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

2018-03-27张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张鹏

【摘要】 目的 分析给予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24.58±5.12)分优于对照组的(19.54±6.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ADL评分(32.14±3.15)分与对照组ADL评分(33.01±3.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84.56±4.78)分优于对照组的(60.14±5.3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后疗效较佳,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116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 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调查统计, 40岁以上男性是脑卒中多发群体, 且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 该疾病已成为造成我国民众死亡和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 老年脑卒中患者随之增多, 患者不但存在运动功能障碍, 还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给其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改善患者认知水平, 当前部分医者总结以往治疗经验推出康复治疗。本文旨在分析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 抽取84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且经MMSE评估均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2例。研究组男26例, 女16例;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7.82±4.32)岁;脑出血14例, 脑梗死28例。对照组男27例, 女15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6.98±

4.57)岁;脑出血13例, 脑梗死29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既往有脑病史和智力低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行常规治疗: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血肿与颅内高压管理, 注射神经保护剂、服用药物改善微循环, 若患者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 必要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阻滞剂, 做好并发症处理和预防工作, 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进行日常训练。

1. 2. 2 研究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和运动指导):①组织患者家属就康复治疗进行学习, 准确把握康复训练要点, 便于将康复训练从院内延伸到家庭。同时与家属沟通, 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②首先组织患者进行简单的数字练习, 借助身边的事物进行模拟训练, 制作练习题循序渐进的加大计算难度;其次, 每日读书看报, 收听广播, 组织患者开展文娱游戏, 锻炼其社交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每日对前一天的训练内容进行回顾, 重复训练, 加深印象。可组织患者开展座谈会, 让患者讲故事, 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其思考回答。③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练习, 如进食、穿衣、如厕、走路和坐位训练等, 练习时多给予其鼓励, 定期进行考核, 根据其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同时可在练习时播放轻音乐, 以便其放松身心, 多与患者沟通, 拉近彼此的距离, 培养信任感, 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练习。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ADL、FIM评分, 均为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状态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學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MMSE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24.58±5.12)分优于对照组的(19.54±6.1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6, P<0.05)。

2. 2 两组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ADL评分(32.14± 3.15)分与对照组ADL评分(33.01±3.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3, 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84.56± 4.78)分优于对照组的(60.14±5.3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3, P<0.05)。

2. 3 两组FI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 该病发病急, 病情发展快, 病死率极高, 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头痛、呕吐、晕眩、肢体或面部感觉异常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 且多数患者伴有运动和认知障碍, 生活无法自理,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调查显示, 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高达150万, 其中85%的患者因病伤残, 50%~75%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常见合并症, 多数医者认为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有无合并疾病及病变位置存在相关性, 且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是康复治疗的重点[3-6]。

以往医者在医治老年老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时多采取常规治疗, 未对其认知能力进行专项训练, 疗效欠佳, 本院医生总结治疗经验,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 推出康复治疗, 以期改善患者认知能力。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MMSE、ADL、FI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即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认知能力, 还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加大康复治疗的推广力度, 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优化治疗方案, 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重视培养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 以便其耐心指导患者进行练习, 循序渐进的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 从记忆力、定向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7-10]。多给予患者鼓励, 便于其积极配合医生应对病魔, 同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将院内治疗延伸到家庭, 提高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回归正常生活。

总之, 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疗效较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旭东, 王玉梅, 胡喜荣, 等. 37例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 上海医药, 2013(5):23-25.

[2] 邱茜茜, 王黎明, 陈惠霞.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10):1801-1802.

[3] 顾力华, 施红伶, 陈奇刚.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5, 21(6):443-445.

[4] 孙新芳, 肖桂荣, 宋建良. 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关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4, 8(34):7806-7807.

[5] 王艳, 唐强, 李娟.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08, 5(1):66-68.

[6] 胡昔权, 窦祖林, 朱洪翔, 等. 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4:1521-1523.

[7] 赵先伟, 田庆涛, 杜怡峰, 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7):740-742.

[8] 朱瑞英, 袁俊亮. 社区医院视觉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腦血管病杂志, 2017, 15(16):2042-2044.

[9] 常虹. 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河北医学, 2012, 18(1):91-93.

[10] 范莎莎.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特点以及康复效果的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3.

[收稿日期:2017-11-16]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麻醉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帕金森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