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海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探讨

2018-03-26曲兆文

山东水利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费抗旱规模化

曲兆文

(威海市水利局,山东 威海 264200)

威海市2 605个村庄,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村庄达2 579个,其中,单村供水1 663个,规模化集中供水916个,总受益人口161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目前,全市还有26个村未通自来水,其中文登区17个,乳山市8个,经济开发区1个,主要是受规划拆迁、地理位置过于偏僻等因素影响,但村民都能靠引山泉水或自家手压井解决吃水问题。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饮水安全标准较低

一是单村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全市1 663个单村,已安装处理设施678个,加之多年持续干旱,水源水量不足,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客观上导致硝酸盐、微生物等水质指标超标。二是农村水源地缺乏有效保护。部分单村水源地尚未严格按照要求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部分水源选址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三是水质检测能力不足。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和乳山市4处县级农村水质检测中心全部建成,但个别运行不理想;全市28处镇级水厂仍有50%没有按规范设置水质检测室;市、县两级卫生监督、监测经费普遍不足,抽检覆盖面较低、监管盲区较大。

1.2 农村规模化供水进展缓慢

一是工程进度较慢,资金缺口较大。2014年市政府出台《威海市农村规模化供水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1 299个、改造单村586个。任务完成后,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74%。市级方案下发后,部分区市推进较为缓慢,除市财政安排1亿元补助资金外,部分区市尚未列入县级预算,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已建工程利用率不高。全市实现规模化供水覆盖村庄916个,利用率不足70%。

1.3 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全市2 579个通水村庄,1 500个村不收水费,水费收取率仅为42%;收费村庄中水价也相对较低,勉强支付电费,维修、折旧、人工等费用无法计提。不收费导致浪费水严重,进一步加剧饮水困难。加之各区(市)尚未按照省、市要求落实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容易形成“建设、损坏、再建设”恶性循环。另外,卫生监督、水利技术力量薄弱,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监管等因素也影响工程长效运行。

2 建议措施

2.1 实施好抗旱应急打井工程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缺水村庄纳入上级扶持盘子。二是建立动态调度机制,掌握实时情况,精准落实人员、设备及拉水车辆等抗旱措施。三是通过通报、约谈、派驻工作组等措施,督促部分区(市)尽快落实抗旱资金及缺水村庄解决方案。

2.2 加强水处理设施及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一是抓紧完成消毒设施配套工程收尾,争取2018年底再完成一批单村消毒设施配套建设任务。二是提高农村水质监测覆盖面,通过落实监测经费、整合检测机构资源、开展业务培训、增配检测装备和技术人员等措施,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扩大水质监测覆盖面。三是组织力量对全市单村水处理设施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抓好整改落实,保障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

2.3 加大农村水源地保护

依据《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求,对单村供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落实保护措施,杜绝污染排放及对水源有影响的禽畜养殖活动,结合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

2.4 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补助资金,加快推进本年度计划任务,确保年底前再改善252个村饮水安全条件。二是开展规模化供水中期评估,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谋划好2018年、2019年度实施方案。三是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到村入户宣传方案,通报水质情况,普及安全用水知识,提高群众对规模化供水的接受程度。

2.5 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加大对基层水利业务指导,抓好农村水管员选配及技术培训,指导各区(市)因地制宜制定用水管水相关规章制度,落实管护措施,发挥村水管员在工程巡查、水源保护、水费收缴、日常维修等方面的作用,解决好饮水安全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持续深入开展水情、市情和节水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用水缴费良好习惯,有效缓解当前供水压力。

3 有关建议

3.1 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体系

一是逐级落实农村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市)政府(管委)是责任主体,各镇政府(街道办)是第一责任人,各村委会负责运行管理。村庄吃水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由镇政府(街道办)负责处理。二是各区(市)政府(管委)要将组织抗旱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抓紧研究辖区内抗旱应急保供水工作方案,尽快落实抗旱资金,解决群众当前饮水困难问题。将水源、管网与电、路、气等城乡基础设施同步考虑,提高方案可操作性。三是针对村庄不收水费问题,建议市政府责成各区(市)政府(管委)牵头研究对策,通过列入考核、适当补助、适时通报、水费收取情况与相关政策挂钩等措施,禁止将不收水费作为村委竞选条件,逐步解决吃水不交费陋习。

3.2 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建议市政府制定《威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供水安全方面的职责、权限。二是加快推进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建议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解决监督力量不足问题。三是由市水利局牵头,财政、卫计、环保、水务等部门及各区(市)政府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水源地监测、水质监测、水处理设备配套等信息,定期通报情况,形成监管合力。四是建立农村水处理设备备案制度,建设或经营主体将设备类型、建设地点、水质检测、相关卫生许可等信息报当地水利、卫生计生、食品药品部门登记备案。

3.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建议市政府责成各区(市)政府(管委)加大资金投入,将抗旱应急、农村规模化供水、卫生监督、水质监测工作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补齐资金缺口,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水质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14〕26号)规定,设立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由市、县两级按比例筹措,干旱年份对抗旱应急工程给予补助,正常年份用于水费补贴或日常维护,具体办法由市水利局、财政局研究制定。

3.4 落实水费优惠减免政策

建议市政府责成城市供水企业严格执行《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和《威海市农村规模化供水工作实施方案》(威政办字〔2014〕60号)规定的农村水费减免政策,对接入城区供水管网的村庄,减免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

猜你喜欢

水费抗旱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防汛抗旱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