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中输血输液恒温水箱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3-29汪虹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失血性恒温休克

汪虹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西 抚州 344000)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其抢救手术的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大量的输血以及输液操作[1]。一般情况下,患者均在手术室常温情况下进行大量的输血以及输液,输入的血液以及其他液体温度均较患者自身体温更低,因此导致患者出现寒冷反应,进一步引发寒战、血压下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抢救的效果,不仅如此,甚至会加强患者休克病情[2-3]。因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维持患者的体温正常,是将术中、术后或麻醉间抑制并发症的关键之点[4]。本次研究中,主要探究输血输液恒温水箱的术中使用效果。相关研究报告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20例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60例。本次研究提案已经上交至本院伦理委员会,并经过审批,允许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纳入本次研究中。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因出血导致休克状态;临床相关资料均完整;年龄均大于18岁;均无严重内科或者其他系统的合并疾病;无精神病史;均符合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症状;休克程度均达到中度或以上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者;不符合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显著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伴有严重系统障碍者;存在严重精神病史者;患者家属对本研究无意愿纳入者;处于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

实验组60例患者当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6.87±12.75)岁。对照组60例患者当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6.84±12.7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给对照组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在常温下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在常规流程下,为患者输入冰箱中取出的血液,在常温下放置15 min后,即进行常规输血。

实验组当中,在输血过程中,采用输血输液恒温水箱干预。恒温水箱将液体加温至接近人体温度,再安装一次性输液管进行输液。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冷刺激情况与微循环改善情况、家属满意度评分。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冷刺激情况与微循环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输血输液后,患者的体温下降、寒战、血压下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其肢体转温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冷刺激情况与微循环改善情况比较[n(%)]

2.2 两组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 实验组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输血输液后,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的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分)

家属满意度评分84.73±5.26 75.52±5.29 9.56 0.01组别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

3 讨论

失血患者主要由交通车祸、高空坠落、撞击伤诱发,若失血过多,则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失血性休克病情较为危重,临床常通过手术治疗,由于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输血、输液等操作[5]。但输血、输液的温度一般均低于患者的体温,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寒战等症状,不利于手术进展。

在常温下将库血放置15 min左右,即进行输液,由于输入的液体温度低于患者体温,患者常出现四肢发冷、麻木疼痛等后果[6]。因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常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冰冷等冷刺激,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病情。在受伤后24 h之内,患者的体温呈急剧下降趋势,加上输液,可导致患者的体温进一步下降[7]。体温过低,可导致患者的凝血机制紊乱[8]。因此,应在输液过程中,维持患者的体温正常。为解决输液过程中患者体温过低情况,本研究中,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输血输液恒温水箱干预,并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输血输液恒温水箱属于一种新型设备,常用于患者输血或者输液过程中[9]。可保证输入的液体温度一定程度上接近人体温度,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四肢冰冷、寒战等情况[10]。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体温下降发生率为6.67%、寒战发生率为10.00%、血压下降发生率为26.67%、均低于对照组,肢体转温发生率为73.33%,较对照组(3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抢救过程中,输血输液恒温水箱具有较好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情况,且减少其四肢冰冷、发麻等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其进行手术期间,将输血输液恒温水箱应用于输液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可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1] 何蓉.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4):100-101.

[2] 肖春果,蔡骅,邵树英.硬膜外阻滞手术中输液加温器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11(3):110-111.

[3] 卢露,陈冰.输血加温仪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3017-3019.

[4] 梁晓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测定与输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35-36.

[5] 吴泽伟,殷俊,杜杰,等.每搏量变异度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7,7(3):152-154.

[6] 刘旭,倪晓荣.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896-1897.

[7] 章敏,谢言虎,周玲,等.充气式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对全麻食管癌手术苏醒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4):351-353.

[8] 黄倩,王宏梗,范春梅,等.输血输液加温仪在库存红细胞悬液输注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10):973-975.

[9] 陈玲,陶坤明,王嘉锋,等.输液加温在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3):238-242.

[10]刘丹,汪涛,何开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不同输血输液温度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2):122-125.

猜你喜欢

失血性恒温休克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