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探讨

2018-03-27王思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

王思刚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三踝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88例三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常规的切开复位进行复位固定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内服和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23例, 良20例, 一般1例, 差0例;对照组患者优20例, 良14例, 一般5例, 差5例;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94.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并且提升踝关节功能评分,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关节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66

三踝骨折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骨折, 在踝关节内出现骨折, 包含内踝、外踝以及胫骨远端部位的后踝合并骨折, 出现三踝骨折时患者多伴随有韧带的损伤和关节脱位[1]。三踝骨折患者多需要结合手术进行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关节解剖复位的同时调节好相应的力学关系。踝关节则为一个负重关节, 对关节的功能有较高的要求[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的综合分析, 取得了显著效果, 对此做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骨科接诊的三踝骨折患者88例纳入本研究, 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同时也对患者进行Lague-Hansen分型, 排除有恶性肿瘤转移、骨关节疾病以及精神异常的患者。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 女15例, 年龄22~58岁, 平均年龄(38.7±6.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 女16例, 年龄20~59岁, 平均年齡(38.9±6.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常规的切开复位进行复位固定治疗, 患者进入医院后做好相应的手术区域的选择和手术时间, 对于开放性骨折和损伤, 患者的肢体肿胀可能较为明显, 并且组织张力较高, 患者可结合脱水药物进行病症缓解, 一周后组织肿胀消失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为闭合性骨折, 并且肿胀较为轻缓的患者可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做好硬膜外麻醉, 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 在内踝的前方做一个弧形切口, 然后从外踝后侧做一个纵行的切口, 将皮瓣分离, 并且暴露出骨折部位, 将关节周围韧带和关节囊进行详细观察, 并且进行外踝和内踝的骨折复位, 并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3], 患者在复位完成后结合胫腓着力评估, 阳性患者则进行下胫腓的联合固定, 然后最后踝骨折复位完成后进行透视机观察下进行复位, 最后结合皮质骨螺钉进行相应的固定, 并且做好韧带和关节囊的修复, 并且在切口关闭后做好引流工作[4];患者手术后结合一些抗菌药物进行感染预防, 尽可能促进开放性骨折的愈合, 同时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 做好骨折愈合谷中锻炼;做好术后复查和随访, 治疗6个月后进行关节功能恢复评价[5]。观察组患者则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内服和熏洗治疗, 中药方剂应用舒筋活血方煎服治疗, 包含有当归、半夏、牛膝、赤芍、断续、红花、薏米、没药、甘草以及泽兰, 500 ml水煮后文火收汁至200 ml, 服用2剂/d, 持续服用3周后辅助补肾健骨方进行口服, 方剂中包含有伸筋草、断续、巴戟天、泽兰、川牛膝、牛膝、白芍、土元、当归、熟地、陈皮、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甘草、没药组成的方剂煎煮, 应用煎煮液进行熏洗, 30 min/次,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依据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一般、差, 其中优为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95分, 良为评分在91~95分, 一般为评分在81~90分, 差为评分≤80分[6]。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23例, 良20例, 一般1例, 差0例;对照组患者优20例, 良14例, 一般5例, 差5例;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94.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踝关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关节, 胫骨、腓骨以及距骨伴随有关节面和韧带以及关节囊等结构的损伤, 三踝骨折多是造成交通上造成, 或者伴随直接暴力或者坠落损伤, 并且患者多合并有附属结构的损伤[7]。患者治疗中首先考虑对患者进行踝关节损伤的修复, 踝关节的负重效果较好术后需要一定的制动护理, 并且结合石膏进行外固定, 恢复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关节僵直、骨质退变和创伤性关节炎 , 对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选用手术切开后复位对三踝骨折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同时手术后结合中药进行治疗起着很好的抗感染、促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8]。

本研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7.7%(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94.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4.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在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并且提升踝关节功能评分,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菲, 谭睿, 黄杰文,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踝骨折60例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14):104-105.

[2] 曹廷生, 胡海军, 蒋中海,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分析. 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4):633-634.

[3] 周宇, 张朝红. 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11):135-136.

[4] 徐德亮, 余璋, 董健.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1, 17(26):141-142.

[5] 陈国胜, 李永龙, 池锐忠, 等. 三踝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3(12):201-202.

[6] 杨彦君, 唐良华, 熊屹,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14例陈旧性外踝骨折的疗效观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5):226-228.

[7] 李勇, 李金海, 杨成纲,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踝骨折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3):290-291.

[8] 王文续.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3(1):49-50.

[收稿日期:2017-10-30]

猜你喜欢

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述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踝关节
中医疗法治疗三踝骨折126例临床观察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