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颖的柏林“任务书”

2018-03-23

城市轨道交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杨颖任务书火车头

连续三届参加柏林轨道展的杨颖,今年又来到柏林。作为中国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副总工程师,他担负任务而来。

任务之一:发布创新产品

今年6月,中车株机与德国铁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德铁)签订20台新型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框架协议及首批4台机车订单,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火车头”再次出口德国。柏林时间9月19日14时,中车株机公司在柏林轨道展举行主题为“创新、节能、绿色”的MR(虚拟混合现实技术)发布会,杨颖为德铁“量身定制”的调车机车进行MR发布。这是他柏林行最重的任务之一。

调车机车相当于作业检修车,主要作用是在车辆段进行救援。谈及其优势,杨颖表示,一是,德国对环保有了“量”的要求,中车株机“火车头”采用新型的混合动力,节油30%以上,有害气体排放降低40%,符合环保标准。二是,中车株机“火车头”每次停车时,将动能转变电能,并存储在电容或电池里;在下次启动时,可以使用储能,从而节能30%。三是,柴油机车一开始工作就不能随意停下,耗能较高,而中车株机“火车头”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德国政策支持、经济效益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德铁对中车株机“火车头”进行了采购。

任务之二:调研“走出去”

中车株机在欧洲是中车“走出去”的代表之一。近年,中车株机积极布局欧洲市场,2016年9月26日,其全资子公司中车株机(欧洲)有限责任公司在奥地利维也纳揭牌。“通过这两年的努力,中车株机在欧洲已经有7、8个项目,已与德国、马其顿、捷克、奥地利、塞尔维亚等进行合作。有项目、有子公司,可以说株机在欧洲已经站稳了脚跟。”杨颖分析道。

“绿色、环保、创新”,这是杨颖定位的欧洲市场关键词。他坦言,中车株机在积极创新,其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不是凭低价而是创新。据捷克方面反馈,使用中国产品以后,印象是产品好、性价比高、服务好,技术也不错。

调车机车其实并不是德铁的核心产品(逻辑有问题,德铁的核心产品?),至于中车株机如何更深入地“走出去”,杨颖认为,进入欧洲市场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需要被客户考察、获得相关认证,供应商的认证级别也分等级。调车机车是与德铁的首次合作,中车株机需要“摸清”德铁的采购之道,定期交流、互相学习。因此,他来柏林轨道展还有一个任务,是与轨道交通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建立联系,不是来做买卖,而是形成长期稳定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中车株机更多产品的“走出去”。

任务之三:观摩学习,任重道远

53岁的杨颖,3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第一线。他一直走在新技术最前沿,攻克一道道难关,潜心钻研先进技术,深耕轨道交通的坚守与创新。柏林轨道展自然是他不会放过的学习机会。

“昨天已经走了一圈,今天再去走一圈,创新是逐渐碰撞和吸收来的。”杨颖说。在20万平米、41个馆的柏林轨道展上,每天动辄2万步是常事。对于能学习到什么?他分析说,第一,柏林轨道展每年都有新产品、新技术,例如2014年鲜有新能源储能的展示,但是2016年逐渐有企业开始行动,到了今年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做,未来新能源储能肯定是发展方向。第二,除了产品,在柏林轨道展也学到很多新方法和理念,包括理念超前的新燃料电池,欧洲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此外,还有交通发展理念和悬挂式交通解决方案等在展会上都有一些体现,特别是在展会上展示的样车,对中车株机未来多元化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谈及中国轨道交通,杨颖坦言与国外相比还有一段路要走。在未来,应学习国际同行做生意的方式,改变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商务模式。

猜你喜欢

杨颖任务书火车头
绘好“施工图”定好“任务书”——山西以省委文件形式细化乡村振兴任务要求
社区少先队的“火车头”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定档12·24
老火车头的故事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策划理论的建设项目任务书评价
杨颖 奔跑中转型“女汉子”
不高兴的火车头
A novel and rapid microbiological assay for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