静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后PaO2与PaCO2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统计两组中死亡者的患者例数,计算并比较死亡率。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若患者符合下述标准中的任意两个,即可判定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①体温超过38.5℃亦或是低于36.5℃;②痰液明显增多且为脓性;③气管中的吸出物培养结果呈阳性;菌落数为106cuf/ml及以上;④血液白细胞水平>10×109/L,亦或者是<4×109/L;⑤SpO2连续48 h以上下降15%;胸部X线片提示持续性浸润。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PaO2水平为(90.06±19.62)mmHg,明显比对照组的(75.13±15.49)mmHg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PaCO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相关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Hg)

表1 两组干预后相关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Hg)

PaCO2 38.61±12.97 46.42±13.14 2.316 9 0.024 1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 PaO2 90.06±19.62 75.13±15.49 3.271 3 0.001 8

2.2 两组其它护理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3.33%,明显比对照组的5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无1例病患在治疗期间死亡,而对照组中则有4例病患在治疗期间死亡,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其它护理指标的对比分析表[%(n)]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常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预防[8-9],比如:在最大程度之上减少以及控制患者对呼吸机的应用,及时协助患者排痰,预防食物反流以及误吸等,加强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洗手与无菌操作原则,阻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增强机体免疫力,限制应激性溃疡,以及预防条件致病菌在口腔定植等。但有报道称[10],常规护理服务并不能满足ICU机械通气病患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使得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且,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改善效果也并不明显。而综合化服务则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能以患者为中心,有针对性的向其提供呼吸道管理、营养干预、口腔护理、体位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措施,以帮助其改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疾病控制效果[11]。在此次研究当中,60例ICU机械通气病患都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加用综合化服务,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的相关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死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ICU机械通气病患治疗期间,积极向其提供综合化护理服务,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提高生存质量。

[1] 史淑英,董旭莹,崔伊莎,等.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2):3669-3670.

[2] 唐慧贤.集束化综合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2749-2751.

[3] 李慧娟.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344,后插1.

[4] 肖秋菊.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160.

[5] 戚少云,马兴好,刘正东,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31-2533.

[6] 孟琳.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50-251.

[7] 赵红霞,轩凯,周文静,等.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1775-1777.

[8] 薛怡.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0):148-149.

[9] 朱建军.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9):56.

[10]张序心,卢美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8):750-751.

[11]Chang Liu,Yu-Ting Zhang,Zhi-Yong Peng,et al.Aerosolized Amikacin as Adjunctive Therapy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A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7,130(10):1196-1201.

猜你喜欢

性肺炎病患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