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与黑

2018-03-23

城市轨道交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与黑调车中车

《红与黑》——法国作家司汤达出品——把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引入小说,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开创了先河。

“红与黑”——中国中车出品——把中国轨道交通最前沿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引入海外,为21世纪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注入了活力。

9月18日,德国。

在当今最受关注、规模最大的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InnoTrans 2018)上,红色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和黑色的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CETROVO”并肩而立,围观者或蹲或站,无不想尽一切办法,用最适宜的姿态,探索中国中车“红与黑”的魅力。

红色代表着积极乐观,意味着主动、开放、热情和乐于交往。

在红色涂装、车体亮丽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上,“S Bahn Hamburg”标识清晰地昭示着,它将在展会后交付德国铁路公司汉堡车辆段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铁路机车首次出口德国。

“此次调车机车出口订单,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整车产品赢得世界高端市场赞誉。”中车株机副总工程师杨颖表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德国铁路公司为中车株机颁发了最高等级的供应商资质证书(Q1级),获得了服务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市场的“许可证”。

使用“内燃+蓄电池”混合动力技术,可降低30%的油耗;可用于德国干线铁路、城市轻轨和泛欧铁路网的作业……高颜值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却偏要“靠实力吃饭”,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它备受青睐了。

来自土耳其的客商埃米尔也对媒体表示,整个机车的外观、细节和品质都令人印象深刻,没想到这是中国企业制造的机车。还有很多参观客商发出这样的感慨,并向中车株机咨询机车技术规格和价格,并寻求业务合作。

黑色代表着稳定庄重,意味着神秘、高雅、干练和理性智慧。

柏林轨道展开展前几天,阴雨萦绕,也为CETROVO能否完美亮相蒙上了一丝阴影。然而,当9月18日柏林的阳光在CETROVO车身上折射出深沉却理性的光芒,神秘的碳纤维地铁列车顿时成为全场焦点。

中国中车总裁孙永才表示,CETROVO作为全球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地铁,体现了众多现代化先进设计理念,并采用新系统、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实现了车辆轻量化、全自动运行、智能运维与智慧服务,将有力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实现材质革命和技术升级。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说,与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新一代车辆整车减重13%,更加节能环保,并具有耐疲劳、耐腐蚀等特性,可减少列车30年服役期内的日常维护量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此外,CETROVO的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40公里,比传统地铁更快,并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列车从发车启动到加减速、停站、开关门、回库等运行的全过程均为全自动。

积极乐观的红,稳定庄重的黑,无从判断中国中车的“红与黑”是否有意为之,恰到好处的是,这正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新时代的色泽。和世界同行比起来,中国轨道交通是名副其实的“行业新兵”。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轨道交通行业也在持续多年的积累中,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中,在客观研判发展趋势的思考中,实现了蜕变与升华。这份沉稳,促使着中国轨道交通绽放了理性的智慧光芒,也释放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乐于沟通、分享和交往的内在诉求。

这从近年来参展中国企业的数量递增可见一斑:据InnoTrans 2018官方数据显示,本届中国参展企业数量排名第四。参展企业数量的提升,可以理解为InnoTrans的魅力所吸引,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企业愈发有底气。这份底气,不是源于有了多少钱,而是在于能够干出哪些事。

与此同时,中国参展企业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足以体现在发展过程中,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敢想、敢干。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组展,以CBTC互联互通和LTE-M为主题,让中国城轨交通在通信信号领域的最前沿应用成果,予以真诚的分享。此外,不管是多次参展的“老将”,还是首次出征的“新兵”,在InnoTrans的舞台上,大家都憋住了劲儿,要为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代言。

又是另一番红与黑。

伫立在中国中车展台对面的“瑞士馆”,看上去似乎亘古不变的展陈形象,却不容忽视其凝结的力量;占据正馆的“日本馆”,继续以充满了国家特征的氛围,抢占着观展者的关注……

轻松愉快的环境,展馆内外的商务气息,互不干扰的展示空间,哪怕只是多看一眼也要赶紧递过来糖果、礼物的工作人员,形形色色步履匆匆的人们,都在InnoTrans上享受这两年一届的属于自己行业的嘉年华。

如是种种,不胜枚举。

一位参展企业工作人员说:以往我们总觉得要多放几样展品,今年我们的思路变了。思路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展台大幅面积被相对休闲的交流区域占领。如此一来,展示方式自然得到优化,更重要的是,给世界同行们的第一感触也不再是一个“摊儿”,而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也不再执着于推销产品,而是阐述理念。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变化。”刚送走一位客人的他依在吧台上,“既然到了国外,站到了这个舞台上,就需要用一种更国际化的方式沟通,用一种更轻松的心态互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One World One Dream”的口号享誉一时。对于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有着如是追求?

遗憾的是,有太多遗憾。

近乎空荡荡的展位姑且不论,偌大的展台上找不到工作人员也是大写的尴尬。更勿论在很多展馆内强行植入一般的那抹红,让中国轨道交通的整体形象一如既往地树不起来。

与之对应的,是很多参展企业所传递出的冷漠感。那种路过也不愿抬头看一眼,上前取份材料也只是应酬式地笑一下,与外界环境是何其格格不入。

诚然,这不是主流,更不是说国外展商都更优秀。只不过,这些遗憾一一叠加起来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会让那些为了“One World One Dream”付出艰辛努力的同行,莫名其妙地被“有色”以视。都知道InnoTrans寸土寸金,想要一处好地界,远比蜀道难。然而,好容易有了一处地界,却又放任的态度以对,经济账暂且不做精算,效益账的亏空显而易见。

问题来了:既如此,何必柏林行?

曾经看到过一段表述:对于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去做最真的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异样目光而丧失了自信。

若是转换一下概念:对于中国轨道交通的国际形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去做最真的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异样目光而丧失了自信。

并无不妥。

可是,做最真的自己,并不等同于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最有价值的自信,既来源于内化的担当、责任和成就,也得益于外在的认同、尊重和赞誉。就像我们谈论的“红与黑”,主动、开放、热情和乐于交往和红,离不开神秘、高雅、干练和理性智慧的黑。

简而言之,先让自己优秀,继而让别人觉得我们优秀。

InnoTrans 2018大幕落下的那天,柏林又下了雨。尽管下在秋季,相较于两年的周期来说,无异于一场萌发希望的春雨。

春雨贵如油。

转瞬即至的InnoTrans 2020,我们的红会否更艳丽,我们的黑会否更质感,答案兴许不在于大企业、优秀企业,而在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在于整体表现。

未来,必将到来。

猜你喜欢

红与黑调车中车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CTC与STP结合的调车作业控制方案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增设调车信号机 防止调车越出站界
一种调车防护应答器的设计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