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与出版

2018-03-27严冰刘春尧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术著作科技类编校

严冰,刘春尧

一、新时代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概况

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与出版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当前,社会大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了解相对较少,而且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兴趣不足,导致科技类学术著作在市场上的销量相对较低,受众群体较小。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编纂和修订十分严谨,编校和组稿的难度很大,需要专业的学者参与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写作。我国科技类学术著作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专业性不强,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知识误导社会大众,需要不断提高科技类学术著作的质量。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是新时代的巨大改变,给普通社会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民众阅读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阔,但民众对专业书籍的阅读却越来越少。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和出版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需要不断探索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和出版的发展道路。

二、新时代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面临的问题

(一)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竞争压力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竞争压力增大,书籍的发行数量和购买数量都急剧减少。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现代传媒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媒体作为后起之秀抢占了大量市场。手机媒体帮助读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阅读电子书,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手机媒体的电子书籍阅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传媒市场蔓延开来。相对于手机媒体阅读的方便快捷,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书籍阅读方式存在劣势,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出版和发行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二)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编校难度大

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需要专业的科技类人才来完成,专业性极强,对于编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求编校人员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研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发现著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比如,科技类学科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缩写术语等,如果不是相关专业的科技类人才,就可能发现不了图书编撰中出现的科技专业性错误。图书出版后,其他人参考引用时,就可能引用错误,造成一定或者严重的后果。而出版社编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很难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在编校工作中可能出现工作失误。需要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高质量完成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编校工作。

(三)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组稿难度大

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过程中需要向专业的科技研究人员约稿,在约稿过程中需要考察作者对题目是否能够驾驭,同时也需要考虑某个作者的稿件在全书中的排版和分布。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向作者明确说明书籍的内容以及写作要求,但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研究院一般课题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进行书籍的写作,而专业性相对较差的科技研究员的时间充裕,却又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另外,一些科技类学术著作还需要跨学科撰写,这样需要联系更多的专业人员进行编撰,可能在章节与章节、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衔接不顺等问题,影响组稿的质量,所以在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和出版中组稿难度很大。

三、新时代科技类学术著作策划与出版的对策

(一)科技类学术著作要选题新颖,重点突出

科技类学术著作要选题新颖,在选题的过程中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切合当前的研究热点,选择当前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内容。同时,科技类学术著作要重点突出,在书籍的编纂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发现研究中应该着重研究的内容,抓住研究重点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切实性。选题新颖、重点突出是科技类学术著作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同的前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作者投入更多精力,研究的内容要更加深入。

(二)要关注科技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热点

科技类学科,包含了许多分支学科,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农学、核科学、建筑学、设计学、计算机、电器工程等,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仅以生物学为例,就包括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按照研究领域分,还分为形态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等众多细分支学科。如何在众多的科技学科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学科进行著作策划,符合市场需求,就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掌握当前学科的热点。以生物学为例,学术著作要选题新颖,重点突出,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当前需要关注的是国家科技部网站的“科技计划”和“科技政策”这两个相关栏目。如科技部在2015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里面就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领域发展的优先课题和重点领域,在生物学科领域中包含了人类重大疾病攻关、蛋白质工程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等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其次,要尽可能多地关注科技类的网络媒体等。网络、报刊以及电视等是获取科技新闻的重要渠道,生物学科的专业网站也是掌握最新消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关注这些网站和报刊等,能够及时掌握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从而选题更加新颖,更加与时代前沿对接,而图书的内容质量也会更高。

(三)提高民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关注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大众有了更多的途径了解科技发展现状,而科技类学术著作由于专业性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阅读的难度较大。因此,科技类学术著作对民众的吸引度不高,需要提高民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关注程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丰富了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传播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吸引社会大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关注,使大众对科技类著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独特的见解,提升社会大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关注度。同时,科技类学术著作应该在保持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增强可读性,提高社会大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阅读兴趣。

(四)加强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宣传

我国科技类学术著作的数量较少,民众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了解程度较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动加快对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与出版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科技类学术著作宣传中往往忽视外部信息的影响,对于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应用较少,对新媒体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就面临危机,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类学术著作宣传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升级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宣传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科技类学术著作,提高全民科技类学术著作的阅读兴趣。

(五)保障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

科技类学术著作的专业性很强,需要专业的科技研究人员进行撰写,要注重写作质量。高质量的科技类学术著作选题新颖性,创新性较强,读者阅读后有一定的思考和收获。用高质量、丰富的内容来吸引读者,才能赢得读者的支持,提高读者的忠诚度。

四、结语

科技类学术著作的策划与出版面临很多问题,编校和组稿难度大,同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科技类学术著作要选题新颖,突出重点;要关注科技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热点,提高科技类学术著作的质量;要加大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宣传力度,使科技类学术著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编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科技类学术著作。

猜你喜欢

学术著作科技类编校
月度荐书单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
入围2016 IDEA金银奖的18款科技类产品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我国食品科技类高影响力期刊近年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编校手册
学术著作及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