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研究

2018-03-27常熠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报纸

常熠

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在内容、经营、管理、平台、渠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进,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融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格局,同时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舆论性。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必然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能力架构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更高的新闻素养和更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融媒体下不同媒体的传播要求,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报纸和报纸新闻记者面临的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报纸面临的发展困境

融媒体是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它不是一个具有实体的媒体形式,而是把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整合、利用,将各个媒体的优势统一发挥出来,实现其功能、手段和价值的全面提升,它是互联网时代媒体综合运作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实在的科学方法。融媒体时代给大众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多更快更全面的途径,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媒介可以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同时受众之间还可以进行互动,对新闻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评论。但是,报纸无法完成这种迅速的传播,它会受到版面、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传递的信息量变小,传播速度变得缓慢。

在发生新闻事件后,报纸只能通过图片、文字两种形式在有限的版面内进行报道,尽管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但新闻符号过于单一。而通过融媒体传播,可以综合运用视频、音频,为受众传递更饱满的信息,还原事件真相,并且不会受到版面大小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报纸在融媒体时代由于它的滞后性和报道形式的单一性,使得报纸的影响力日益减弱。

(二)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面临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融媒体时代之前,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报纸一发行便会受到事件各方的重视,报纸的阅读量和订阅量非常大,一些重大新闻也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传播范围十分广泛。然而,随着融媒体的发展,报纸的影响力被逐渐削弱,对于报纸新闻记者而言,他们开展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当报纸记者想要采访一个受访者时,受访者开始变得不是十分重视,有时甚至直接拒绝接受采访,这就需要记者做更多的努力或者得到相关宣传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采访工作。融媒体时代报纸虽然仍然被很多单位订阅,但真正阅读它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二、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转型与坚守

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转型是必然的,这种转型是对新闻记者的另一种形式的坚守,转型与坚守是相辅相成的。报纸新闻记者正在面临很多困难,对于自身的转型升级,新闻记者应该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融媒体下报纸新闻记者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改变,不能固守着旧的传媒方式而不去接受新的事物。一个新闻记者的转型改变同时也是一个新闻记者对职业理想的坚守,是记者不愿意被时代所淘汰的坚守。面对新的发展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时就需要新闻记者对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闻记者的真正作用,掌握正确的媒体传播的生存之道。

(二)融媒体传播的特点

融媒体时代互联网传播大大方便了大众和媒体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改变了报纸新闻记者的生存环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报纸新闻记者的工作和新闻报道不再是大众接收信息的特别渠道,无论任何群体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自发地发布新闻,使得报纸新闻记者报道的新闻价值性大大降低,记者的业务数量和水平受到巨大的威胁和考验。

三、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误区

随着融媒体的兴起,各个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跟随融媒体的发展,通过建立多媒体中心、智能媒体研发机构、新媒体部门等方式,开始进行融媒体的探索。然而在多种尝试的背后,很多传统媒体人却是力不从心,实际效果也差强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媒体人对融媒体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一)融媒体传播并不是“全媒体人传播”

融媒体只是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传播平台,涵盖了报纸、电视、广播等,还包括微博、微信、各新闻客户端等社交平台。在融媒体发展过程中,有的传统媒体将这一种融媒体的全媒体传播理解为全媒体人的实践,要求所有记者都必须具备采访、写作、摄影、摄像、主持等能力,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实现融媒体的全媒体传播。这种改革理念不仅使记者心力交瘁,同时还与精细分工、团结合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发展理念相违背,在工作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二)融媒体传播并不是“全媒体推送”

融媒体本质上是多种媒体形式的融合,旨在通过发挥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重点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和互动。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传统媒体仍然以自身采编输出为主体进行媒介融合,将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到新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比如报纸媒体,通过设置官方网站、推出手机报、搭建手机客户端、开通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报纸新闻进行二次传播。这种内容搬运的传播模式让融媒体发展流于形式,忽视了不同媒体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忽视了受众的导向作用。这些方式只是单纯地利用全媒体进行推送,而并不是融媒体的传播。

四、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路径

媒体融合是一场持久战,互联网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时代,便捷性、实效性、自发性成为融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一个人成了自由发言者,这一发展打破了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媒体传播方式,所以融媒体发展是必然选择,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迫在眉睫。

(一)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融媒体背景下对报纸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形成一专多能。首先,在实操技能方面,报纸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字编辑和图片编辑能力,熟练应用新闻报道技巧。在对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上,要多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工作。其次,在思维方式方面,报纸新闻记者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及时认识到媒体环境发生的改变,更新思维方式和职业理念以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树立全媒体观念,进行新闻报道时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采用不同的报道方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最后,提高报纸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在媒体融合大发展下树立宏观意识,在面对纷繁的信息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新闻素材,呈现更深层次的新闻价值。

(二)加强报纸新闻的深入报道

融媒体时代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拓宽了新闻传播的广度,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这对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此情况下,报纸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新闻进行更加深入的报道。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加注重时效性,而报纸媒体在这方面存在极大的劣势,因此报纸新闻记者要另辟蹊径,通过对新闻的深入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刻解读,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新闻事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思考,挖掘事件的真相,从而在融媒体中形成竞争优势,赢得舆论的引导权。

(三)深入人民群众

报纸新闻记者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旨在向社会大众传递真实和有价值的消息,服务社会公共生活。因此,报纸新闻记者要想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信息就要深入人民群众,融入社会生活。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新闻的自媒体,这些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作为报纸新闻记者,要想在融媒体中脱颖而出,就要走进社会大众,捕捉第一手信息,增强报纸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传统纸媒记者要适应社会发展就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了解人们日常所关注的重点新闻,新闻报道要权威可靠,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报纸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报纸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