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8-03-23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脑出血住院发生率

王 妿(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 110041)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在临床上又称作脑溢血,是发生于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多是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细小血管硬化破裂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一种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护理水平的进步,我国脑出血的治愈率达到80%以上[1],其中优质的护理措施起到很大作用。为提高脑出血疾病的治愈率,帮助患者摆脱疾病折磨,减轻患者家属负担,我院特采用临床护理途径照顾患者,取得很好的结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一年内接受的脑出血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均进行脑CT扫描及脑MRI检查确诊,并且排除患者中有其他心、肺功能损伤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均在40~75岁,平均为(55.6±6.2)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差异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 术前护理:术前进行手术常规护理,给予颅内高压的患者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患者注意衣着卫生保暖;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和皮肤清洁消毒[2]。

1.2.2 术后护理:时刻注意患者活动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患者血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并采取措施;保证药物的及时输送[3]。

1.2.3 日常护理:脑出血的患者受血压影响比较大,因此患者需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应减少家属探望次数,缩短探望时间,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两周,大小便需在病床上完成,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身体小幅度活动[4];脑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心脑血管脆性大且抵抗力弱,因此身体容易受季节影响,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应帮助患者及时咳出,对于行动不便者,应及时采用吸痰器帮助患者。定时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翻身和皮肤清洁消毒,必要时采取局部按摩;饮食要尽量清淡流质,合理搭配豆、蛋、奶类营养丰富的制品,进食时保证患者安全体位,嘱咐患者细嚼慢咽,避免呛噎情况的发生;保持排便通畅,适当饮水[5],对于数日未排便的患者要及时使用药物诱导排便,切忌憋气排便;服用药物时要遵循医嘱,定时定量,防治血压异常变化;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随访监督血压的测量,嘱托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定期检查[6]。

1.3 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得分越高则患者独立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应用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组间应用t检验,两组以上均数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对比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对照组患者有1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护理满意度为85.17%(36/4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x-±s)

3 讨 论

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症状和病况复杂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单一的常规护理对于这种危重患者往往不能满足,并且脑出血的患者多有可能出现偏瘫、四肢麻木、表述不清等症状,该病的好发人群有集中在老年人[7],多伴有血管老化、血管脆性高的情况,稍有情绪波动,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全面的针对性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临床护理路径就是针对临床老年患者研究出来的一种计划性、预见性护理模式。该护理方法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不仅将患者从住院治疗到出院康复有预见性的提前规划安排,同时又将每一天的工作根据不同患者针对性的详细安排记录,将第二天的工作细化安排[8]。

这种护理方法使医护人员的工作井井有序,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让患者清楚病程的进展安心接受医院治疗,患者家属也能减轻家庭负担和合理安排时间,同时为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采取不同护理路径,使患者的病情及时达到预期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

4 结 论

根据该研究可以看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中,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许成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2):105-107.

[2] 王娟,张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5(12):26-28.

[3] 于丽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药前沿,2014,4(12):311-313.

[4] 宋俊莉.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299-300.

[5] 吴建华,李成荣,窦艳凤.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1):6718-6718.

[6] 陈菲.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3):198-201.

[7] 曾媛.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7):187-187.

[8] 吕华,陈沛华.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3):154-155.

猜你喜欢

脑出血住院发生率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妈妈住院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