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期刊英文编校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8-03-27彭京亚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0期
关键词:编校科技期刊药学

彭京亚

科技期刊越来越注重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因此也越来越重视英文内容的编校,有的期刊除了要求文题和摘要需有对应英文,也要求文中图表部分采用全英文,这就增加了对英文编校的要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国内共有47种药学类期刊列入其中[1]。药学期刊作为医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者投稿的“大户”。笔者根据自身在药学期刊英文编校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集中整理如下。

一、常见问题

确保语法正确是英文审校的最基本要求,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选词不当、句子时态和语态不正确等。另外,由于科技论文的英文部分主要用于提高国际关注度,英文部分的审校也应关注是否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和格式要求,“中式英语”的表达虽然不影响作者自己对文章的表达,但会影响读者的理解。

(一)词的误用

1.实词误用。药学类期刊因其专业性较强的特点,英文部分涉及的内容也多是专业药学英语或者医学英语的表达,这就要求英文审校需要特别注意固定术语、专业用语的运用,不能想当然。例如,当讨论统计学概念时,如果表达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提高”或者“显著下降”中“显著”这一概念时,应该使用“significantly”,而不是通用英语中的“obviously”“markedly”等单词。另外,科技期刊的英文内容中经常会出现主谓不一致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主语单复数形式的不准确使用导致的。例如,在表达数据的概念时,经常会使用“data”这个单词,而其虽为“datum”的复数形式,但具体使用还需考虑语境。例如:

After the data is printed and distributed,we can discuss it.

Experimental data that we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虚词误用。药学类期刊的题目经常用到“某药物(A)对某病症(B)的作用”这种格式,而作者在选词时经常会选用“Effect”这个单词表达作用,但需要注意,当Effect表达A对B的作用时,应选用介词“on”,表达成“Effect of A on B”,而不是五花八门的“Effect of A in B”或者“Effect of A at B”。此类介词的误用,还可以举“with”为例:

Of the 80 rats observed,74 presented positive reactions,with three being greater than 75%.(误)

Of the 80 rats observed,74 presented positive reactions;three of these were greater than 75%.(正)

(二)句子的误用

1.时态误用。时态的选用应该视情况而定,力求表达自然、妥当[2]。国内药学类期刊多采用结构式摘要,直接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标出,这就要求英文编校要弄清每个部分的时态要求。笔者在审校英文摘要时,“目的”部分采用一般现在时,“方法”和“结果”部分采用一般过去时,“结论”采用一般现在时。

2.语态误用。中文科技期刊的表达一般不推荐作者使用主动语态表达自己的观点[3]。在摘要和图表部分表达方法和结果时,一般推荐使用被动语态以求表达内容的客观和准确。例如: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of…

Total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3.句型误用。不同于文学论文的表达,科技论文的表达应该力求简明。同样地,科技论文中的英文表达也应尽量简洁,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基础上,选用最“经济”而不是最“华丽”的表达。有些英文编校在翻译英文部分内容时,有“炫技”之嫌,故意使用“长难句”,比如一层套一层的从句,并列结构等。这样不仅不利于读者理解文意,也容易因为疏忽产生语法错误。所以,建议尽量使用简单句,言简意赅地表达文意。

(三)标点符号和格式的误用

1.标点符号的误用。大多数作者在撰文时,并不知有些中文标点符号在英文中是没有的,或者有些标点符号中英文的用法并不对应[4]。英文中并没有中文中常用的书名号、波浪号和顿号,而英文中的句号为句点,省略号为连续排列的三个句点。经常会在摘要和图表部分看到波浪号的使用,表达数值区间,这些应该统一改为英文中的连字符“-”,而在表达书名时,英文多使用斜体或黑体突出显示。另外,在英文中也应该使用英文输入法格式下的标点,不应使用中文格式标点。

2.格式的误用。经常出现的英文格式错误为:句首使用数字;大小写不规范;单词转行不合理;缩写不规范等。例如,在科技期刊中倡导用数字而非汉字精简内容的表达,但英文不推荐使用数字起行。药学类期刊中经常会碰到如“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的描述,英文审校时经常会看到“8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这种翻译,其实此处应改为“Eigh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另外,药学类期刊经常会碰到中药材名,这就需要作者或者编辑甄别是否为拉丁文且为属以上,必要时需要斜体表示。

二、提高期刊英文内容质量的建议

期刊的英文内容除了要求准确和简洁外,还应参考语法、英文表达习惯、国际检索系统(比如Pubmed)对英文的写作要求等。一般情况下,英文摘要从最初拟稿到最后定稿要经过作者撰写、专家审稿和编校审定三个环节,提高英文质量可以从这三个环节入手[5]。

(一)培养作者对英文的重视

英文部分的写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作者影响。有的作者轻视英文的写作,有的作者是不熟悉期刊对英文写作的要求,还有的作者则是英语写作能力欠缺。因此,引起作者的重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很有必要。对于轻视或者缺乏积极性的作者,编辑可以通过多沟通,明确其论文价值,让作者认识到写好英文对其自身的益处。对不了解英文写作要求的作者,编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向其讲解,引导其积极学习英文写作知识。编辑们可以精心准备一些优秀的英文写作示例,必要时可以发给作者供其学习。对于英文能力确实不够的作者,可以引导其寻求合适的人员代写[6]。编辑部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上定期发布英文写作的指导内容,方便作者查阅。

(二)增强审稿专家的把关作用

审稿专家审稿时一般最先看重文章的学术水平和中文表达,对英文摘要的写作相对关注较少,因此,并不能要求审稿专家逐一针对性地指出英文错误。但是,一般科技期刊的审稿专家都有一定的英文功底,平时阅读文献较多,英文写作能力比较出色,在某些时候可能比编辑本身更能准确把握恰当的英文表达[7]。所以,编辑送外审时,应强调本刊对英文的重视,请专家尽可能地注意英文质量,如可以在送审邮件中标红对英文部分的审稿要求。

(三)提高编辑自身能力

期刊编校工作是决定所刊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关系着期刊的发展和前途。可以说,每篇论文都是编校工作的一个“产品”,编辑绝不仅是作者和审稿专家之间的“联系人”,更重要的是期刊质量的把关者[8]。编辑应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通过本刊编辑们的切身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有以下途径:(1)参加英文摘要培训班及参加学术交流会,特别是用英文交流的学术交流会;(2)多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和国际同类期刊的文章,参考专业英文的表达;(3)编辑们在编校工作中发现优秀的英文摘要可以重点学习,且不定期开展关于英文摘要编校中常见问题的研讨会,互相交流学习。

三、结语

中国的科技期刊正处于集中力量全力谋发展的时期,这必然会带动药学类期刊的大发展。英文作为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窗口,应该引起编辑的足够重视,编辑部应该从多种途径发现期刊英文编校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期刊质量。

猜你喜欢

编校科技期刊药学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