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法制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学习途径拓展的同时,也出现更多诱惑,甚至有很多新型的犯罪形式出现,令社会和教育界防不胜防。所以与其在法制教育方面“亡羊补牢”,不如“釜底抽薪”,或者是从心理防线上设防,让青少年有更强的辨别和自控能力。考虑当前的法制教育现状,不少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知道底线;思想不成熟,做事缺乏责任感;犯罪率高,无知犯罪居多等情况。法制宣传教育要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结合教材,通过法制实践活动等,理论结合实际,感受犯罪的危害,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法律,也守护法律。具体的宣传教育手段有哪些呢,除了日常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采用环境宣传、活动宣传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效果也会多方渗透。

一、环境宣传,打造更多法制宣传的学习环境

法制观念的教学是一项渗透性的工作,不在于一日两日,却在于每天每日。而身处学校,最大的影响力就是周围环境,更是能每时每刻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思想的重要因素。主张环境宣传,充分利用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张贴法制宣传的画报,制作法制宣传黑板报,或者是播放法制宣传的视频等。传统法制宣传教育中也会采用这样的手段,只是效果甚微。同样是采用画报宣传的方式,要结合更多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事例,很多年前的旧事,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难以产生共鸣。或者是利用身边的小事,越是熟悉,效果越好。制作宣传黑板报,内容比较灵活,而且可以放大效果。除了表扬事迹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现阶段校园的不良现象,严重的要作出批评。除此之外,有一些涉及法制的诗歌也可以,展示法制的另一面。改善学生环境,还可以张贴宣传标语,在一些特别的位置,如操场、垃圾桶旁边等,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除了看到的环境,还可以利用可以“听”的环境。利用校园广播来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在午餐期间,下午休息期间,或者是早课上,都可以播放。声音要更具有感染力,要求广播人员具有更高的法制意识,能够解读一些案例中隐含的法制观念,并且带有情感地去传递给他人。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环境宣传也要注意课下时间的利用,除了校园内,家庭和社区的环境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和实践活动的宣传教育有所交叉,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二、教材宣传,打造更扎实的法制基础知识

我们学习,最根本的工具是教材。因此,法制学习中我们要认真分析知识学习的重点,以及自己的疑惑点,及时提出。教材宣传,使得法制观念更加正式一些,而不是教学的附带品。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比较多,我们唯有掌握这些看似繁多的理论,才能不断地实现自我的提升。于此同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降低学习的枯燥感,也能提高我们理解的效率。如自发组织课堂法制知识的抢答比赛,看谁回答地问题又对又好。或者是组织课堂辩论比赛,能加深对法制知识的印象,而且也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新尝试。教材宣传,会让我们更加重视,更卖力地学习和理解,只有熟记心中,才可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适当地,除了基础概念和法律法规之外,我们还可以多接触一些开放性的法制知识,学习新的法制知识,塑造全新的法制意识。

三、活动宣传,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来落实法制

法制宣传教育若只局限于理论层面,那很可能就只是“天空飘来5个字……”而对青少年没有很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身处性格叛逆期的青少年,一味地宣传说教反而容易激起逆反心理,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参与,才可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活动宣传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从组织的领域来看,主要分为:学习、家庭和社区。

学校的实践活动: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是课下自习时间等,选择一个法制点来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因为教室环境有限,所以选择一些语言性较强,肢体活动较少的方式。例如组织辩论赛,模拟小法庭等。使得青少年能在课堂内真正使用法制理论,并且有基本的法制观念。通过课堂的学以致用,青少年会对法制理论理解地更加深刻,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容易激发热情,拓宽思路。

家庭的实践活动:法制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家庭生活中也同样会遇到法制相关的问题。对家庭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从教材的学习入手,结合一些具体的家庭案例;另一方面将家庭作为宣传的阵地,通过家长的影响来达到目的。召开主题家长会,给家长输入一些法制观念,并且重点讲解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习法制,共创学校和家庭联合的宣传教育环境。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看新闻,分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法制内容。看似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闲聊,不花费精力,也不会感觉到厌烦,“悄然无声”的效果最好。家长之间也可以建立这样的微信群,共享一些法制教育相关的信息,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法制观念水平,并提高道德素质。

社区的实践活动: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物角色更加复杂,人际关系也变得纵横交错,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更被放大多倍。而且社区环境会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更突出的影响,也作为法制宣传活动的场地,提升更多人的法制观念,从个人到群体的影响,又能从群体影响到个人。学校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宣传单页,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设计,然后在社区内进行宣传讲解。其次,社区实践活动更需要家长的协助,和孩子共同完成任务,更具有纪念意义。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法庭、或者是相关的宣传机构等进行实习,参观等活动,及时写作心得,记录感想。

四、主题活动,让法制宣传教育更有使命感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使命感的最佳阶段,学生都是“赤子之心”,有爱国的热情和努力学习实现个人价值的使命感。在日常教学中,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从组织主题活动,培养校风校纪开始。定期,如每月、每学期、每年等都有相应的法制宣传活动,还可以有法制宣传月、法制宣传周等,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主题活动需要一定的素材,师生都可以作为主办方,去承担这些责任。特别是我们学生自己组织这类的活动,身临其境,更是受益匪浅,也更适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还可以邀请参观的同学积极点评,指出我们活动的亮点,以及活动中的不足。这样一来大家互相对照,互相提高。组织的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以使在下一次的活动做得更好。将法制宣传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一旦这件事从同学们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就已经接近成功了。主题活动,可以参照已有的模板,逐渐开展,形成本校特有的节日,成为一种传统。

总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很多,应积极探索,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出发,采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青少年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其中教材教育最基础,案例分析最直接,课后活动最有效。实现多者结合,家校结合等,落实多元化的法制宣传模式,从细节入手,发挥环境影响力,真正让法制教育有所作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惠生,赵子明,李志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J].中国火炬,2009(8):42-42.

[2]马良文,张大刚.“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进校园活动[J].民族论坛,2010(12):40-40.

[3]王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全面深入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C].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2010.

[4]王江然.试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6):52-53.

猜你喜欢

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法制
与“法”有约健康成长——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设想
黑龙江八五二农场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
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浅议新闻工作者的法制观念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浅谈废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新思路
“微时代”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人文关怀在卫生监督法制宣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