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溶栓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再通率及病死率的影响

2018-03-29漆芸婷熊娇

当代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率病症冠脉

漆芸婷,熊娇

(1.宜丰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 宜春 336300;2.宜丰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 宜春 336300)

患者出现身体冠状动脉突发性堵塞,心肌突发性的缺血或者坏死所引发的病情变化,在临床医学病情中都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1]。此种病症在临床中具体有以下几点特点,患者的胸部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感,而心电图也会出现多次动态变化等[2]。AMI的病情变化大多数出现为冠状动脉的组织已经硬化,那么对于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使用灌注型的诊疗方法是当前最为关键性的诊疗手段。已经有相关研究表明[3],通过直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早的进行静脉溶栓诊疗方法是病发的主要诊疗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通过使用静脉溶栓诊疗方法,可以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患者接受诊疗,有效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4]。通过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疗的早期型急性心肌梗死83例患者进行诊疗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疗的早期型急性心肌梗死83例患者进行诊疗研究。其中男61例,女2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为35~85岁,平均年龄(68.1±7.8)岁。经诊断得知其中有心肌梗死部位出现病症的患者情况有:25例患者是下壁心肌梗死、41例患者的病例为前壁心肌梗死。其中17例的患者是广泛性的心肌梗死。对于所选患者均满足了以下评价标准:其一就是患者的胸部疼痛时间超出了30 min的病症,并且在疼痛病症产生时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对病症进行换届;其二就是心电图的反应过大,改变较多;其三就是患者的心肌酶谱持续升高,满足以上病症的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所选择的患者中其中有53例的患者是在发病6 h之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有30例患者是在发病之后6~12 h之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所有患者均没有静脉溶栓药物的禁忌证状。

1.2 方法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住医院之后,进行身体相关病症的检测,对于患者的心肌酶谱、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多种方面进行检查。采用静脉溶栓方法进行诊疗。对于此种药物的用法就是通过将1 540万U用0.9%的链激酶使用10 m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随后再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放入100 ml于1 h之类注入患者静脉。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让患者口服200 mg/d的药物,在第2天之后将药物的服用剂量改为100 mg/d,长期进行药物口服。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与静脉溶栓诊疗结合结束12 h之后,与患者的皮下注入,每间隔12 h进行1次,诊疗周期为进行7 d。在使用静脉溶栓的诊疗方法过程中,要对患者密切进行心电监测,对患者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做好记录,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变化及时的注意观察,从而定时的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等。

1.3 统计学方法[5]通过使用软件SPSS 18.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检验的水准取值α=0.05。

2 结果

2.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 通过对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3例患者中,其中达到诊疗标准的冠脉再通患者62例,再通率为74.6%;其他21例患者未达到冠脉再通的诊疗标准,其中2例患者出现死亡现象,死亡率为2.4%。通过使用静脉溶栓诊疗方法对52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之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之后再通成功率达到了82.45%相较之下明显高于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6 h和12 h之间)的诊疗再通成功率(59.41%)。当病患在发病之后的6 h之内与在6~12 h之内的患者进行溶栓诊疗,患者的情况变化比较差异。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溶栓时间不同于再通成功率的关系

2.2 溶栓诊疗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成功的关系 49例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之后的24 h之内发现出现T波倒置的现象,再通率达到了85.34%;其中34例患者在施以静脉溶栓之后的24 h之内没有出现T波倒置的现象,再通率为58.11%;经静脉溶栓后的24 h之内发生T波倒置的现象,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引发主要指的就是冠状的动脉突发性的产生闭合,导致心肌突发性的供血不足以及坏死等病情的变化[6]。此种病症往往存在着相对较高的病发率,并在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最为明显的病症发病特点就是,患者的胸骨后部位产生剧烈的疼痛,且患者的心脏前区部位出现压榨性的剧烈疼痛。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及干预护理尤为重要。并且通过对于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一定的诊疗,快速的恢复血液流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症预后与能否完成再次灌注以及所耗费的具体时间存在必然的联系[7]。有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此种病症的早期给予快速且持久性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并且可以在一定基础上对病症的预后进行改善。

静脉溶栓治疗主要是为了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进行重建,从而达到有效的对将患者的心肌衰竭梗塞面积达到限制作用。尿激酶的使用不存在一定的抗原性,可以使得纤溶酶原产生一定的转变,形成纤溶酶,对于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进行溶解,具有显著的治疗成效。尿激酶相较于链激酶,前者的血栓融合亲和力相对较大,且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很好的抑制了患者的治疗出血副作用的产生。在对患者行早期静脉尿激酶治疗期间,凝血过程与纤融过程也是共同存在的,而且血小板的整体激活起到了主要的治疗成效,由此在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的阿司匹林药物辅助治疗。从而对受损的心肌进行保护,可以很大程度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进行减少,并且很好的改善该种病情的后期预后情况。因此通过使用静脉溶栓的方法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疗,可以有很大的诊疗成效。

经本次研究表明在83例患者中经过诊疗之后的患者达到诊疗标准的冠脉再通患者有62例,再通率为74.6%;其他21例患者没有的冠脉再通达到诊疗标准,其中2例患者出现死亡现象,死亡率为2.4%。当通过使用静脉溶栓诊疗方法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之内)进行临床诊疗方法之后的临床疗效为成功的达到了82.45%相较之下明显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6 h和12 h之间)的诊疗再通成功率(59.41%)。因此通过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的诊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诊疗成效有所提升,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更能有效降低患者患病的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王建海,陆建琼,黄海燕,等.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47-49.

[2] 金迪.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5(5):20-21.

[3] 孙野.急性心肌梗死运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3):60.

[4] 石珣,韩莉,王秋丽.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2):42,44.

[5] 吕红凤.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12-113.

[6] 王建军,区健刚,邹达良,等.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0(2):126-127.

[7] Pan YPH,Guangxi 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in treatment of 25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Clinical&Experimental Medicine,2011.

猜你喜欢

通率病症冠脉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再通的研究现状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青春期病症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