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2018-03-29刘梦奇李德优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疱疹病毒脑电图

刘梦奇,李德优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萍乡 337000)

疱疹病毒性脑炎也称为单纯疱疹脑炎,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极为常见,约占病毒性脑炎10%~20%[1]。95%以上的疱疹病毒性脑炎致病因为HSV-1感染,该疾病在前驱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全身痛、头晕头痛等,发热可达38~40℃,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随着病情加重,则可出现意识障碍如产生惊厥、偏瘫、眼球偏斜、偏盲、嗜睡昏睡谵妄、肌张力增高、颈项强直等,甚至导致脑疝,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及早进行准确诊断[3-4]。疱疹病毒性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本文就幼儿阶段的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方法进行研究,选择脑电图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磁共振检查诊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早期诊断的的90例疑似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30例接受脑电图诊断(观察组),30例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对照组1),30例接受磁共振检查(MRI)诊断(对照组2)。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4.12±1.05)岁。对照组1:男13例,女17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24±1.17)岁。对照组2:男14例,女16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4.33±1.46)岁。所有患儿均出现偏瘫、眼球偏斜、偏盲、嗜睡昏睡谵妄等临床症状而到院就诊,3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就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1患儿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对照组2患儿接受磁共振检查(MRI)诊断。该两种诊断方式根据本院相关操作严格实行。

观察组患儿接受脑电图诊断:为患儿按照本院相关规定和流程严格进行脑电图诊断,将患儿的头皮电极进行双极和单极的描记,时间为26分钟每次,根据脑电图的反映情况评定异常脑电图和正常脑电图;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睁闭眼、闪光刺激、过度换气等诱发实验。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儿的临床病理结果计算出3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率越高则诊断价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3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计数资料由百分数(%)表示并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先潜伏于患者的脊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内,随后沿着神经节细胞轴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或沿着嗅神经侵入脑内。疱疹病毒性脑炎分为两型:Ⅰ型多发于成人,病死率较高,其病情进展快且后遗症多,极易导致脑毁损;Ⅱ型多发于新生儿,特点为脑部病变呈弥漫状态。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通常出现脑边缘系统受累情况,累及岛叶、颞叶、扣带回时临床症状轻,累及基底节、脑干、颅神经时临床症状较重[5-7]。

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疱疹病毒性脑炎常见的诊断方法有脑电图诊断、影像学检查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和磁共振检查(MRI)诊断以及脑脊液检查、HSV抗体测定、脑组织活检等。本文以实验对比的方式对脑电图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和磁共振检查(MRI)诊断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回顾分析,得出脑电图诊断准确率最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其次,磁共振检查(MRI)诊断最低的结果,脑电图诊断准确率为96.67%,与后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即出现脑电波异常,实践研究表明,广泛性脑电异常占比86%,局灶性脑电异常占比76%~81%。本文研究结果中,对30例疑似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诊断脑电图主要显示为以颞叶为中心的局灶性脑电波异常以及般侧脑电波小对称,进而判定患儿的疾病为疱疹病毒性脑炎。有1例患儿为肠道病毒性脑炎,形成误诊。在影像学检查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以颞叶低密度病灶或以颞叶为中心波及额叶的低密度病灶为诊断依据,病灶可见片状出血、规则高密度、点、不规则线状增强,病灶有占位效应,边界不清[8]。磁共振检查(MRI)诊断以颞叶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区或额叶底面出现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区为诊断依据[9]。相比于脑电图诊断,影像学检不能反映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疾病变化常显示正常,因而诊断准确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应当对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诊断。脑脊液检查疱疹病毒性脑炎提示细胞数增多、压力增高,可能有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出现和出血性病变。抗体测定疱疹病毒性脑炎以ELISA为主要检测方法,使用双份脑脊液、双份血清动态检测HSV-I抗体。抗原测定疱疹病毒性脑炎可作为排除本病的可靠依据[10]。

综上所述,在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脑电图诊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结合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诊断,以尽可能提高诊断准确度。

[1] 王晓慧,张炜华,方方,等.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后的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7):542-544.

[2] 史雯,刘志刚,周先晟.播散性带状疱疹伴病毒性脑炎的HIV感染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1):1150-1151.

[3] 侯宇峰,蒋绍军,张彬.病毒性脑炎继发广泛脱髓鞘改变的早期磁共振诊断:附病例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15(8):972-975.

[4] 刘媛媛,曹秉振,唐吉刚,等.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在抗NMDA受体脑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9):530-535.

[5] 王成伟,吴尚锋,陈松平,等.急性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脑炎影像学表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5424-5426.

[6] 王华.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6):578-583.

[7] 熊燚,王健,魏笛,等.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C反应蛋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6,45(21):2926-2928.

[8] 何万涛,吴雪梅,赵云红,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及血中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19-4221.

[9] 许慧.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18):68-69.

[10]Hsu LL,Hsieh SI,Huang YH.A Study of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 Competence of Nurse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J].Hu LI ZaZhi the Journal of Nursing,2015,62(5):30-40.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断层扫描疱疹病毒脑电图
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门控静息心肌灌注图像不同重建参数对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低剂量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耳鼻喉科患者鼻咽部检查中应用效果分析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三)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二)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